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现状与第三方服务合作模式

2018-03-28 15:04龙朝杰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年3期
关键词:维修服务原厂医疗

李 杰,龙朝杰

(湖南省儿童医院物资供应维修部,湖南长沙 410007)

0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医疗事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先进、尖端的医疗设备也逐渐被应用到医院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从当前医院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来看,医疗设备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为有效降低由于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所带来的维修支出,确保发挥其全部效能,需采取新的模式去做好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为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现状分析

对于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而言,这部分设备大多数都属于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产品,其中涵盖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知识,同时各类医疗设备之间存在许多技术差异,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在快速地更新换代。从当前的设备维修现状来看,存在3个问题。

(1)行业垄断现象严重。鉴于大型医疗设备的特殊性,也造就了医疗设备行业的专业化与国际化,许多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少数几家生产单位手中,因此形成了带有一定垄断属性的行业竞争,同时也触及到医疗设备的售后维修问题。由于许多大型医疗设备的技术、配件等都控制在厂家手中,在市面上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配件,再加上许多大型医疗设备都有专门的维修解锁密码,医院内部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排除经常是束手无措,不得不寻求原厂维修服务,其维修服务定价则自然偏高。

(2)厂家维修效率低且费用高。设备发生故障通常都是偶然性、难以预测的,而厂家在维修响应时间方面虽有硬性规定,但通常需要等(2~3)d才能来院维修,且维修效率偏低。特别是在保修期内的设备,有些故障并不大,但等待的时间则会给医院正常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此外,许多维修人员在针对配件维修时,不管问题大小,都一律更换新件(实际上有些配件经修复后可以再用),而使维修费用无谓的增加。

(3)基础技术培训匮乏。由于厂家对医院内部维修人员的售后培训,仅停留于对设备的简单操作上,而对于运行质量检测以及众多预防性的保养维护技术等都不进行培训,根本达不到培训的目的。而随着大型医疗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有先进的设备被引进,而医院内部的维修技术力量储备不足问题,也导致在设备故障发生时,只能求助于供应厂家的技术人员,久而久之则弱化了医院自身维修力量。

2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分析

针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服务,有着多种模式可选择,其中主要包括原厂维修服务、原厂授权代理商维修服务、自身力量维修服务以及社会第三方维修服务。

2.1 原厂与原厂授权代理商维修服务

这两种服务模式只是存在机构的不同,实际上都以设备原厂为主体,所有的设备维修服务内容,如定价、服务等级、保修期等都完全遵循原厂指令,所谓授权代理商也只是原厂的分支。基于此,其设备维修服务质量实际非常高,并且服务响应时间也有着硬性规定,但其服务价格通常都较为高昂,不管是买保修或是保外维修,都是众多维修服务中最贵的一种。因此,针对超大型医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等价值不菲且基本不会有备用的医疗设备,则有必要购买原厂属性的维修服务,虽然价格偏高,但维修速度与质量均有保障,同时每年还会有2~3次的保养,且承诺约95%的开机率。

2.2 自身力量维修服务

(1)为有效缩减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开支,医院可组建自身力量去实现对设备的维修与管理,而实现的前提是医院必须为相关维修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如与设备厂家共同参与安装、维修以及相关培训活动等。由于大型医疗设备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所以唯有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学习更为先进的技术才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

(2)医院的维修技术人员储备,应具有充足的实践机会才能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综合其他几种维修服务模式来看,该模式的维修质量要视设备复杂程度而定,但其响应速度是最快的。所以对于价值低且易损耗的常用中大型医疗设备,可由医院的维修人员负责,既可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又可保证正常运转。

2.3 社会第三方维修服务

(1)第三方维修服务的发展现状。在现代化医疗事业的发展形势下,医疗设备的研发周期逐步缩短,淘汰速度也进一步加快,再加上国家卫生监督部门对医疗设备的质量要求以及医院自身服务质量要求有所提升,也导致设备维修保养的费用逐步提升,因此医院也有了新的选择,即第三方医疗设备服务。该模式最早源自与欧美国家,由于他们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非常严格,医疗设备生产商根本无法做到市场垄断,也因此给了社会第三方维修服务生存空间与良好的竞争环境。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二者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费用,进而也推动了医疗设备维修服务质量的提升。该服务模式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受到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生产商核心技术的控制,许多高尖端的大型医疗设备依旧由外企复杂,也因此削弱了社会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服务机构的竞争实力。

(2)第三方维修服务的意义。促进大型医疗设备的社会第三方服务的发展,对打破原有的设备供应商垄断局面有着重大意义。既可促使设备供应商需不断提升设备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要逐步降低设备维修的费用。大型医疗设备的第三方维修服务,使得各项服务工作更为细化,这也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所趋,社会第三方服务的不断发展也表明了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3)第三方维修服务的工作内容。对于大型医疗设备而言,第三方服务所提供的维修服务只是其中一种,还包括了设备的安装、检测、校对、保养以及培训等多方面工作,同时还能为设备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在采购设备前能够提供选型意见等多项内容。

(4)第三方维修服务的优势。①引进更为科学合理的第三方服务合作模式,能够切实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与医院服务质量,相关数据表明通过采取第三方服务合作模式,能够让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提升15%;②第三方服务机构所提供的专业维修服务技术,能够保证各类大型医疗设备的维护质量,并可结合实际需求去投入服务费用,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库存备件成本以及维修人员培训成本;③医院内部的维护人员由于实践经验不足,所以进行专业化的医疗设备维修无法保证质量与进度,而第三方服务机构所提供的维护人才,能够保证其专业程度与大型医疗设备的发展水平相当,不存在技术滞后的情况。

(5)第三方维修服务的对象。针对于中高档、批量且可替换的大型医疗设备,在脱保之后可向第三方服务机构购买维护服务。因为第三方服务机构无论是设备配件,还是维护技术都有着较大优势,并能够对各类品牌医疗设备的故障进行快速处理,能够为医院提供备用设备,确保医院正常工作的需要。当前,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实例与信誉度,所以医院在选择第三方服务机构时,要综合比对,选择业界口碑良好且资质齐备的第三方机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设备服务市场也成为了当前市场发展的新兴产业,为有效降低大型医疗设备的故障发生率,降低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成本,则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对其加强维修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医疗设备的第三方服务维修机构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医院也可顺应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与规则,为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加大监督与规范力度来做好高质量的维修工作,确保大型医疗设备的良好运行,促进医院能够长效与稳定发展。

[1]张际州,陆钢,万国锋.大型医院的设备维修现状与第三方服务合作模式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3):50-52.

[2]刘键.关于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5(21):26-27.

[3]冯世领,林思琦,宣海奇.国内医疗设备维修概况及应对思路[J].中国医学装备,2011,8(12):98-100.

[4]丁烨.重庆市市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外包模式构建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8.

[5]范淑芹.第三方医疗设备维修企业的差异化战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维修服务原厂医疗
原厂连供喷打,四强争霸
超越原厂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农机维修与保养之初探
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采购最高限价研究
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采购最高限价研究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事在人为国产打印耗材不比原厂差!
德国曼即将启动原厂配件客户答谢促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