水电站地下工程开挖安全控制综述

2018-03-27 17:44
四川水力发电 2018年2期
关键词:洞段岩爆洞室

付 文 彬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91)

0 引 言

我国水电站大多建在西南及西北地区穷山恶水之间,许多电站引水发电系统为地下埋藏式,而地下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又突出在开挖安全问题上,因此,如何保证地下洞室群开挖的安全,将是水电建设的一大课题。

本人根据多年地下洞室开挖现场施工经验,结合本单位及其它单位一些工程实例,对如何控制地下洞室群开挖过程中的安全进行探讨。

1 地下洞室群开挖施工特点

地下洞室群开挖施工特点主要如下:

(1)洞室繁多,结构紧凑,相互平行或交错,施工时相互干扰大,存在安全隐患;

(2)地下厂房、主变室、尾调室等洞室开挖跨度大,开挖高差大,围岩稳定问题突出;

(3)平行洞室之间如引水洞、母线洞、尾水洞相邻洞室间岩壁较薄,容易失稳;

(4)地下洞室群分部空间大,引水系统、厂房系统以及尾水系统无论是平面还是立面上分布的范围均较广,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地质情况,如节理、断层、涌水等;

(5)地下厂房洞室群一般埋深较大,厂房下部及尾水系统紧邻水道,因此,存在地应力高和地下水丰富的问题;

(6)地下厂房洞室群一般通道出口较少,通风散烟困难,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的健康;

(7)地下厂房洞室群一般含有竖(斜)井,且高差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2 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由于地下洞室群开挖具有其特殊性,洞室群围岩结构及应力分部极其复杂,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完善的安全措施是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地下洞室群开挖安全技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2.1 围岩稳定控制

2.1.1 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讲,围岩不稳定是指妨碍生产使用或安全的围岩破坏或过大变形现象,比如不应有的顶板塌落、两帮挤入、底板隆起、围岩开裂、突发岩爆、围岩变形造成衬砌裂开或支护折断等。影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岩性的影响;(2)岩体结构及裂隙的分布;(3)特殊地质条件的影响;(4)地应力;(5)岩体力学性质;(6)工程因素;(7)地下水因素。

2.1.2 主要措施

针对影响围岩稳定的各种因素,根据本人工作经验以及其它工程实例,结合有关理论知识,本人认为要确保围岩稳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2.1 安排合理的开挖支护程序

开挖支护程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围岩的稳定安全。因此,要确保围岩的稳定,首先必须选择正确的开挖支护程序。

(1)厂房与相交洞室之间开挖支护程序

开挖支护程序:母线洞及进厂交通洞、引水洞、尾水洞在厂房开挖至该洞洞口前提前开挖,进入厂房内2m以上。如果必须从厂房内开洞,必须先做好洞口锁口超前支护,采取分部开挖,短进尺、弱爆破掘进,并及时做好系统支护。

(2)平行洞室开挖支护程序

相互平行的洞室必须分组间隔开挖,或者可以一组先行,另一组滞后30~50 m跟进,注意控制爆破振动速度,且不能同时爆破,系统支护也必须及时跟进。

(3)空间或平面相交洞室开挖程序

支护范围必须扩大到相交段以外两倍洞径距离以上,上部洞室待下部洞室交叉处开挖支护完成后进行开挖,且在在交叉口二倍洞径的洞段范围内,采用浅孔多循环短进尺的方式开挖。对于直接相交的洞室,一般遵循先主洞后岔洞的顺序。

(4)大跨度洞室顶拱开挖支护程序

一般要采取分部开挖,先开挖中间导洞,并及时进行导洞顶部系统的支护,两侧扩挖滞后于导洞工作面一定的安全距离进行,顶拱层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下层开挖。对于大井筒顶部穹顶开挖,一般应先进行周边环形开挖支护,中间预留岩柱,待周边支护完成后再开挖岩柱顶部,并及时进行顶部支护,最后开挖岩柱下部剩余部分。

2.1.2.2 做好超前地质预报

为了准确了解地下洞室中尚未开挖岩体的地质情况,及时研究选定掌子面开挖后的支护形式,对前方可能出现的涌水、有害气体、崩塌等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在开挖中设超前钻探孔。完成超前勘探后,根据探明的前方围岩情况制定相应的支护措施,包括超前支护、超前固结灌浆以及临时支护措施等。

