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环境下民生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2018-03-29 00:20赵毅彬
传媒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采访者受访者

赵毅彬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进入新时代,民生新闻的传播变得十分迅猛,这对于民生新闻记者来说,采访任务的艰巨性逐步增长。面对各类不同民生问题,如何在采访中进行有效提问成为民生类新闻采访是否成功的关键一环。

一、民生新闻采访报道特点

(一)真实性与群众性原则

民生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件发展的根基,由于新闻所特有的基本属性,对新闻的采访报道必须严格遵循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原则,对民生新闻采访质量可以提供一定基础保障,也是新闻传播事业大家所认同的行业准则。新闻采访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民生新闻采访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主体(电视台、电台等媒体机构)对不同基层的人物、事件进行的报道实践活动。每个受访对象都具有其自身的社会属性,不同的教育背景、个性特征、性格爱好等,在民生新闻的采访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群众的群体性特点,合理运用不同的采访方法与手段,从而体现民生新闻采访的群众性原则。

(二)突发性和危机性

民生新闻的报道不像重大会议、晚会活动那样可以做好充足的采访准备活动,民生新闻需要贴近生活实际,甚至是到人民群众最危险、最紧急的环境中,如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矿难现场、高工作业环境中的采访等等。如果在新闻工作者采访中碰到一些使采访者气愤、悲愤的事情,有可能发生一些冲动的行为,这种激动的情绪如果带入新闻工作实践当中,这将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积极控制自己情绪,随机应变,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如果采访中带有偏激的思想,那么记者在提问过程中带有针对性的提问会引发社会的舆论,尤其是在民生新闻采访中,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会引发很多人关注,在互联网上会很快产生负面影响。

二、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民生新闻采访并不是说简简单单提问几个问题就敷衍了事,一个好的采访者一定是掌握了新闻传播规律以及提问技巧后对群众的积极采访,为人民、为党和国家发声。因此,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对采访活动有一定的促进效果,甚至事半功倍。但是在一些随机性的采访活动中,受访者的背景我们不得而知,因此采访者应该仔细询问,记录好受访者的个人详细信息,为后续报道做好准备。

(一)采访者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采访之前,采访者要对受访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要了解受访者当地的风俗习惯、语言风格、年龄、职业等相关要素,采访对象是谁,为何要这么做,事件发生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等等。这些都要在采访者进入采访环境前做好充分准备,除此之外尽可能多倾听、多动脑、多观察。因此,做好采访前的资料收集与准备工作是每一位采访者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提问语言通俗、简单、理性

由于民生新闻对象是基层老百姓,因此,在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不要使用一些专业性词汇,要保证采访语言的轻松、活泼、易懂,拉近与受访者之间的距离。遇到一些在语言表述中逻辑性较差的受访对象时,采访者要积极引导受访者思路,耐心帮助受访者回忆、回答有关问题。采访者所表达的问题也要有逻辑性,问题的内容必须前后连贯、思维缜密、紧扣主题,这样有益于挖掘民生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民生新闻的报道涉及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太过隐私或者有侮辱受访对象的语言行为,这样会触及百姓底线,使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会中断采访,甚至给采访者带来危险。

(三)提问方式要合理、多样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由于采访对象不同,所采取的采访方式也需要灵活变换。有些群众见到记者来采访,面对镜头会忐忑不安,甚至紧张到语无伦次甚至说不出话来,这种情况下,采访者要进行引导式提问,消除受访对象的心理或语言沟通障碍。如果受访对象比较外向亲和,或是自己的熟人,这种情况下采访可以进行较为深入的提问,言简意赅、切入要害。再如,采访者提问的内容过于敏感,可以采取婉转性提问方式,采取躲闪式方式,避开尖锐提问,巧妙化解采访双方之间的尴尬情况。

三、结语

民生新闻采访内容最为真实,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与危机,如何在民生新闻中更为有效地进行采访、吸引受众目光,将成为民生新闻最重要的环节,因此采访者要对民生新闻采访报道的原则有所认识与遵循,掌握民生新闻采访技巧,这样才能够使民生新闻最大程度地还原新闻的真实性,更好地服务党和人民,才能在新时代环境中做好党和人民群众的新闻传播事业。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采访者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探析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