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语培训机构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2018-03-30 03:26徐舟涟董敏芳
文教资料 2018年23期
关键词:苏州

徐舟涟 董敏芳

摘 要: 当前,苏州日语培训机构发展日益规范化、集团化,日企在职人士受训需求大。机构在教学特色和服务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对承受多方压力的高职日语专业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苏州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建设要依托地区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服务水平;创新校企合作,打响专业品牌。

关键词: 苏州 日语培训 高职日语

2010年之后,由于客观原因,高校日语教育发展势头趋缓。以江苏为例,2002年新增日语专业的高校最多,达到7所,2010年之后,每年平均只有0.67所,部分本科院校的日语专业新生数呈现下滑趋势[1]。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报考数不足导致日语专业撤并的消息不绝于耳。其中,苏州高职院校虽占据日企高地优势,在日语专业招生上却存在生源素质降低、招生规模缩小之虞。

高校日语专业与民办非学历日语培训机构作为日语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渠道,都为社会输送大批日语人才。在高校日语专业发展承受多方压力的当下,民办非学历日语培训机构积极转型,力求满足非日语专业学习者向复合型日语人才提升的需求,其对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偏失的灵活补位,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挑战。对日语培训机构的分析调研有助于高校在向培养“日语+α”应用型的人才转型过程中理解当前日语人才需求形势,进一步探索日语专业建设方向。

一、先行研究

关于日语培训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陈雨贤总结了偏离办学目的,追求经济效益;硬件设施不足;缺乏统一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四个问题[2]。王瑶指出,时下流行的培训套路大多以“师资专业化、培训实用化、服务多元化”为宗旨提高竞争力,不乏一些为追求经济利益,扰乱培训市场稳定的机构[3]。孔征则是通过对日语培训课程的考察,指出要调整目前日语培训教学内容,既让受训者掌握知识又对日语保持浓厚兴趣[4]。

王珏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了广州番禺区民营日语培训市场的需求[5],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不过考虑到苏州与广州的地区差异,可以说目前对苏州地区的日语培训市场仍有较大研究分析的空间。

可见前人关于日语培训机构的研究分析基本上集中在对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而且为数不多,从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建设角度探析的论文几乎没有。

二、苏州日语培训机构现状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苏州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吸引了日立、富士通等上千家日企至于苏州。作为在华日本人最多的城市之一,苏州日语氛围相对浓厚,日语人才需求旺盛,民办非学历日语培训机构也得到快速的发展。

本文结合苏州地方特点,通过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并调查走访1家具有代表性的日语培训机构以深入认识苏州市区日语培训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二)研究结果分析。

1.苏州市区日语培训机构概况

根据《苏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一览表(2016年12月)》,并结合相关信息,根据顾客熟悉度和人气度,将目前苏州市区主要人气日语培训机构汇总如下(表1)。

经查阅,在苏州市区范围内,以日语为唯一经营内容的培训机构仅有“樱花国际日语”1家。而以日语为主营业务的人气培训机构仅有5家,数量上大大少于英语培训机构的70余家。由此可见,虽然苏州日语培训机构从数量上说有一定规模,但英语作为大语种的优势在培训市场上仍然十分明显。

从日语课程设立时间看,5家人气机构均集中于2008年—2010年。这一时间段因而日语人才需求旺盛,日语培训市场火爆。而2010年之后,受大环境影响,几无新设机构,日语培训市场进入竞争整合阶段。

从办学地点看,5家机构的8个校区集中在姑苏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而苏州日企主要集中在园区和新区,日语培训机构的区域分布充分体现了服务行业的特性和苏州市区日企分布的格局。

如表1所示,除“IB早稻田”外,其他4家机构均属于多地连锁办学的集团公司。可见,日语培训从百花齐放、良莠不齐的阶段,逐渐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2.日语培训机构学习者

本节以某具有代表性的日语培训机构Y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Y机构2008年落户苏州,截至2018年,已在全国48个城市开设了180余家教学中心,形成全国最具规模、最有权威性和专业度的一家日语培训机构。

本文针对Y机构100名日语学习者的调查问卷显示(表2),在学习者中,日企在职人士和在校大学生占近八成。

关于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根据访谈了解,日企在职人士以适应岗位需求、获取证书谋求升职加薪为主;在校大学生动机较多样,以留学需要、对日本文化感兴趣、提升就业竞争力等为主;非日企在职人士多有职业发展方面的考虑;中小学生中受动漫等影响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较多。由此,根据上述不同动机,可知学习者对考证和基于行业的应用日语的培训等需求较大。

3.日语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及教学特色

关于日语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Y机构对于全职教师的招聘要求如下:

