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模式的研究生、本科生一体化教育管理

2018-03-30 03:26王茜
文教资料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一体化本科生研究生

王茜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及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的革新,“研本一体化”成为实现研究生、本科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本文解读了研本互动模式下实施研本一体化教育管理的原因,介绍了以“五个一工程”为核心的一体化实践内容,并从搭建平台、加强监督、强化保障三方面提出了形成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 研究生 本科生 一体化 本研互动

作为社会人才培养金字塔顶层知识分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高知阶层的精神层次及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高度[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学生群体的日渐庞大,高教工作者应不断探索研本管理的创新模式,通过“一体化”管理,以研究生主动引领为主导,实现“双向驱动”,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

一、研本一体化项目实施原因

1.研本双向互动,针对性强,实现共促共赢。

本科生需求广泛、精力充沛,对学习、文体活动、实践、科研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但专业知识和生活阅历有限,更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急需高效有力的指导[2-4]。如果利用研究生作为本科生的“小导师”、“同伴”甚至是“合作者”,利用朋辈辅导的优势,加强本研二者之间的联系,则能大大提高本科生从“过来人”身上进行学习的热情。同时,研究生在指导过程中将使命感和荣誉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导人”和“育己”有机结合,督促研究生以身作则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5]。

2.研本资源共享,实效性好,浓郁文化氛围。

本研一体化管理能够体现其独特的管理优势:一是节约教学资源。以研究生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指导为例: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规划管理,研究生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从学校角度出发,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有效节约教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6]。二是可以资源共享。研究生办公室和本科生学生办公室可以打通合作,资源共享,以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研本社团为驱动[7],在团学、党建工作方面开展合作,拒绝人力、物力等资源重复利用,避免多而杂的活动给学生造成的疲劳,力争使各类活动精品化、规模化、纵深化、一体化发展,全员参与学院文化建设,形成全方位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氛围。

二、本研一体化的实践内容

通过研究生学长领航“五个一工程”项目,以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关键,为研究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发挥研究生对本科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研究生在参与育人的过程中加强自我教育,形成研本教育管理合力,实现“精准对接、携手并进、共同成长”。

1.参与文体活动——渐进齐行。

研究生日常生活常常局限于实验室,鲜有文体生活,本科生虽然第二课堂活动更丰富,但常常在组织协调能力上不如研究生经验丰富。如果在此类活动中研本生共同策划,在扩大举办规模的同时,就可大大提高活动效率。此外,由于研本学生学习特点的不同,相互之间的交沟机会较小,可通过联合举办活动“破冰”,熟悉彼此,为日后共同开展交流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可以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加强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沟通,双方共同探讨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和挑战,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成长。

2.开展“三涯”指导讲座——研师导路。

发挥研究生阅历优势,开展就业领航。遴选综合素质较高的研究生为本科生进行生涯、学涯、职涯指导讲座;邀请研究生为本科生做出国、出境交流分享报告会;邀请研究生为本科考研学生指导解惑、帮助本科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

3.开展学习经验研讨会——薪火相传。

切实发挥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优势,在专业学习、考研等方面为本科生指点迷津,实现双向提高。邀请优秀研究生与本科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抓住新生入学、毕业论文撰写等契机,通过本科生找学长学姐求教问学、研究生全方位传授方法,提高本科生的学习效率,增强研究生的荣誉感和参与感,共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导科创项目申报——以研助研。

研究生相较本科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有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科研素养,而本科生具有较高的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将研究生纳入科创指导体系,组建“研本”科研团队,依托研究生的科创优势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不仅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本科生加快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早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人才培养特别是科技创新工作一体化提供条件。

5.本研支部共建——结伴同心。

高校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关键而紧迫的重要任务。当代高校不论是针对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教育管理都应对党的建设工作保持高度重视[8]。可以通过本硕支部工作经验交流、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通过形成研究生党员与本科生党员结对的特色模式,党建带团建的特色模式,利用朋辈教育、榜样教育多种形式,形成学生间党建工作合力,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桥梁纽带作用,開创高校党建工作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三、本研一体化长效机制的形成策略

1.搭建平台,纵横结合。

以“学长领航”为核心,以“结对”、“共建”和“设置岗位”为驱动,为本科生配备相应的研究生小导师。选聘优秀研究生担任本科生助教、助理班主任、考研辅导师。以研本结对共建,共同组队的形式开展互动,在横向方面为“本研一体化”管理提供平台保障。同时,在思想、学习、科研、实践、就业、文体活动等纵向方面及时发挥“学长领航”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横纵向联动发展,形成“一体化”教育管理网络。

2.加强监督,注重实效。

本研一体化的长期有效运行,建立相应的选拔、培训、考核制度是关键所在。研本互动的核心在于“学长领航”,充分发挥优秀学长的榜样引领作用。首先,在选择研究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考查其科研学术水平,还要考虑其政治、心理等综合素质及组织、沟通能力。其次,要对选拔学生做好培训。通过系统指导,细化工作细则,提高优秀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建立全方位的考评机制,以本科生评价、研究生互评、学院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促进“研本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3.强化保障,完善机制。

要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树先立典,鼓励表现积极、成果显著的典型,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以线上、线下平台为依托,分享活动中优秀的经验,同时,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辅导员选聘、留校任教、本科生保研、硕博连读、就推荐业等方面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使学生充分迸发工作激情。

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紧密相连的两个组成成分。本科生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只有二者取长补短,齐头并进,实现教育合力和联动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双促双赢,为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高等创新型人才提供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凌云志,芮鸿岩.研本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长效机制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4(3):43-45.

[2]张宝,黄孟姣.基于协同创新的本研一体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8-29.

[3]吴厚庭,吴新菊.基于“研本互动”的大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7):61-63.

[4]沈霄,王雪,熊永翔.“本研一体化”与基层党建舆情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109-110.

[5]徐刚,陈勇.浅析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互补”[J].研究生教育研,2015(5):58-63.

[6]赵智,邓廿庆,崔勇.基于系统理论的“研究生——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互馈机制及实施策略[J].德育天地,2014(2):134-135.

[7]唐青,汪华丽.试论加强研本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J].许昌学院学报企业导报,2015(9):150-151.

[8]胡顺仁,赵红,郑大青,李双,刘伟,梁快,包明.地方高校本硕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8(12):246-247.

猜你喜欢
一体化本科生研究生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