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改革与创新

2018-03-28 12:11
传媒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图书馆人才传统

(南平市图书馆,福建 南平 353000)

一、前言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给各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大数据的发展,同样对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思维如何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如何以此为契机加速推动数字化建设,成为了摆在公共图书馆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什么是大数据

(一)大数据的定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数据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和数据模式的高度复杂化,已经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这海量、复杂的数据集合就是大数据(Big Data)。

(二)大数据的作用

传统的数据应用主要集中在对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这类传统数据,由于体量小、种类少,难以挖掘出具有足够价值的信息,为系统或企业带来的辅助支撑非常有限。而大数据几乎包含了有关领域的一切活动数据,由于获得的数据量越大,能挖掘到的价值就越多,所以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管理决策、风险控制等方面,大数据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大数据对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产生的影响

(一)对图书馆信息处理体系产生影响

大数据的由于其数据体量大、种类多的特性,所以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时会有别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处理方式,大数据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并非传统图书馆数据处理技术可以满足。

(二)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产生影响

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指的是按照读者的阅读需要,采用一定的形式和固定的内容来为读者提供服务以满足其需求。而今后可以不再是“读者提出要求,图书馆服务读者”这类服务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主要信息载体,图书馆应发展出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以顺应时代的趋势。

(三)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技能要求产生影响

在大数据的处理中,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保障数据存储安全和信息安全,对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均是新的考验。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人员技能已经不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要。

(四)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范围产生影响

大数据背景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对象将不再局限于主动寻求信息查阅服务的群体,经由大数据的目标群体精准定位,甚至那些未曾意识到自己能够获得信息服务的人群,都可以体验精确的信息推送服务,而以此为契机,这部分潜在的读者群体便能得以挖掘,继而扩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范围。

四、当前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信息设施落后

大数据由于其本质是巨量数据的集合,其对信息化系统的顶层设计,对信息化设备的数据采集能力、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安全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传统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化系统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另外,除了在系统设施上存在的不足外,掌握处理复杂数据和信息技术的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着信息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信息服务模式陈旧

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范畴就是图书借阅、文献检索等,近年来也建立了电子阅览室、互联网网站、微信公众号、数字资源库等多种信息服务渠道,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查阅图书信息,办理续借手续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但是,如何挖掘潜在读者群体,如何针对现有读者群体推广个性化信息服务,如何利用大数据及时调整馆藏数量和分布等,都可以成为探索的新领域。

(三)服务理念尚未转变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仍然停留在读者提出需求之后,未能做到先读者之所想,这是一种被动的服务理念。因此,读者的潜在信息需求往往未能得到挖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读者,才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服务理念。

五、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基础信息设施

信息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在规划中必须先明确业务场景,之后才是数据采集调研和技术架构选型工作。在业务场景上,要先明确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所面向的群体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要达到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等。在数据采集方面,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增加数据触点,尽可能多地去收集数据,增加收集和采集的渠道,保证数据的获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放和共享数据。图书馆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所产生的交互数据,数据种类少。因此图书馆可以数据交换为条件,引入交通、教育、社保、民政等各个行业的数据,保证数据种类的丰富性。在技术架构选型上,应建立数据处理中心,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大数据应用技术。

(二)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大数据技术在服务市场得到广泛认可,也对能处理复杂数据和掌握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旺盛。而多种数据显示此类人才高度稀缺,如何培养和建立相应人才团队,对当前的公共图书馆事业是一项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在人才引入上,不仅可以面向社会招贤纳士,还可与高校合作,开展图书馆学大数据专业教育,以这种方式定向给图书馆输出人才。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既要掌握传统的咨询服务工作所需要的信息检索、组织能力,还须掌握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处理相关的能力。因此,有必要通过内部培训等方式培养工作人员相应的能力,在新业务开展初期,还能与专业的数据处理公司进行合作,学习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方案,将传统人才打造成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三)探索新的服务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产生了较大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要向着智能化、个性化转型。数据本身不产生价值,如何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对服务产生帮助才是关键。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受到地域和载体的影响,图书馆服务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给读者主动推荐信息。怎样从众多信息中找出读者想要的信息就是所说的精确推送。在这方面可以举一个简单的大数据应用的例子,例如,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所借阅的书籍种类、频次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在各个时期读者阅读口味及变化趋势。这部分计算出来的读者喜好数据,可在多种场景下使用。比如,可以用于信息推送,直接向读者推荐符合其口味的书籍。另外,甚至还可以在和出版社的业务往来中,反馈读者阅读喜好变化曲线,给出版社以决策支持。

(四)服务理念主动转变

在信息时代,读者对信息服务的期望不再局限于文献检索,而更希望图书馆能够发现他们尚未意识到的需求,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读者提出需求之前,或是在读者还没能将需求描述清楚前,就能知晓读者潜在的需求进而给出解决方案,这在大数据时代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通过大数据,能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因此,图书馆服务理念必须向主动型服务模式转变。例如,通过手机定位服务,当读者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可以经由大数据的分析,利用智能终端向该读者推送一些该城市的历史、风物、人情相关的信息,通过对读者的阅览时长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就能判别读者是否对其感兴趣,这就可以为下一场景服务该读者提供确切的数据支撑,转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六、结束语

传统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存在诸多不足,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应该坚持完善基础信息设施,为数字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引入相关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体系。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上,为实现图书馆文化传承的使命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图书馆人才传统
人才云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图书馆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