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努力为残疾人创造美好生活

2018-03-29 02:56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
福利中国 2018年1期
关键词:残联残疾人工作者

•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张海迪

2013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残联按照章程推进各项工作,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更大的改善。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权益保障、国际交流合作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这些成绩,为新时代开启残疾人事业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残疾人工作,首要任务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办好特殊教育”“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些内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中央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残联系统今后工作的要求,关键是怎样学好和落实好。我想重要的在于理解,当我们学懂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就会有正确的方向。心里装着人民,才能更好地、有效地做好工作设计,心里装着残疾人的苦与痛,才能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面对几百万贫困残疾人,我们要下决心走进千家万户,去帮扶,不是一时一事地帮,而是要推动建立最好的机制,让处在逆境中的残疾人尽快摆脱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残疾人工作作出了很多重要论述。总书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他还对残疾人脱贫攻坚、康复、残疾预防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各级党委、政府,残疾人组织和社会力量如何做好残疾人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功夫研究怎样做好工作。

加快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推动残疾人事业新发展

在残疾人实现小康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目前,全国各地有380多万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在贫困人口中的比例很高,因残致贫的问题比较突出。残疾人是精准脱贫的重点。党的十九大之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用专门一节明确要求“解决因残致贫问题”。下一步,必须做到精准识别、分类施策、有效帮扶,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要扶持参加生产劳动,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确实不具备劳动条件的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要通过落实最低生活保障、“两项补贴”、托养服务等,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从2016年到现在,通过两年的实践,“两项补贴”已经在全国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但是标准还比较低,很多地方“两项补贴”加起来,每月才100多元。因此,我们一定要争取提高标准,让残疾人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新的一年,我们还要重点研究怎样推动农村重度残疾人的托养照料问题。希望各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多想办法,做好底层设计,甚至一户一户地设计,精准地解决问题。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群众性,残疾人工作者要怀揣一颗火热的心,不辞辛苦,不怕困难,一个残疾人幸福了,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千千万万的残疾人都幸福。

我们要继续巩固特殊教育的基础,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让更多残疾孩子能够接受教育,还要大力推进融合教育,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帮助更多的残疾孩子进入普通学校读书,让他们拥有不受歧视的、快乐的童年。要做好残疾人工作,就必须加强残疾人大数据建设,这是加强残疾人事业科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不忘初心,坚定理想,建设合格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2018年,中国残联要落实好群团改革任务,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残疾人工作者要不忘初心,这个初心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创立和发展残疾人事业,而这个事业的初心就是,为千百万人减轻痛苦,活得有尊严,并且生命有意义。残联干部要成为残疾人的贴心人,这是对残疾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朴方同志一直要求残联干部队伍要密切和残疾人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年来,我不断地以这样的标准来审视和要求自己。我希望残疾人工作者要做一个高尚的、擎着火把为残疾人照亮生活道路的人。残疾人工作者要始终和残疾人心连心,能够感受残疾人的痛苦、体察残疾人的困难,要用温暖的人文情怀思考推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要用蘸了残疾人泪水的笔去书写残疾人工作的文件。残疾人工作者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情怀,要踏踏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

各级残联都要坚持党的好干部标准,把那些一腔热血,对残疾人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为人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选配到残疾人工作岗位上来,这里需要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好同志,他们能把残疾人当亲人,自己也能成为残疾人的贴心人。什么是贴心人?就是懂得残疾的痛苦和艰难处境。要特别重视选拔培养残疾人干部,增强残疾人组织的代表性,要培养年轻干部踏实工作,不是把残联当跳板。残联新老同志不能分你们我们,要记住,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残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要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我们要把残疾人的困难问题、愿望呼声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能办的事就抓紧办,不能办或者办不了的事就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

中国残联一定要研究怎样代表残疾人,残联的主席团、党组、执行理事会的组织架构,是朴方同志等老一代残疾人工作者创立残疾人事业以来,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组织形式。明年换届前,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落实这个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研究和落实它怎样更加紧密地与残疾人联系起来。残联的工作要面向基层,根植群众,而不能停留在机关化、行政化办公上,文件批得再多,还是和残疾人有距离。要摆正一个关系,认清方向和残联组织的性质。残疾人事业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做的是推动残疾人得到最实在的帮助,为党分忧,把党的温暖送到残疾人身边。

残疾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不要在机关闭门造车,去调研不要走马观花,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做官僚。一句话,关乎残疾人疾苦的事,要多做、快做,无关紧要、纸上谈兵、朝令夕改的事要少做或坚决不做。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今后,我们要建立残疾人群众的满意度测评制度,以此作为检验残联工作的重要标准。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面临着很多新挑战。我们要加强和改善调查研究,不断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本领。去基层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真实了解残疾人疾苦、科学决策、推动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还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2018年,结合“十三五”规划的中期检查评估,各级残联都要进万家门,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残疾人身边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多看看残疾人真实的生活状况、多听听残疾人真实的呼声愿望,看看我们离残疾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还有多大的差距,更好地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带领他们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好日子。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新一年要办好五件事

2018年,中国残联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履行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开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办好五件事。

一、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全力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希望全国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今后的几年,残疾人工作必须抓紧,如果残疾人不能像健全人一样拥有小康生活,就会影响全面小康的进程。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硬要求、硬任务。

二、要把残疾人康复放在第一位,还没有建立康复机构的,抓紧时间推动建设,已经建了的,特别是建好了的,要尽一切努力,赶快装修好,把设备利用好,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能用的一定要用上,不能让残疾人再等待,特别是抢救性康复更不能等。残疾人事业要做到康复优先,要继续推进建设中国康复大学,加快培养康复人才。

三、要加强融合教育的普及,没有条件办融合教育的地方,要办好特殊教育,要让特殊教育继续发挥作用。但新时代对残疾人事业要有新认识新要求,现在起,一定要加强融合教育,让更多孩子融入健康的孩子中间。小学、中学和大学,都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融合教育,要让残疾人在新时代成为有知识的人。

四、帮助更多残疾人创业和就业。希望2018年对就业保障金问题再进一步调研,要依法帮助残疾人体面地就业。就业保障金制度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在文件上批批改改就能完善的,而是要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实践,必须深入到企业、深入残疾人中去做调研,要有决心彻底地解决问题,让它成为国家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要制度。

五、加快建立残疾人托养机构,为残疾人解除后顾之忧。要尽一切努力,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的工作要有新气象,我们要有新作为。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残联这棵大树只有深深根植在残疾人当中,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在新的一年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残联残疾人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乌鲁木齐市残联“十三五”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残联在儿童自闭症康复服务中的职责研究
浅议残联业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