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县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8-03-29 01:08杜学海杨术环张丽君杨广林
现代畜牧兽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西丰县存栏母牛

杜学海,杨术环,张丽君,杨广林,李 静,宁 馗

(1.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 西丰 112400)

《西丰县肉牛产业科技特派团》是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下达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三年滚动规划项目《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创新示范工程》的子课题,为了解西丰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服务西丰县肉牛产业,促进西丰县肉牛产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课题组于2017年6月、8月、12月先后对西丰县天德镇、柏榆乡、德兴乡、陶然乡、安民镇、西丰镇、更刻乡、郜家店镇、金星乡等9个乡镇的35个母牛规模养殖场、28个普通养牛农户、5个肉牛育肥场、2家肉牛养殖企业、2家屠宰加工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收集了有关母牛养殖、架子牛育肥及屠宰加工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信息汇总分析,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1 发展现状

1.1 肉牛存出栏情况 据西丰县业务部门统计,2017年末,全县肉牛存栏2.94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1.1万头,出栏肉牛4.2万头。基础母牛存栏10头及以上养殖户177个,共存栏母牛2 992头,分别比上年度增加92.4%、108.6%;适度规模母牛养殖量占全县母牛总存栏量的27.2%。年出栏能力1 000头以上大型肉牛养殖企业2家,分别为辽宁龙岭晟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铁岭市贵龙牧业有限公司。全县肉牛养殖品种以西门塔尔杂种后裔为主,约占肉牛总存栏量的90.0%。

1.2 饲养模式、日粮组成及饲喂方式 此次调研走访肉牛养殖场户或养殖企业共70个,场均存栏肉牛39头(表1)。在饲养模式上,母牛存栏10头以下的养殖户多采用半舍饲半放牧模式,占比达到85.7%;母牛存栏10头及以上养殖户多采用舍饲模式,占比达74.3%;育肥牛养殖场户及肉牛养殖企业均为舍饲,随着养殖规模的提高,舍饲所占比例明显的升高(表1)。

在饲喂方式上,育肥牛均采用精粗料混合拌均后统一饲喂的方式,规模较大的养殖场配有TMR饲料搅拌机,无饲料搅拌机的育肥场则人工搅拌,搅拌过程中通过适当洒水使精粗料充分混匀;精料一般为育肥牛浓缩料及玉米面,粗料为秸秆、玉米秸秆黄贮饲料或稻草,个别养殖场户饲喂豆腐渣或酒糟。繁殖母牛多是精粗料分开饲喂,采用先精后粗的饲喂方式;精料为玉米面、麦麸子和豆饼,粗料为秸秆、玉米秸秆黄贮饲料或稻草。育肥牛和繁殖母牛都是每天饲喂2次,早、晚各1次。

表 1 各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Table 1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bject

1.3 屠宰加工情况 西丰县有大、小肉牛屠宰加工场2家,分别为中敖西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西丰县清真牛羊屠宰场。中敖西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2004年在西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企业占地面积43亩,拥有职工106人,屠宰生产线引自北京某公司,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10万头以上;2017年中敖西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共屠宰肉牛1.5万余头,与上年度屠宰1.1万余头相比,增加36.4%。西丰县清真牛羊屠宰场是一家小型屠宰加工场,主要为客户代宰牛羊,供应周边农贸市场和餐饮店,2017年屠宰肉牛1 000余头。

1.4 养殖场的经济类型与销售渠道 西丰县肉牛养殖场的经济类型有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3种。从调研结果看,西丰县肉牛养殖仍以农户为主,占比82.8%。在销售渠道上,以中小规模为主的农户和肉牛养殖合作社,主要依靠肉牛经纪人(牛贩子)销售出栏肉牛,个别育肥牛养殖户会选择到周边肉牛交易市场自销,如长春皓月黄牛交易市场;较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则直接销往省外养殖、屠宰企业或由本地屠宰场代为加工销售牛肉。

表 2 调研对象经济类型组成[1]及占比Table 2 The economic type of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rresponding ratio

1.4 市场行情与养殖效益 根据屠宰场收购价格,2017年西丰县育肥牛收购均价为25元/kg(屠宰率在54.0%以上),比上年度上涨1元。据养殖户介绍,300~350 kg犊牛出售价格在8 000~10 000元之间,且市场需求量很高。养殖效益方面,在不计人工、水电及圈舍折旧等费用的情况下,繁殖母牛的养殖效益约为4 500元/(头·年),育肥期6~8个月的育肥牛养殖效益约为3 000元/头。