(1)日语专业,日语能力一级以上,有优秀的教学能力,有日语教学经验者优先;

(2)强烈的服务和市场意识,有团队合作精神,擅长人际沟通,观察和表达能力强;

(3)普通话标准,日语发音纯正

(4)敬业,主动,有亲和力,责任感,注意个人形象。

可见同高校不同的是,机构偏重考察教师的语言能力、教学水平、市场服务意识。这一点符合培训机构的市场定位。

在課程设置上,Y机构将日语学习由易到难分成12个级别,通过文法、词汇、发音、基础写作等课程的组合逐级提升学习者的日语水平。机构在教学模式上也开展了如下的有益探索。(1)动漫授课,即通过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景中引入动漫人物增强日语学习的趣味性和故事性。(2)文化体验,即通过举办各类日本文化讲座和文化体验活动使学习者全方位接触日本文化。(3)外教小班授课,即在12个级别进阶中,除假名和文法之外,其余的词汇、发音、写作等课程均由外教授课,且课堂学生数控制在4人以内。

4.日语培训机构的服务营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日语培训市场环境下,各机构更加重视营销策略的应用。

(1)提供附加服务。以Y机构为例,除了常规的培训前咨询服务、培训后服务追踪之外,还针对学习者开展JLPT日本语能力测试代报名、就业推荐等项目[6]。此外,机构承接日企委托的社内日语培训,面向非日语专业员工开展日语教育。这些附加项目的开展深化了同日企等的合作,对于机构的口碑起到了宣传作用。

(2)完善留学项目。除了日语培训之外,Y机构还根据市场形势,推出了日本特色游学、日本留学等项目,可定制包括语言学校、本科、硕士、专接本等多样留学方案,并协助办理升学材料、提供日本一站式生活服务等,形成该机构特色鲜明的品牌产品。

三、对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发展的启示

基于以上对苏州日语培训机构现状的调研,苏州地区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建设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可以积极开展以下尝试。

(一)依托苏州日企高地的区域优势,突出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教育,优化“日语+α”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是苏州外资重要的来源地,2013年—2017年间,苏州9.4%的实际利用外资来自日本,对各类相关学科的日语人才的需求一直较为旺盛。但是同时必须认清,市场需要的多是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培养的具有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近年来,不少高校陆续开设了商务日语、计算机日语等方向,然而在实际课程体系中,日语语言课程仍占主体地位,计算机、经贸等相关领域的课程所占比例达不到专业课程的要求。因此,要在减少部分语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提高应用型专业知识课程的比例。另外,通过开展校内外实训等引导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感受并养成职业素养。

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第一,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关键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日语的能力。第二,基于市场对JLPT日本语能力测试的高认可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教学目标与JLPT考点要求融合。第三,通过开展日本文化讲座、日本文化相关课题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日语人才。

(二)强化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师资优势,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全面提升教学服务水平。

相对日语培训机构而言,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教师大部分属于日语专业出身,学历层次更高、理论水平更强。但是,必须看到,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的是既精通日语又熟悉行业运用的“双师型”教师。强化师资优势就是一方面要让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一线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让经验丰富具备日语背景的专家人才以兼职教师等方式“走进来”,打造专兼融合的“双师型”团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服务营销上,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意识并不强,可以从专业相关考试代报名、就业服务指导等着手,增强学生的满意度。

(三)加强与日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专业的社会美誉度,打响专业品牌。

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苏州地区的高职日语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苏州区域优势,不断创新拓展与日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依托校企平台,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就业机会。通过同合作日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建立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有机会被合作企业留用,将直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

第二,充分发掘需求,开展员工日语培训合作,拓展合作范围。苏州日企对员工日语培训有很大需求。Y机构的所有参训者中有近四成出自知名日企的社内员工委托培训。高职日语教师可以挖掘企业的此类日语培训需求,从语言培训入手建立友好关系,进而逐步升级为校企合作关系,提升专业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游衣明,揭侠.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5年刊[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2-12.

[2]陈雨贤.日语培训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9):157-158.

[3]王瑶.浅析日语培训市场之现状[J].商业营销,2008(11):141.

[4]孔征.关于社会上的日語培训班的考察[D].长沙:湖南大学,2013.

[5]王珏.广州番禺区民营日语培训市场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2010(39):14-16.

[6]罗义明.华东区日语培训机构营销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基金项目:苏州市职业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苏州地区日语培训市场现状调查与研究”(SVU2015QN15)。

猜你喜欢
苏州
苏州洲际酒店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湾大剧院
参展“丝绸苏州2020”的思考与启示
园林之城——苏州
文艺苏州行
苏州大冢:十年磨一剑
苏州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