2.1.2.3 做好支护工作

支护工作是确保洞室开挖安全的重中之重。支护参数一般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和洞室特性进行设计,除施工图中设计的系统支护外,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增设必要的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包括超前支护(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管棚、固结灌浆等)、随机喷锚支护、钢支撑等,根据需要进行布置。

2.1.2.4 做好安全监测工作

洞室开挖安全监测仪器主要有断面收敛仪、侧缝针、锚杆应力计等,收敛仪主要监测围岩断面变形情况,侧缝针主要监测局部岩块相对位移情况,锚杆应力计主要监测围岩内岩体应力变化情况。

2.1.2.5 选择合理施工方法

在围岩条件较差洞段和特殊洞段,采取分部开挖、分部支护;采用浅钻孔、弱爆破、多循环的施工方法,严格控制炮眼数量、深度及装药量,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岩的震动。

2.2 地下水控制

由于地下洞室本身具有封闭的特点,当大量地下水涌入隧洞时,则隧洞局部可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淹,造成设备和人员的伤害,因此,地下水的处理首在勘探。在长期勘探的基础上,进行短期超前勘探,查明地下水的规模及性质。

2.2.1 渗漏水处理

(1)开挖中洞内渗水面积较大时,采用钻孔将水集中引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出洞外;

(2)当地下水较丰富或渗水量较大时,采取超前灌浆进行止水,并且在开挖掌子面前方保留不小于10 m的搭接长度。

2.2.2 承压水处理

(1)当勘探显示前方有承压水,且排放不会影响围岩稳定,采用超前钻孔排水;

(2)当勘探显示前方有承压水,且排放会影响围岩稳定,采用超前固结灌浆进行止水。

2.3 岩爆控制

岩爆多发生在埋藏很深、整体、干燥和质地坚硬的岩层中,一般在开挖后几小时,以顶部和腰部为多。

2.3.1 预防措施

(1)加强地质超前预报,预测岩爆可能发生洞段;

(2)使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药量,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危岩的影响;

(3)选用预先释放能量的方法,如松动爆破法、超前钻孔预爆法、喷射高压水冲洗法,先期将岩层的原始应力释放一些,以减少岩爆的发生。

(4)加强支护工作,开挖后立即向拱部和腰部进行喷混凝土施工,衬砌工作紧跟开挖进行。

2.3.2 补救措施

岩爆发生后立即向拱顶及侧壁喷射混凝土,再加设锚杆和钢筋网,防止岩爆继续发生。

2.4 竖(斜)井开挖安全措施

(1)锁好井口,确保井口稳定,井口预留3~5 m宽的井台,设置围栏和排水沟,防止井台上杂物坠入井内。

(2)设置专门的提升设备,作为人员上、下和材料运输交通工具,提升设备设置导向装置和断绳保险装置,并控制升降速度。

(3)上下联系采用电话、信号灯、对讲机等多种通讯手段结合使用,互为备用。

(4)提升设备设置防止过卷、过电流和失电压等保险装置及可靠的制动系统,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检查工作。

(5)竖井扩挖时,Ⅱ、Ⅲ类围岩段采取二掘一支护;不良地质洞段采取一掘一支护,上层未支护不的进行下一层的开挖。

(6)非出渣作业或井底作为交通通道时,在导井井口采用钢篦子井盖盖住板;扒渣作业时,作业人员佩戴安全绳,安全绳挂在井壁锚杆上,防止发生人员坠落事故。

(7)竖(斜)井和平洞连接处,先将连接段加固后再开挖。

3 结 语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整套的方案,需要多重防御,多层次、多途径、多方面编制安全网;在这个系统中,环环相扣,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缺一个环节,增一份风险。树立“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的理念,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建设要求,做好地下工程施工。地下洞室群开挖安全控制是许多施工单位面临的问题,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施工人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施工单位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洞段岩爆洞室
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局部洞段衬砌破损处理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岩爆的防治技术
使用声发射测试结果预判岩爆等级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滇中引水工程隧洞施工技术研究
深埋隧道TBM施工岩爆特征规律与防控技术
黄土洞室掘进深度与围岩位移变化规律研究
夹岩水利枢纽工程长石板隧洞施工开挖支护方案优化调整研究
基于改进的非连续变形方法的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隧洞岩爆数值模拟与岩爆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