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智库体系建设态势及政策建议

2018-03-29 06:11孙黎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智库咨询决策

孙黎明

(河北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现阶段,我国已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快速迈进,明确提出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进程,一个能够突出本国国情的科技智库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点课题.为此,分析研究科技智库体系的建设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1 国家科技智库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国家科技智库体系建设现状

1.1.1 对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依据

当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进程,这给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及科技创新治理社会参与机制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科学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智库体系的建设.

在科技创新深入发展的今天,国家在科技领域方面实施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目标.由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规避部分法律依据不足与缺乏法律授权的行政权;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行政权;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创新与强化监管职能,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体制构建现代化的监管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在市场上的干预程度,不要对市场主体有过于频繁的行政审批,节约市场主体运行过程中的行政成本,提高市场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活力.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已经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各领域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健全的科技决策体系、科技咨询体系、科技智库体系,广泛吸收所有科技智库机构与科技咨询机构的意见或者建议,并且在科技智库体系和科技咨询体系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从而促进各级政府、科学领域、社会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积极互动.再有,各科技智库机构严格遵循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全面掌握了解经济新常态在科技创新领域方面的新需求,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加快核心领域的成功改革,并且综合科学评估各类改革政策实际运转状况,为重大决策提供前提保障.

1.1.2 科技智库向多元化发展态势迈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强智库建设的重要性,由中办、国办联合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我国智库领域提供了新的转折点,调动了我国各个地区的智库建设积极性.

目前,国家科技智库逐步朝着多元化发展态势迈进,比如中科院从国家提出的高科技智库建设试点要求角度出发,将各关联力量结合到一起,全面优化整合跨机构团队,设置专门以任务导向为主的“小核心大网络”平台,确立具体的战略咨询目标,及时安排有关院士和专家针对核心决策咨询与学科发展战略开展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经常等.中国工程院安排布置了一批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实现了智库建设和院士队伍建设的同步进行;科技部明确强调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等专业机构对科技体系改革、科技发展及评估的决策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当前,各类科技智库都致力于人才选用、机构建设等环节任务,不仅创新了各类组织形式与运行管理方式,而且为各部门、各机构及各级地方政府实施的科技战略、规划、政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咨询依据.此外,各部门、各机构及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不同种类科技智库、智库联盟等建设力度,严格遵循智库规律与国家提出的智库要求,构建系统完善的治理结构,逐步朝着多元化发展态势迈进.

1.2 国家科技智库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基于需求侧的引导机制

无论是科技智库体系建设还是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建设都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比如将中科院确立为最高科技咨询机构,将中国工程院确立为工程科技领域中最高的咨询机构.然而从制度角度上看,还缺乏一套统一且切实可行的科技决策咨询机制,同时也没有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撑下科学明确决策体系和智库体系实际中应担负的职责权限,现行的社会参与机制不够健全.西方国家一般会从法定授权的渠道,设置层面多样化、渠道多样化的科技咨询系统,针对决策人员和智库、社会群体构建相互沟通交流机制,这样科技智库、政策构建人员、社会群体三方就会实施共享各自的咨询意见.纵观中国科技决策咨询与智库体系建设现状,还缺乏一套匹配的法律治理机制,科技智库急需要构建基于需求侧的引导机制.

1.2.2 基于供给侧的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科技智库所具备的基础能力及智库体系建设能力无法满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实际运转需求,也无法促进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预期的软实力目标实现.对于公共科技智库而言,主业主责泛化,实行的发展战略缺乏长远性和独立性;对于社会科技智库而言,不具备较强的基础能力和专业化程度,很少有机会参与决策咨询活动,而且忽视了制度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现阶段,实现最高等级智库已经成为国家的根本性目标,在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推动组织有效运行、强化过程控制与品牌管理等成为专业科技智库的首要任务.

