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主要影响分析

2018-03-29 00:20
传媒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工作者数字信息

曹 铮

(河北日报,河北 石家庄 050013)

由于现代数字技术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新闻传播途径发生了极大变化。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的领域,也是对新闻所传播的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体的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研究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主要影响。

一、数字技术和新闻传播的概念

(一)数字技术的概念

数字技术是与电子计算机相辅相成的一种科学技术,是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数字之后进行运算,再运用加工、储存、传统、还原的技术进行重新编码、压缩以及解码等工序进行传输。

(二)新闻传播的概念

新闻的传播是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相关信息。这个概念表明了新闻是以新近变动的事实为依据、来源的,强调事实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性。也明确指出新闻传播活动的实质在于它是人主观精神对客观存在事实的反映,是人主观认识活动对客观世界进行了解和分析判断的方式。

二、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影响

(一)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1.通过数字技术能够确保新闻的真实有效性

在新闻传播上,主要是以新闻画面和文本信息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对此在新闻编辑过程中新闻单位为确保新闻信息的可视、真实性,需要运用数字技术把当时发生的情况用计算机模拟记录下来。例如一些道路塌陷、洪水暴发、地震等事故的原理,作为新闻记者是无法用镜头进行记录的,但是在后期的新闻编辑过程中可以运用数字模拟技术进行后期制作,用以记录道路塌陷、洪水暴发、地震的情况。这样观众就能有生动形象的视觉感受,在确保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同时还能加深观众对新闻信息的认知。

2.通过数字技术能够保护“新闻现场”

新闻的信息采编是通过新闻记者的采访来完成,但是这样传统的信息采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新闻采编工作要有所提高,要在原有采访方式的基础上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创新。而新闻传播依赖于新闻现场,让观众实现视觉上对“新闻现场”的满足感和直观感受是每一位新闻人最想要达到的目标。因为观众都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想法,而运用数字技术可以提供现场影像的播放以及现场直播的方式让观众这一心理得以满足。由此可见通过数字技术能够保护“新闻现场”。

3.通过数字技术能够保证新闻信息具有吸引力

新闻信息的接收对象是观众,那么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就成为新闻工作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想要观众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并针对观众想要求真、求知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度挖掘。但是传统新闻播出的现场缺失图像,导致观众无法参与进来,久而久之使观众的注意力下降,导致观众对于新闻信息也比较不在意。随着数字技术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给予了观众生动而形象的图像,观众的注意力也随之被吸引,给观众足够的空间和平台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和评论。

(二)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

1.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对传播媒介的影响

(1)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对纸媒的影响。纸媒的数字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第一阶段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排版印刷工艺环节的改革,通过计算机的激光排系统以及平板胶印取代了长达400多年的传统铅排铅印,从而提高了印刷的效率。第二阶段是于1998年通过对“南方日报社采编现代化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着手于新闻采编、稿件传送、信息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升级换代,于是建立了业务采编网。经历过升级换代之后的业务采编网能够有效提升新闻采编的效率以及针对性,给记者采编提供了很大便利的基础上还能使记者在保留原稿件的前提下进行修改,同时还能够保证稿件可以继续留存以备日后重复使用。第三阶段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在新闻上的应用也提上日程。而这一时期数字化的出现不仅可以推迟截稿和定版的时间,可分为早报和晚报,还使一些来不及印刷的突发新闻可以通过网站进行传播,从而有效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而移动电子终端,例如手机、电脑、PAD等各种数字设备的结合能够保证让观众随时随地看新闻。

(2)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对广播电台的影响。由于数字技术在广播领域的发展,广播电台在运作中的过程中也随之发生重大改革。广播数字设备例如数字调音台、数字音频的信息处理器、CD放音机及刻录机等等各式各样的电子媒介逐渐被众多广播电台所采用。而在2001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规定中,明确指出了我国电视台的数字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全面启动和推进,第二阶段基本实现数字化,第三阶段全面实现数字化。以此为基础我国正在计划和建设全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系统,通过运用数字技术不仅有利于全面性覆盖本国电视节目,还对我国电视节目在国际上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对网络媒介的影响。网络新闻媒介俗称是国际互联网也就是因特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台之后的“第四媒介”。早在1997年《人民日报》网络版的出现,我国网络媒体就正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随后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把新闻内容放在网络上,并开始建立新闻网站通过网络扩大自己的新闻传播,影响力延续到今天就出现了人民网、新华网等有代表性的网络媒体。而一些非新闻单位依法设立综合性的互联网网站,例如在今天影响很大的新浪、搜狐、网易等大型综合性商业网站的建立也都是受数字科技的影响。

2.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对传播主体的影响

(1)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对传播主体工作方式的影响。由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采写工具发生变化,体积变小、信息储藏量变大,携带越来越方便的同时还能有效完成语言、图片以及影像等多种信息的采写,这样就使新闻采写员的大脑和双手得以解放,使新闻采写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新闻问题、新闻环境以及新闻的设计构思上。为了加大这一优势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新型隐蔽性更强的数字工具例如录音笔、小型摄影机等都能够有效促进新闻信息的隐形采访,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2)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对传播主体专业水平的影响。在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新闻工作者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传播效果,新闻工作者很难适应这一新的传播方式或者理念的转变。除此之外新闻信息具有真假难辨等特点,新闻工作者要想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就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度、新闻素养、自身正确的价值观等特征,这也是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三、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应用的策略优化

(一)新闻记者要加强和相关技术人员的交流、协作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工作是不能孤军奋战的,需要新闻记者、电脑程序员、数据分析师、后期剪辑师等相关技术人员,这就要求他们要密切交流加强合作,把较为复杂的数据简单化、把图片影像清晰化,这样才能让观众感觉通俗易懂。通过新闻记者和相关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以及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

(二)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资源共享

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出现了新媒体,实现了新闻工作者从采编到新闻传播的资源共享。对此新闻工作者更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新闻媒介要推进新闻技术的升级优化,为新闻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三)提升新闻信息的可视性、直观性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手机、电脑、PAD等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出现,促使新闻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形象。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要简单、有效、快捷地把新闻信息呈现在观众面前,才能让观众产生兴趣,使他们能够评论和评价新闻信息。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打破传统的新闻编写思维,多运用观众感兴趣、喜欢的图片、影像、动画等,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以简单直观的新闻信息来吸引观众。

四、结束语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闻传播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正是由于这些变革才使新闻工作者能够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专业度以及新闻综合素养,促进新闻传播的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工作者数字信息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答数字
订阅信息
数字看G20
展会信息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