2 优势与特点

2.1 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明显 西丰县有着“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地貌和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全县农业人口27.75万人,耕地面积80万亩、草山草坡12万亩,年产粮食40万吨,农作物秸秆50万吨;1991年,西丰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十佳秸秆养牛县之一,2004年,全省最大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中敖西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在这里建设投产;丰富的饲草料资源、较大基数的农业人口及雄厚的肉牛养殖与加工基础为肉牛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基层繁育推广体系健全 西丰县下辖18个乡镇,174个行政村;设9个动物监管区域所,41个在编基层工作人员,174个村防疫员,负责全县肉牛繁育、新品种推广、存出栏统计及春秋疫病防控等工作。全县有牛输精改良员25个,每个改良员配有10 L及以上液氮罐至少2个,能储纳牛冻精8 000剂以上,负责全县肉牛繁殖配种及品种改良工作,年改良配种母牛能力3万头以上。

2.3 政策环境好 近年来,西丰县先后争取到“肉牛良种补贴项目”、“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粮改饲”示点以及“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创新示范工程”子课题“西丰县肉牛产业科技特派服务行动”等国家和省级肉牛产业发展扶持项目,建设内容涉及良种引进、母牛繁殖、饲草料生产及产业科技服务等多方面。此外,西丰县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出台肉牛养殖保险的县,通过政策补贴160元,养殖户自掏腰包160元,保额为6 000元的“160+160”模式的政策性养殖保险正在西丰县推广普及。

2.4 牛群集中度高,质量好 西丰县是辽宁省肉牛养殖大县,也是国家肉牛扩群增量项目县。在一些村屯,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养牛的传统,如金星乡同兴村,有肉牛养殖户就多达60余家,肉牛总存栏量738头,平均每户养牛12.3头,肉牛养殖集中度高,基础母牛群质量好,体型整齐,杂交代次高,育肥牛肉用性状明显。除西门塔尔牛外,黑牛养殖也是西丰县的一个特色,辽宁龙岭晟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一些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安格斯或和牛等黑牛杂种后代,用于生产雪花牛肉。

2.5 饲养管理方式多样,不固化 通过调研发现,西丰县肉牛养殖大致分为舍饲与半舍饲半放牧两大类。其中半舍饲半放牧又可分为3种[3]:第一种是全年白天放牧,晚上入舍并适当饮水补料;第二种是全年有一半时间白天放牧,晚上入舍饮水补料,其他时间舍饲;第三种是春末夏初将牛放入山上圈起来,直到秋冬季节再从山上赶下来,入舍饲养。第三种模式主要出现在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中,社员将手里的基础母牛集中起来,放于山上圈养,轮流看管。

个别规模母牛养殖场,在繁殖配种方面,灵活采用本交,并有意识地选种分群,每1~2年更换一次公牛;一方面节约了人工配种成本,保证了母牛配种的及时性和受胎率,另一方面淘汰的年轻公牛还可再次育肥销售。利用废弃鹿场改造成牛舍,发展肉牛生产是西丰县肉牛产业的另一个特点,且这种养殖场的养殖规模都在10头以上。

3 存在的问题

3.1 规模化程度不高,饲养管理粗放,养殖从业者整体文化水平低 西丰县肉牛养殖以小规模农户散养为主,母牛存栏10头以下养殖户饲养着全县72.8%的可繁母牛,小规模肉牛养殖从业者以中老年人居多,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差,养殖观念陈旧,在养殖过程中更侧重疾病治疗,不重视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调控,全年日粮组成以青草或农作物秸秆等粗料为主,不补饲或较少补饲精料添加料,有啥喂啥的粗放饲养方式比较普遍。规模母牛养殖场中,养殖档案混乱,无繁殖配种记录,母牛产后6~8个月未发情配种不淘汰仍做繁殖母牛饲养的情况比较常见。根据此次调研统计,70个肉牛养殖场户负责人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为91.9%,小学及以下的为43.4%,可见全县肉牛养殖从业者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3.2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西丰县肉牛养殖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难以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大多数规模母牛养殖户希望通过贷款或其他方法得到资金支持,来扩大养殖规模,但融资渠道有限,贷款难且周期短,使得他们望而却步;肉牛育肥规模户乃至大型企业希望获得贷款缓解流动资金压力或扩大生产规模,同样存在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

