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观念

2018-03-29 06:15彭昕陶涛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传播学

彭昕 陶涛 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

实证主义是一种以“实际验证”为中心的哲学思想,它的创立者是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实证主义是对形而上学哲学的批判和反对,它注重用科学方法研究和探寻事实的变化,追本溯源。

一、实证主义哲学的观点

实证主义又称实证论,中心论点是,要认识一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最关键的是观察事物,或者用感觉和经验。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开创了实证主义哲学,之后,又在迪尔凯姆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并随之发展出逻辑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等。实证科学是实证主义的根本基础,实证主义认为,尽管每个人的教育背景不一样,但他们验证感觉的经验和原则并没有过多差别。孔德认为,实证科学必须要建立在事实之上,它的确认性得到广泛认同,并且可以运用假说的手段把相关的所有事实关联起来。

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产生

研究社会现象,方法十分重要。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产生,与经验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联系紧密。

经验主义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发展的基础,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继承了经验主义的基本研究方式,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事物只能是现象学的东西。“实证”的意思就跟“现象”类似,是精确的、实实在在存在的。以现象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发起点一直是孔德和后来的实证主义者倡导的,实证主义者要求科学知识是可以“实证”的,同时,主张经验为先,而不是通过理性去感知和把握素材。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实证主义广泛运用。在方法应用上,很多社会学理论都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基础。“社会学之父”孔德就将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带入社会学研究之中,孔德认为对社会的研究可以采取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孔德所处的时代,社会秩序失范严重、理论思想混沌不堪,这也为孔德在克服社会失序、促进理性和道德回归中逐步形成的实证精神提供了时代背景。

三、实证主义的特征

实证主义起源于形而上学在19世纪走向困境而自然科学发展迅猛的特定时期,实证主义主张在客观分析人类活动中,总结出事物演化的规律。当然,实证主义哲学观经历了几代发展,观点也有一些变化,它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现象成为实证主义者的认识根源,并强调“实证”科学知识,注重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学认识中的作用。

二是,主张中立的价值观,并坚持从经验出发,实证主义认为经验上的实证之于科学理论十分重要,并且通过归纳现象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三是,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也就是说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以及自然科学的模式来建立社会学知识体系。

四、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

实证主义为社会学研究积累了很多方面的经验观察资料,其中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等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从而使得社会学成为有别于旧时代思辨社会哲学的一门实证学科。

传播学作为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诞生于二十世纪初,而当代主流的传播学研究则始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实证主义的思潮正在美国处于巅峰时期。实证主义在美国风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美国倡导经验主义的哲学,因为美国哲学是十分倡导实用主义的;二是,美国文化的主导精神是实用,即通过理论转化来服务于实际问题的研究;三是,研究工具尤其是电脑等辅助工具以及诸如SPSS等数据统计软件的普及,从而为研究过程当中的技术性操作提供了便利。

传播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定性研究是通过一种思辨方式、和解释性的研究,它的研究方式是观察事物和社会现象,最常见的定性分析法包括话语分析、文本分析、史料分析和符号互动等等。定量分析则是一种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它借鉴的是社会学的调查方法和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伐、内容分析法、以及控制实验法等。

无论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这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属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的传播理论研究,通常是研究人们在对某一个特定媒介,或者在对这个媒介的其中一个方面的使用而带来的主观体验中,所产生的一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不是存在假设性的关系。建立一种准确的测量技术,是这一研究的传统目标,正如有学者曾经指出,变量分析技术在对大众传播作用方面的社会事实和知识积累方面,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研究方法了。不管是实证研究还是统计分析以及内容分析,媒体以及它使用者的社会体验可以说是它的可操作性假设的前提,通过测量,可能的变化模型就能像事实上发生的那样得到证明。

猜你喜欢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传播学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美国逃奴案审判中的法律实证主义——以首席大法官莱缪尔·萧的判决为例
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数据与语境
——第十七届《哲学分析》论坛专题研讨之二
思 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