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悟《指南》精神,着力打造“乐趣”文化

2018-03-28 10:57陈云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我园指南民间

陈云

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它有如一缕春风,给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一片明丽的景象;它又如一盏明灯,给已在迷茫中的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园经过多次培训,反复研读,深入领会,体悟到它的博大精深。从它的精神里,我们汲取了改革的动力,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尤其是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民间游戏活动探索的执着与坚守,在坚守与探索中我们逐步走进了学前教育的本真境界。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如何有效提高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是我园特色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们以镇江市立项课题《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活动整合的研究》为抓手,以《指南》精神为引领,深入发掘民间游戏资源,并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有效整合,使之贯穿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丰富了幼儿的学习体验,促进了幼儿自由快乐地成长。

一、创设民间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它能给幼儿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启发幼儿的想象与智慧,陶冶幼儿的心灵,引发幼儿与其互动,是幼儿的无言之师。我园为了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要,精心设计、筹划,积极丰富活动区材料,用心创设民间游戏的区角环境。如在“投掷区”为孩子们投放了飞盘、沙包、纸球、圈等器械,在跳跃区为孩子投放了皮筋、跳绳等,在其他区域,投放了轮胎、钻圈、垫子、滚铁环等,幼儿取放方便,供随时练习使用。我们还充分发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制作器械,用小饮料瓶制作拉力器,用八宝粥瓶子做成“高跷”,玩《踩高跷》的游戏等,孩子们每天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能力水平自由选择活动器械,自由玩耍。此外,在自制“器械”的过程中,孩子们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在游戏中,幼儿的体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二、有效利用农村民间传统特色的游戏材料,让幼儿伴着童年游戏快乐成长

民间儿童游戏是幼儿园的宝贵资源。我园根据科学教育的原则,将过去的民间“捉鬼”游戏改编为“捉影子”;将“老鹰捉小鸡”“翻绳子”“剪刀石头布”“捉迷藏”等民间游戏,灵活地渗透在一日活动中。其中 “跳房子”活动深受女孩子喜欢,“玩陀螺”则是男孩子喜欢的,只需教师提供几个陀螺,幼儿就玩起来了。这些活动材料简单,既省钱又易于分组开展。此外,像抓杏核、夹豆子、踢毽子、打彈珠等游戏,不仅能训练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还能提高幼儿运动的控制能力。幼儿园在区域活动中玩的“剪纸”“挑小棒”“手翻毛线”等发展幼儿智力、体力的游戏,几乎对每个幼儿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着力构建民间游戏特色,努力打造幼儿园“乐趣”文化

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幼儿教育必须坚守的主场。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儿童是自然之子,是历史之子。我园从民间儿童游戏活动开展中,深刻地领悟出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萌生出“复活童年游戏,归还孩子童年”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和收集渐渐被儿童遗忘的丰富有趣的童年游戏,并作为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同时利用民间游戏资源改造园所环境,建构区角环境,营造以“乐趣”为主题的幼儿园文化,让幼儿与民间游戏为伴,在游戏中自由快乐地成长。

民间游戏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我们对它的探索与研究还刚刚起步,实践中还有许多困惑等待我们去破解。我相信,在《指南》的引领下,我园的民间游戏活动之花会越开越美,我园的孩子一定会获得更加健康的成长。

【作者单位:句容市石狮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我园指南民间
户外厨房诞生记
指南数读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