2 推进国家科技智库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2.1 对智库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布局

当前,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已经成为了国家新型智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更是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核心工具之一.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侧重于整体重大问题的研究,在科技规律领域中侧重于对世界科技发展动态进行深入掌握和思考;加强评估与准确预测预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意义的政策建议.要想真正实现和落实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就必须注重以下内容:首先,促进科技智库向专业化、国际化及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在有效处理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外交等方面的核心问题基础上,建立健全一套具有专业化、国际化及网络化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并设置基于政策研究成果的集成化平台,为相关咨询者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其次,高度重视科技智库影响力基本要素,并重新设置要素组合;为了保证科技智库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应注重能力的不断提高、强化各类构成要素、科学设置要素组合,同时还要培养一批复合型专业人才,提高团队与合作网络的能力、优化各项基本功能、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制定现代化的组织运行模式、加强过程控制与品牌管理力度、扩大影响范围.

2.2 构建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的科技智库人员

科技智库直接体现了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教育、科技等各类隐性实力,对于科技智库而言,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就必须培养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的科技智库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阅历和政府经验,而且还要全面掌握了解经济学、人文学、哲学等各学科知识.实际工作中,除了正确梳理政策咨询、学术理论、经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能够及时找出存在的重大缺陷、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外规律,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之外,还应严格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国家政府与智库应营造积极向上的作业氛围,为智库人员的工作提供便捷.首先,聘请和培养一批专业的智库人才,共同努力实现完善可行的智库学科体系以及人才培养制度,不断壮大智库人才规模.其次,加强对智库人才的培训力度,设置相应的创新平台及服务保障机制,自由开展学术活动,科学引导智库人才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再有,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与收入分配机制,全方位鼓励和激励智库人才,注重人才管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与国际保持良好的交流关系,为智库人才提供大量出国深造的机会,邀请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智库学者到本国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帮助我国智库的国际地位提升.

2.3 强化科技智库基础能力

我国智库要想健康快速发展,满足智库建设的现代化需求,适应国际智库发展趋势,强化科技智库基础能力,就必须有一套完善有效的体制作为保障.具体应考虑以下几点:一,吸收西方国家的智库发展成功经验,并从本国实际发展需求角度出发,制定一套完善匹配的法律法规,为智库建设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加快智库国际化发展进程.二,确保资金的充足性,构建专业程度高的运营团队,提倡智库的自主研究和管理,推动智库健康有序发展.三,构建一套专门的基础保障体系,优化和完善智库的管理机制体制,这里涉及了专门的研究设施设备、健全调查体系、数据方法库等.四,构建完善的综合质量管理制度和基于智库选题、成果生产及发布的质量控制体系与评议体系,力争实现高品质的智库成果,从而确立良好的决策咨询品牌形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实现能够促进我国在国际上具有较强舆论控制权及软实力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制定在国际上影响力广泛的智库报告.

2.4 加强科技智库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

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应重视决策体系和智库体系之间的多元化沟通途径,通过以下几点对智库体制机制进行深化改革:首先,在需求侧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决策者不断强化自身的治理水平,确立决策咨询实际需求,创设有利于智库健康运行的环境,实现民主依法决策,决策者应向智库提出自己的根本需求,设置议论主题,提高智库的前瞻性.其次,在供给侧的基础上科学引导所有不同类型的智库不断增强自身的基础能力,实现供给的及时性、有效性,建立健全智库管理体制、合理扩大智库的发展规模,确保各智库之间竞争的有序性,引导智库实现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最后,加快构建政策咨询供方与需方相互沟通交流机制,决策者应和科技智库及咨询管理者多联系、多走动,构建有利于加快各科技强国发展的科技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智库体系在国家科技决策层面上的服务职能.

3 结论

当前,所有科技智库应配合协作共同加快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力度,致力于构建一套完善可行的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制,积极和各有关创新主体配合协作共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科技体制,向科技强国方向不断迈进,为国家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丁明磊,陈宝明.建设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智库体系的思路与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6.

〔2〕朱洪波,贺羽,马彦涛.科技智库建设:现状与对策[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

〔3〕贾品荣,伊彤.国家科技政策智库咨询能力建设的路径模式[J].情报杂志,2017.

〔4〕夏海波.中国科技智库的发展现状综述[J].人间,2016.

〔5〕张志强,苏娜.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

〔6〕冯长根.中国科技智库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姜天海.建成新时期的国家科技智库[J].科学新闻,2015.

〔8〕万劲波,李培楠.国家科技智库体系建设态势及政策建议[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

〔9〕肖婷.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助力科技创新发展[J].科协论坛,2017.

猜你喜欢
智库咨询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