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公信力问题探讨

2018-03-29 00:20王亚凡
传媒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公信力新闻媒体大众

王亚凡

(珠海广播电视台,广东 珠海 519000)

一、引言

我国的现代化新闻媒体发展其实是从新中国建国之后开始的,最开始时候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政府的政治宣传目的,极少有娱乐性,呈现新闻的载体渠道也是简单的报纸、电视和广播这三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让新闻媒体可以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同时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利用媒体进行商业活动,也让我国的新闻增添了更多生活化和文娱化的内容。新闻传播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形式,是一种将新闻作为特定的信息进行传播的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新闻活动在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新闻定义中提到的,新闻在社会人与人之间扮演者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角色,经济、文化、游览、教育、文娱等等诸多领域都需要新闻传播,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本着客观的态度,用专业的知识剖析社会现象,向公众展示最真实的事件情况,同时要肩负起公众的舆论导向职责。

二、影响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因素分析

我国的新闻媒体在近些年处于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无论是节目内容种类、表现形式、新闻评论的角度和及时性都让公众看到了新闻媒体行业的努力。但这样看似良好发展的态势下,有很多隐患性的问题也使得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影响,不得不积极面对。

(一)虚假新闻和低俗新闻

如今的社会市场,是一个供需关系的市场,新闻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存在与市场中的“供方”,在新闻节目选材和制作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市场的喜好和需求,迎合市场需求才能够保证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点击率,但是一味地迎合受众,忽略了作为新闻媒体的责任和职业道德,让新闻行业备受争议。“泛娱乐化”是如今这个社会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现象,不和否认的是“娱乐”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些新闻媒体将新闻事件中的文娱性无限的扩大化,原本简单的事件过程内容增加了很多的“人为悬念性”,甚至有些还存在杜撰内容的情况。例如我们常说的“头条党”也是此类低俗、虚假新闻的一员,利用夺人眼球的标题将人引入文章,但文章内容却和题目严重不符,甚至于不存在任何的新闻价值性。还有的新闻被网友评为“开头三张图,内容全靠编”,利用一些过往新闻事件中的图片,通过想象和杜撰编造出“新闻事件”。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不仅没能提高媒体的点击率,往往还会降低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

(二)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是指涉及新闻主体为了粉饰自身形象,遮掩自身丑行而以物质利益行贿新闻人员,让其帮助隐瞒自身不良行为。这也是一种新闻媒体的腐败行为,新闻媒体本身的责任就是为大众揭露社会现象,并且是以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进行评论,然而某些媒体在利益的趋势之下,不报道或者隐瞒性地报道一些恶性事件,企图混淆大众视听。

(三)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价值观导向引导

现在的很多新闻媒体需要通过商业化的活动和行为获得经济利益,这是一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是很多新闻媒体却迷失在利益的欲望中,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新闻媒体本该有的引导社会公众价值观走向的责任。我们在很多媒体节目中都能够看到大量“网红”脸的出现,如果媒体不断宣扬这一类人群的美貌,无形中告诉公众,这是一种正确的行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我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让公众崇尚自然美,而不是追求流水线一样的“网红”人造美。在这样有些不健康的舆论导向下,很多的年轻人倾家荡产整容,甚至有的在不正规医疗机构中出现了生命危险。

我们无法说这种社会现象的来源是哪里,但是能够确定的是,在这个从无到有,从正常化到病态化的变化过程中,新闻媒体无疑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每天我们能看到的新闻,都是在说某某明星年轻的面目、姣好的身材的等等,但是很少有过多的篇幅和文墨解释其美貌背后是因为锻炼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在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大众开始接受这种面目和身材标准就是“美”。每个人都拥有追求美的心和信念。大众在不全面的、不负责的新闻传播作用下,看到了所谓的美好结果,但不知其因,于是,通过各种极端的途径和方式以求接近这种“美”。

三、反转新闻的出现和存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提升,网络作为新闻媒体的载体愈发地呈现出它独有的优势,新闻资讯能够迅速地触达各类移动终端,新闻实时更新,且具有一定的评论、讨论性功能。但是有些媒体却为了追求绝对的新闻快速触达性忽略了一些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了新闻反转现象的发生。反转新闻映射出的是一些新闻媒体人对于工作职责的不重视,也是一种工作风气问题,很多反转新闻都是依靠道听途说和主观臆断来完成的,最后又因为事件情况的更新造成了反转新闻。

四、提高新闻媒体公信力的措施和策略

(一)逐步完善发稿和监管机制

在外部,也就是在社会中,需要创建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对新闻媒体的所有报道有绝对的监管和处罚权力,一旦出现虚假新闻等影响媒体公信力的情况出现,就要对该媒体进行处罚。新闻媒体在大众视角中拥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很多人会对新闻事件持相信态度,也希望通过新闻报道多了解一些社会发生的时事热点,如果新闻媒体的报道缺乏真实性,那么逐渐的这种信任度也就会降低。在新闻媒体内部需要严格把控发稿,所有的新闻必须保证其客观性和事件真实性。

(二)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和提升

这个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闻发生,社会大众拥有对事件真实情况知悉的权利,而新闻媒体也有客观报道真实事件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需求和工作要求下,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需要从自身开始做好自我约束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拒绝利诱,尊重职业道德,以专业的角度分析问题,对于事实真相进行复原,对新闻事件进行专业报道,多方面复原事件经过,深入剖析事件,运用理性思维去思考,传播社会正能量。

五、总结

社会舆论公开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新闻事件报道真实化是每个新闻媒体必须要坚守的职业操守。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了解社会热点事件,新闻媒体借助网络和信息化技术的力量扩大新闻的宣传,让社会公众的生活更加便利,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变化。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有信任感,新闻媒体也需要在公众面前建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公信力的建立不容易,同样的维护也不容易,在这个维护的过程中,新闻媒体人需要不断告诫自身,而社会需要不断监管新闻媒体。让更加有利于、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新闻题材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让新闻更加具有真实性,引导社会大众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面对每一件事情。

猜你喜欢
公信力新闻媒体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