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及场区保护措施分析

2018-03-30 03:26边飞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波广播

边飞

摘 要:在广播发射中,天线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其应用情况直接决定着信号发射区域的范围,同时对于信号传播的质量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天线质量直接决定电台节目的清晰度与高效性。为了强化相关人员的认识,文章对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以及场区保护措施展开探究,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场区保护;广播质量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城市建设速度的提升,使得各种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城市之中,为中波广播的搜索效果产生了一些负面化的影响,所以,要想更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强化广播发射天线原理的研究工作,提出有效的场区保护措施,强化中波广播发射的整体质量。

1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在进行信号的发射时,所选择的主要是垂直振子单桅杆拉线天线铁塔的形式,这种构造不仅能够取得较为不错的绝缘效果,同时利用馈线,还可以对天调网络与铁塔底部进行连接。在地網上,可以敷设铜网结构,主要集中在铁塔的中心,其深度要保持在1 m左右的范围,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一些电流损耗问题,同时还可以对天线的辐射频率进行有效地增强。

1.1 天线高度

在中波广播发射的过程中,天线高度是影响天线效率、辐射功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圆形的强水平方向图,是中波天线应用中的常见辐射场,并且在研究中发现,天线的垂直方向,与其高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天线的高度保持在0.25~0.5波长范围内,这个时候的地面波服务区属于最大强场,在获得较强辐射效果的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高仰角辐射天波的干扰问题,可以取得最佳的信号传播效果。在选择上,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高度为140 m的铁塔,以及高度为75 m的定型塔来进行中波台的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所依据的主要是频段内容,使用75 m的定型塔,那么频段需要保持在1 000 kHz以上,使用140 m的铁塔,所应用的均是中低波段。

1.2 地网

地网是中波天线的另一个关键组成,其建设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对天线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在对信号进行发射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地网,以及周围的大地来执行工作内容,电流回路是在发射中波天线的过程中出现的,地网需要发挥的作用,主要就是将天线的底层圆心设定为中心,利用辐射状的形式,向四周进行信号传输。在地网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用铜导线和铜包线,并确保二者符合相关的应用规定。但是在进一步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土壤的导电率较低,其在地表传输的过程中,信号损失会呈现递增的状态,进而使中波天线的应用效率不断衰减,所以,在安装中波发射架的时候,可以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进行,并通过调研检测的方法,确定中波在土壤中的损失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安装电网导线数量的操作手段,进一步强化天线覆盖范围的辐射效率。

在地表电流通过循环操作回流到天线底部之后,其仍旧是辐射的状态,所以,一旦天线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后,其地网底部会产生比较强大的低电流,进而导致整个地电阻的增大,反之,当天线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底部的电流也会随之降低,低电阻也会越来越小。在建设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地网直径要保持在1个波长范围内,同时地网的建设,大约需要133 333 m2的场地,建设的同时,应该对科学发展观念的内容进行落实,协调各个部门的土地使用情况。最后,在中波天线的场区范围内,可以栽种一些形态低矮的植物,在强化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可以强化城市的绿化效果。

1.3 中波天线的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所使用的主要是垂直振子单桅杆拉天线,其采用的是底部铁塔绝缘,并且是利用馈线与天调网络,与铁塔的底部进行相互连接。在铁塔的底部,用高度为0.8 m的圆形架,在土壤中构建起呈现辐射状的铜网,即地网,其作用是降低大地电流的衰减,并对天线辐射的宽度、广度进行提升。单塔天线需要在底部安装馈电的垂直振子,将塔身作为其振子,利用绝缘拉绳、绝缘底座、钢桅杆和相关的地网构建,在水平范围内,尽管并不存在方向性的辐射问题,但是在垂直平面,且内部0°的角处,其辐射量可以达到最大,所以,天线、馈线和天调网络,以及地网中的各项指标,对天线的覆盖率、宽度以及使用效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1]。

