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与“高级英语”教学实践

2018-03-30 03:26王月
文教资料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高级英语教学模式

王月

摘 要: 本文基于生态语言学,主要根据“豪根模式”对“高级英语”课程的生态教学模式进行探索。该模式主要关注语言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在生态教学模式中重点探索教师的定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材的使用、社会环境及评价体系。通过教学实践和实验研究,发现生态语言学视域下“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高级英语”课程 教学模式

一、引言

不同领域的研究似乎都更加重视天人合一,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新的交叉学科——生态语言学不断壮大并发展起来。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及现实生活脱节、教师和学生角色失衡、课内学习与课外语言实际运用脱离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将生态语言学的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探索基于生态语言学的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现以“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为例。

二、生态语言学

生态语言学是一个由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主要通过研究语言的生态因素和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黄国文,2016)。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豪根最早提出“语言生态学”的概念。他指出,“语言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其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学科。到20世纪90年代,生态语言学正式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1990年,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在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提出要把语言和语言研究看作生态问题的组成部分,在这次会议上正式确定了“Ecolinguistics”这一术语。在国内,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李国正发表了《生态语言系统说略》一文(李国正1987);其后,又有一些研究学者发表了这方面的文章,包括范俊军(2005)、王晋军(2007)、韩军(2013)、辛志英、黄国文(2013)等。随着其不断发展,生态语言学的基本观点逐渐渗透到二语习得领域,形成了生态化的外语教学观。

三、“高级英语”课程

“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这门课程一般在英语专业三年级开设,学生到了这个阶段,英语水平明显不同,学习目的更加清晰,专业课程明显增多,针对这些特点如何开展有效教学是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四、生态教学模式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生态语言学有两个研究模式:“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Fill,2001;范俊军,2005;韩军,2013),本文主要依据的是“豪根模式”。“豪根模式”认为,语言有自己的生态环境,所用语言的社会及所用语言之人的态度决定了语言生存环境。生态环境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语言发展就有了基本保障(黄国文,2016)。

(一)生态教学模式的建立

生态语言学中的“豪根模式”主要强调环境对语言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同理,要让学生学习的英语这种语言不断发展,需要提供语言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这样语言的发展才会有保障。在英语学习中,周围环境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的和谐发展能够促进英语的健康成长。基于生态语言学的生态教学模式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定位。教师的角色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的中心者转变为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及学生英语学习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需要从传统的对立关系转变为对话关系,力图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下主动地习得语言,而不是在外在压力下被动地学习语言。

其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不同,其英语发展的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本身英语发展水平的不同,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使具有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

再次,教材的使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因此,教师要将教材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以及与当今社会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力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又再次,社会环境。语言的快速成长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生态环境,因此教师需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学生需要从封闭的教室小课堂走出来,体验更加广阔的校园文化课堂,甚至可以尝试着走进社会大课堂之中,从而促进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最后,评价体系。学生的英语水平需要多元化发展、动态评价。多元化是由于学生英语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需要评价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性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不断发展的,最终实现语言的可持续发展;动态性是由于语言的发展具有起伏流动性,因此不能以静止的手段评价。

(二)教学实践的开展

英语教学的生态教学模式建立后,为了检测其有效性,将其应用于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基础课的“高级英语”教学中。在唐山某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中随机选取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在“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生态教学模式,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对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制定“高级英语”课程成长档案。成长档案包括两部分: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教师指导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中包括姓名、性别、兴趣、未来职业、专四成绩等。教师指导记录包括教师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学生分别进行的个别谈话与指导。在学期初,教师会对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单独访谈,目的是对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状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有初步的了解,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諧的师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今后的教学。在学期末,教师会对每个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和掌握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其次,设计完成“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教材中课文为单元进行安排设计,每课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教学步骤,其中教学步骤包括课堂安排、设计意图和活动方式。教师基于教材,但不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灵活、多样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再次,课堂内外相结合。教师除了安排好学生课堂上的活动外,还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课外活动,如观看英文电影、参加英语角、参加英语竞赛、开展seminar活动和进行社会调查等,鼓励和指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课堂之外,让学生真正自我感知语言水平不断提高。

最后,形成性评价。教师制定学生形成性评价表,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学生形成评价表包括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参加课堂讨论情况、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平时参加活动情况、平时测试情况、期末测试情况、学生评价情况、教师评价情况等一系列内容,根据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教师最终给予学生综合评价,并在期末与每个学生访谈,目的是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并在肯定学生语言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促进其语言更快提高。

(三)教学实验的实施

为了检测该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在选取实验班的同时,随机选取一个对照班,在对照班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英语水平测试,测试卷采用具有权威性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试卷。测試完毕后,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在学期末分别从实验班和对照班随机抽取学生各5名,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访谈。

(四)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将所搜集的数据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从分组描述统计量表可以看出,实验班在学期初的四级考试平均分为60.7333,而对照班在学期初的四级考试平均分为59.7667,可见从平均分看实验班比对照班多0.9667分。实验班在学期末的四级考试平均分为71.43333,而对照班在学期初的四级考试平均分为64.3333,从平均分上看,实验班比对照班多7.1000分。在独立样本检验表中,Levine齐性方差检验表明两个变量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05和0.012,都小于0.05,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两个变量上的方差是不等的,“学期初四级考试成绩”和“学期末四级考试成绩”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587和0.000,表明学期初的四级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而学期末的四级成绩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出现明显差异,而且实验班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水平测试之后,还从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抽取5名同学进行访谈,从访谈结果看,实验班的同学还是非常喜欢这种英语生态教学模式,而对照班同学则对以往教学模式表现出些许不满和厌倦。

五、结语

基于生态语言学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学系统内的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各要素之间协同共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特征,在生态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良好的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出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Fill, A..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Languag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M]. London: Continuum, 2001.

[2]Haugen, E.. The Ecology of Language[M]. Pal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3]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110-115.

[4]韩军.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4):107-112.

[5]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中国外语,2016(1):8-12.

[6]李国正.生态语言系统说略[J].语文导报,1987(10).

[7]辛志英,黄国文.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2013(3):7-10.

[8]王晋军.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53-57.

猜你喜欢
生态语言学高级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相关策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官场话语生态的形成过程考察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