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 回味悠长

2018-03-28 14:09沈华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春酒花匠玩味

沈华

語言平易浅近、自然朴素的文本如何细读才有滋味?我以琦君的《春酒》为例,分享文本细读、咬文嚼字的心得与乐趣。

咬文嚼字之一:玩味语言的反复之意

一般而言,不论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写作者为避免语言的单一乏味,都会力求不重复。因此,阅读文学作品时,遇到反复出现的语言,我们一定不可忽视,这是作者在向我们暗示此处必有玄机。《春酒》第一段中就有三处反复的语言:

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每一个孩子都盼望过新年,新年里可以满足孩子们太多的愿望。可是,琦君家乡的新年却有各种禁忌,少年琦君“不许”在特定地方玩耍,“不许”将脚搁在灶孔边,“不许”随便抓东西吃,连续三个“不许”,强调新年里的拘束之多,烦琐的规矩礼俗禁锢了琦君那颗向往自由快乐的心。

咬文嚼字之二:玩味语言的关联之意

文本就像一个语言学习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中的语言,前后关联,上下呼应,语言与语言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本的风景。语言的意味难以孤立存在,只有整体关照,丰富的意味才能显现出来。琦君这样写自己喝春酒时激动的心情: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这一句如果不考虑前文新年里琦君受拘束的心情,读者就很难明白琦君为何“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那是因为琦君的心束缚得太久,好不容易等到受邀喝春酒的机会,她怎能不急切?更何况她是母亲的代表,可以名正言顺喝春酒,其他孩子可能就没有这种机会,那是多么自由、快乐、自豪、得意的心情啊!阅读文章第四段,同样要有瞻前顾后的阅读观念,如: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为何琦君不写“用筷子点点酒,舔舔,才过瘾”或“用筷子点几下酒,舔几下,才过瘾”?原来琦君意在表现自己儿时的活泼、调皮,以及母亲教育自己做人做事都要有“尺度”。做人做事讲究“分寸”的教育已深入琦君内心,所以有了琦君不经意间“点一下酒,舔一舔”这极有分寸的举止。而真正让琦君“点一下酒,舔一舔”就过瘾的是被众人宠爱、被众人喜欢、被众人怜爱的心理得到了满足。这是多么幸福而温暖的童年啊!

咬文嚼字之三:玩味语言的言外之意

《春酒》言语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浓浓的质朴厚道的真情,其中最意味深长的莫过于第六段写花匠阿标叔的文字: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作为琦君家里的花匠,在那个年代里只能算作一个地位卑微的仆人,而阿标叔在为大家擦拭煤气灯玻璃罩和点燃煤气灯时格外卖力,格外勤快,看见大家吃酒划拳吆喝也格外的兴高采烈,在语言外衣的背后,有更多“格外”值得我们琢磨与咀嚼。花匠阿标叔“呼呼呼”点燃的不止有煤气灯,还有阿标叔发自内心的喜悦,以及那暖暖的主仆情谊、宾主情谊。阿标叔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在他眼里琦君家就是自己家,因而才会乐在心里,他才会有如此“巴结”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其乐融融、温馨融洽的关系被酝酿在了那一杯杯浓情的春酒里。

猜你喜欢
春酒花匠玩味
醉在《春酒》的人情民风里
老花匠与獾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美食里深藏着爱与感恩
花匠
有温度的人
玩味之秋
10年闯荡两手空空没脸回家从头再来做回春酒终获成功
玩味唇情
玩味绘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