2 中波广播发射场区保护措施

2.1 保护中波天线

对于那些建在中波天线范围内的楼房,其是否会对中波广播的发射带来影响,城市的规划部门,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并不是十分的清楚。在调查中发现,针对中波天线的保护内容,一方面,保护条例作出了相应的说明,另一方面,从中波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角度来进行说明,要求后续的楼房建设,应该尽可能远离天线。

首先,对于铁塔周边250 m的范围,管理人员不妨以起点仰角3°的距离范围进行高层楼房的建设,但是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由于中波广播波段的波长较长,且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绕射能力,其传播的距离较远,但是如果在靠近发射天线的附近区域,建设起一座高层建筑,那么将会对电磁波发出的辐射场型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当该高层建筑进入保护区后,建筑物会对电磁波的能量传输情况造成阻碍,弱化中波传输的绕射能力,并降低其有效的覆盖率,这时,工作人员不妨根据中波电波的传播形式,利用其地面波,借助菲涅尔区理论内容,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解释。通过以收发天线两点为交点的椭球空间区域,展开后续的研究内容。

其次,由于中波传输的距离相对较远,且椭球区的形状比较狭窄,可以将电波认为是沿地面传播的状态,电场在Y轴方向上可以等同于无变化的状态。在传播特性的分析上,主要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土壤导电情况、收发天线周边建筑物距离和建筑物尺寸等内容,在研究中,尤其要针对周边建筑物的情况,展开合理的计算与分析,根据相关的保护条例,可以得出建筑物与天线的距离要求是250 m,其起点仰角要以3°来进行计算[2]。

2.2 保护人身安全

在調查中发现,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场区,会带来一定的电磁污染,并对周边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天线250 m的范围可以被划分为波长为0.5λ的天线近场区,在这个区域内,电磁能量尚未构成辐射能,所以其不仅可以在电场、磁场间进行相互的转换,同时还可以与天线发射的场源进行相互转换,既有能够从天线部位发射出去的电磁能,同时也有电磁能可以回到天线场源,它们主要是由空间密集分布的电荷,以及高频电流感应所形成的强电场、强磁场,受电荷、高频电流等内容的控制。

在天线附近区域,会产生较强的电磁感应场,这个场被称之为是近区场,如果从电磁环境防护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个区域存在着较强的电磁污染问题,对人体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危险,所以,在相关规定中,这个区域内是禁止生活、工作的,并且国家的相关环境卫生指标中,也明确指出不能在强电磁波辐射环境中长期居住。在相关的规定中,对于中波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的规定氛围以下几个等级:一级标准属于是安全区,其容许的场强小于10 V/m;二级标准属于是中间区,其容许的场强小于25 V/m,在这个范围内生活、工作的人群,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在中间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工厂、机关的建造,但是不允许进行住宅、医院和学校的建设。

在对当前中小功率的中波发射台的配置情况进行了解后发现,安全区的计算公式,可以用的内容来表达,在公式中,E所代表的是安全区与发射区的距离;P所代表的是发射机功率;G所代表的是天线的增益情况;F代表的是地面衰减系数。根据公式内容可以分析出,对于居住地的选择,应该要尽可能远离发射塔,这样对居民身体造成的伤害才能更小[3]。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工作原理以及传播特性进行分析后了解到,这项技术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宣传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对于民众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相关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要正确处理中波广播传输覆盖与城市建设之间存的矛盾,结合城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保护民众正常生活为基础,帮助相关部门做好合理的规划,从根本上为城市建设以及广电发展预留相应的空间,对双方的基础利益作出切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宫艳峰.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与场区保护[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38.

[2]徐春熠.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与场区保护[J].西部广播电视,2015(2):163.

[3]李克林,李思思.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与场区保护[J].西部广播电视,2014(12):138,141.

猜你喜欢
中波广播
中波发射天线地网铺设制作与维护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防雷浅谈
关于中波广播发送技术与防雷技术的研究
关于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维护探析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维护措施探析
中波台数字卫星接收机原理及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