3.3 无肉牛交易市场 西丰县总面积2 686 km2,全县年均肉牛饲养量超过6万头,有大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1家,大型肉牛养殖企业2家,但却没有肉牛交易市场。养殖场在补栏或出售肉牛时需要到100 km外的昌图县八棵树黄牛交易市场或更远的吉林长春皓月黄牛交易市场,来回路程的奔波不仅增加牛只运输上应激,还增添了成本。肉牛交易市场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殖生产端与屠宰加工端的有效衔接,加重了屠宰场牛源紧张的局势。

4 对策与建议

4.1 保护基础母牛 母牛养殖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省范围内的基础母牛存栏量下滑,西丰县应顶住压力,稳定基础母牛存栏,并在此基础上适度扩群。一是要扶持适度规模母牛养殖户[4],增加母牛养殖户扩群的积极性;二是鼓励肉牛养殖与屠宰加工企业建设规模化母牛繁育场,培育现代化肉用母牛生产基地[5],保障牛源供应;三是鼓励创办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母牛分散饲养、架子牛集中育肥的形式发展肉牛生产,减轻母牛养殖资金运转压力,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肉牛养殖生产。

4.2 创新金融保险机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与政府的积极引导是分不开的[6],在落实好当前各项促进肉牛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研究并制定出台地方性的扶持政策,主动接触金融机构,引导其增加对肉牛养殖生产端的贷款力度。创新金融担保机制,优化肉牛产业发展环境,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肉牛养殖行业,解决肉牛养殖融资困难问题。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养殖保险覆盖范围,并探索建立新的肉牛养殖保险制度,提高行业应对风险能力。

4.3 转型技术推广工作,狠抓养殖管理漏洞,提高产业科技水平 一是针对全县肉牛养殖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完善养殖技术指导体系,加强良种繁育、精细化饲养、标准化生产等养殖技术的引进与宣传,转型肉牛产业技术推广工作,由以前广而泛的方式向精且准的方式转变,根据不同养殖场户的实际需求,做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提高养殖场户对养殖技术运用的精准性。二是抓好屠宰加工龙头企业、育肥牛养殖企业和规模母牛场建设[7-8],提高全县肉牛养殖的规模化及产业化程度。三是规范养殖档案管理,改变全县范围内大中小规模养殖场普遍存在的养殖档案混乱、无生产记录、无繁殖配种记录的现状;帮助养殖场制定生产计划,规范养殖档案,建立生产管理制度,特别是母牛繁殖管理方面,及时淘汰不合格母牛,提升养殖效益。

4.4 建立肉牛交易市场 肉牛交易市场是衔接母牛养殖、架子牛育肥及屠宰加工的重要环节,建设本地肉牛交易市场,对于促进全县肉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政府从全县肉牛存出栏情况、养殖密度及现有屠宰加工格局综合考虑,提出肉牛交易市场建设用地规划,吸引社会资金加入肉牛交易市场建设。

[1]王巍,易军,唐慧,等.四川省肉牛产业养殖结构及经营模式调查[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7,37(4):57-60.

[2]葛立群.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发展现代农业专题调研报告[J]. 辽宁农业科学,2014,(2):64-65.

[3]杜学海,张丽君,李静,等.西丰县肉牛业养殖结构与经营模式调查报告[J].现代畜牧兽医,2018,(2):48-52.

[4]张晨阳.辽宁省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运行情况调查研究[J]. 现代畜牧兽医,2014,(4):51-53.

[5]付殿国,吴健,张嘉保,等.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 吉林畜牧兽医,2013,34(4):9-11.

[6]史海涛,郭春华,黄艳玲,等.德阳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 中国牛业科学,2010,36(3):64-68.

[7]门江伟,赵春平,昝林森.陕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牛业科学,2017,43(4):1-3.

[8]杨德成,邓锐强,任联兵,等.山西省肉牛养殖现状调研与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2016,52(16):16-20.

猜你喜欢
西丰县存栏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中国鹿乡梅花鹿人工繁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鹿乡梅花鹿越冬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中国鹿乡提高西丰梅花鹿鹿茸产量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