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技能与素质培养方法

2018-03-29 00:20白晓东
传媒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报社记者传统媒体素质

白晓东

(黑龙江省双鸭山日报社,黑龙江 双鸭山 155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论是在酒店、茶肆,还是在学校、医院,信息化智能产品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们分布在我们身边的街头巷尾,中国已经进入了智能化的信息时代。琳琅满目的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不仅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便捷,也为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提供了先决的条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固有模式,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种类繁多且精彩纷呈,但是有一部分的新闻热点存在自身的不确定性,这对身为信息搬运工的报社记者来说,将是一项巨大的生存的考验。

一、新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的现状分析

(一)传统媒体的边缘化日益增强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高速发展,高端的智能设备越来越深得人们的青睐,平板电脑和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查看世界新闻的动向,窝在沙发里就可以享受各种便民的城市服务。报纸、电话、广播等传统媒体走向了生活的边缘,新媒体逐渐占据了媒体市场的主导地位,人们的消费追随信息化变革的脚步无可厚非,媒体一直是引领新潮的排头兵行业,往往向观众展示新潮的奇闻异事,其他市场经济形式也必将紧跟媒体的步伐进行改革创新。传统媒体边缘化的事实不可改变,新的行业要求也必将对报社记者的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作形式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不可或缺。

(二)行业竞争的形势

伴随着新媒体环境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媒体相关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行业之间的竞争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在所难免,各家企业都恪守同行是冤家的准则,对以猎取奇闻异事新闻的报社记者工作而言,行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更是白热化,各种智能载体形式的多样化让报社记者无法面面俱到,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各大门户网站的信息刷新速度经常令报社记者措手不及。报社记者需要面对工作内容的革新和新闻敏感度考验的双重压力,报社记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能够在行业竞争中取得先机是新媒体环境对报社记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良性的行业竞争反倒会促进媒体行业的进步。

(三)采访设备老化问题严重

信息时代的发展必定催生新型的经济产物,电子设备的更新周期非常短暂,众所周知媒体行业的采访设备往往价格不菲,很多地方性的报社很难有足够的经费去适时地更换先进的设备。随着一代代设备的更迭,有很多的智能终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视频、影音设备,不及时更换采访设备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采访的模式,很容易造成新闻热点的流失,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很难让报社生存下去,设备的改革可以带来新的商业契机,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的效率,没有投资的回报往往是廉价的。先进的采访设备是报社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下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二、新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方法

(一)秉承去伪存真的行业氛围

媒体行业在新媒体环境下一直处于飞速的发展进程中,顺应时代的发展是生存的基本原则这点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报社记者来说,秉承自己的职业操守显得尤为重要,媒体的行业目标是将真实可靠的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公布于众。新媒体环境下做到第一时间播报新闻热点显得得心应手,但是很多的热点新闻的事实性就有待商榷,国家曾颁发法律明文规定:媒体行业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任何恶意捏造、散播不真实的新闻报道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报社记者要恪守自己的行业准则,不要为了拼业绩而侵犯他人的隐私和利益,更不要恶性抄袭、以讹传讹。报社记者要明确自己的政治地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把服务于人民的目标放在工作的首位,本着还原事实真相的目的来播报新闻,良好的行业氛围是提升报社记者技能和素质的基础。

(二)拓展多渠道采访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热点可谓是五花八门,各种社交应用软件多如牛毛,为了迎合时代进步的需求,选择何种软件进行采访显得至关重要,报社记者可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选择一些自己热衷的采访模式,传统的面对面采访或许已经过时了,多渠道的采访模式可以提升新闻热点的搜集率,也有利于锻炼报社记者的自身技能,单一的采访稿很难适应新媒体的采访形式,报社记者需要拓宽自己的行业素质,用直观的小视频、幽默的画册来代替传统的问答模式,能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采访目标,也能提升受采访者积极的配合情绪。

地域是限制采访的最大障碍,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带着繁重的采访设备,披星戴月地赶到几百公里外的城市,结果却经常遭到意外事件被放了鸽子。时效性差是抑制传统媒体的发展的瓶颈,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采访变得容易很多,一套高清的设备搭配视频软件就可以跨域全球的距离,在成功的沟通后就可以进行在线的采访,并且可以随时中断随时继续,成功地解决了地域的阻碍。多渠道的采访模式可以提升报社记者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追求艺多不压身的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的采访模式要求报社记者掌握更多的应用技能,传统的麦克风搭配摄像机的组合并不适于新时代的采访。报社记者要顺应时代的脚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不但要学习媒体方向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掌握多种数字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网络语言的沟通方式,在视频两端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有很多人在网络上的性格与生活中截然相反,这就需要报社记者去发现受采访者的真实性格,从而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研习网络心理学也显得尤为重要。总体来看新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不但要掌握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会熟练使用各种应用软件,懂得网络心理学和线上沟通方式,还有具有面临突发事件沉着冷静的性格。多种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报社记者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四)创新是技能进步的捷径

创新是每一个行业进步的必经之路,新媒体环境下的思维创新可以让报社记者稳步地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工作模式,要勇于尝试新潮的工作方式方法,学习是实现创新的最根本方法,我们可以研究分析国外的先进采访技术,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创新的思路,生搬硬套的模式不一定适应我们的媒体环境,中等发达城市可以模仿发达城市的发展脚步。定期的行业交流是创新的一个主要手段,参加大型的媒体见面会或者新闻发布会是一个学习的大好契机,报社记者可以在现场学习他人的采访技巧和工作模式,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守旧的保守思想是媒体行业所无法容忍的,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提升自己的行业技能和素质。

三、结论

新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要认清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条件的局限性,要充分利用行业间的良性竞争来提高自己。通过不忘初心的工作方针来创造良好的行业氛围,多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掌握行业发展所要求的基本技能,拓展多渠道的采访模式,走出家门学习先进的工作模式来实现自我创新,最终实现自我技能和素质的提升。成功都会眷顾有准备的人,面临挑战仍要迎头赶上。

猜你喜欢
报社记者传统媒体素质
多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方法
面向新媒体环境的报社记者技能与素质培养方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浅析新时期报社记者如何寻找和亲近采访对象
新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技能与素质培养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