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藏式传统民居色彩构成模式的应用与推广★

2018-03-31 02:27刘书伶徐鹤齐
山西建筑 2018年7期
关键词:藏式民居藏族

刘书伶 徐鹤齐 王 丽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0)

藏式建筑在雪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形态,其中建筑的色彩表现是藏式建筑的一大特色。建筑用色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地域的自然特点和民族的传统文化。藏式建筑在其特有的高原环境和宗教等文化及人文特色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用色鲜亮明快为大基调的传统建筑色彩模式。因此,有必要将藏式建筑用色沿其文脉传承下去,通过对藏族传统民居色彩体系的研讨对当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创作以及为构建藏式建筑的地域性视觉体系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1 藏式色彩模式的内涵

藏族对颜色的理解和运用是建立在高原的自然环境条件、长期的游牧等生活习惯以及各种宗教长期影响的基础之上的。在颜色的运用方面,由于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雪域高原,空气稀薄,使太阳的辐射量较大,使藏民眼中的色彩饱和度和亮度都相对较高,激发了他们对颜色运用的启迪,从而形成对色彩的独特审美,所以追求一种强烈的对比、和谐鲜明的色彩,以表示对大自然的征服感,从而形成藏式民居建筑色彩的独特之处。

在藏族色彩体系当中,不同的色彩被赋予不同的象征内涵(见图1)。例如藏族的祖先是游牧民族,牧民在漫长的岁月和实际生活中对白色和红色有了不同的定义:白色是纯洁的象征;红色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这是藏式建筑中最早和最频繁用到的两种颜色。其他不同的颜色也根据宗教语义和文化内涵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藏族早期的建筑色彩受到苯教(藏族的传统宗教)的色彩崇拜的影响,这是早期藏民色彩文化的启蒙。公元七世纪左右,佛教传入中国,受地域性影响演变为藏传佛教。此后在苯教影响的基础上,色彩文化又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族建筑色彩体系。

2 藏式建筑色彩的表达方式

传统建筑色彩的形成由建筑材料和涂料共同完成。

首先是建筑的材质。在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下,建筑通常是就地取材,这也是藏式建筑的特色之一。在古代内地,建筑通常以砖、瓦、石灰作为砌筑材料,然而由于高原地区缺氧的自然环境,烧制砖瓦极其不易,因此建筑用当地土质材料“阿嘎”作为建筑主要材料,为藏族传统工艺中传承至今的壮举。因地制宜地挑选材料,既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又符合建筑的需要。因此藏式建筑的外表面肌理比较粗糙,颜色质朴,奠定了藏式建筑豪迈粗犷的特点。

对于藏式传统民居而言,其色彩的构成来源于天然的涂料(见图2)。建筑涂料来源于天然色土,经过碾磨、筛、滤后用水及一定胶料添置涂刷。一般白墙颜料用白土加水调制,还可加入牛奶、白面等增加其粘稠度。红色颜料是一种特殊的红土加水直接制成。这些涂料的运用除了审美要求以外,还被赋予了精神内涵,如白色代表着吉祥、安定、辞旧迎新,而朱红和深蓝既能保护木制,同时还可以驱邪。藏民通常用白色来粉墙体并配以花纹雕花,用红和蓝来涂木墙、柱、廊柱、额枋、斗拱柱头、碉顶等。藏民普遍用朱红、深蓝和白色涂料来粉刷在材质肌理之上,塑造出肌理感的色彩表达方式造就了藏族建筑粗犷、大气、豪迈、遒劲的高原风格。同时,藏族建筑特殊的建筑材料、施工方法使建筑呈现的色彩展现了高原的地域特色和地域环境。

藏式民居建筑色彩用作民居外墙(见图3)。一般来说传统藏民十分重视外观的造型和美观。将色彩用于建筑外墙是普遍的色彩表现手法。颜料的涂刷再配以山峰、花纹等不同的图案,将藏式民居装饰成为民族味道浓郁的艺术载体。比如在甘孜道孚县的民居,不同于其他的藏式建筑,常在木结构上涂以白、红、土黄等颜色,将正面露出的圆木都涂成白色,使建筑轮廓清晰而简约,具有更强的装饰效果。而在马尔康、巴丹或者小金,会看到极为相似的外墙装饰。外墙的下部装饰有日月或山形的标志,上方为三角形和水滴的形状。也有居民把整片外墙绘出雍宗图符和八宝吉祥的图案。这种装饰图案的运用明显可见是原始宗教的影响下,形成外观体现宗教价值观的外衍现象。将这种外墙色彩继续运用于如今的藏式传统民居当中,保留了传统地道藏式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藏式民居建筑,使其在地方建筑被现代化元素同化的大趋势下显得尤为珍贵。

3 藏族传统民居建筑色彩体系的运用

藏式传统民居建筑色彩在当代建筑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当地地域性或地标性建筑。例如西藏商会大厦设计方案,就将传统民居色彩与时代相融合,打造拉萨市标志性建筑物。但从色彩而言,商会大厦设计通过简约的墙面材料,强烈的色彩组合和丰富细致的装饰延续了藏式建筑质朴、粗犷与热烈的建筑文脉。尤其是色彩组合上采用了主导着藏式建筑的典型色彩:藏红、土黄和白色。以鲜明的色彩打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彰显了建筑的生命力。

将藏式传统民居建筑色彩元素运用到新民居的建设中去。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解决好和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保持地区文化的独特性,避免地域化、民族化、特异性的建筑色彩特点被同化或丧失等一系列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了解色彩元素的基础之上,根据表达的文化内涵选择合适的色彩装饰元素运用于新民居的小区、居住综合体当中,使藏族地区的新民居给予传统色彩可视化的说明。

将藏式传统民居色彩运用到特色主题民宿、茶馆等建筑设计当中。在城市发展迅猛的大都市中,一方保有传统特色的主题性服务建筑显得格外珍贵。它使人们在冷冰冰的现代化钢筋混凝土中依然能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带来的归属感,同时民族传统特色的风格也起到了继承推广民族文化的目的。例如在北京的潘家园,有一家叫“雅拉香波”的藏式茶艺馆,同时也是在拉萨雅鲁藏布大酒店的北京办事处,是一家传播藏文化的茶馆,为对西藏有特殊情节的客人提供服务平台。其门饰及室内设计也充分参照传统的色彩模式,将传统元素融入其中,制造出古色古香的艺术氛围,品一杯酥油茶,放下世俗枷锁,西藏仿佛近在咫尺。特色藏式主题民俗、茶馆作为一种文化承载体,打造了新时代下传统建筑色彩元素的一种存在的新形式。

建筑外墙的色彩元素也可以运用到民间民族手工艺的包装设计当中。藏式建筑装饰及配色历史文化较为复杂深厚,它所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的气息。运用藏式建筑图案和色彩可以解决当地手工艺包装设计中缺乏地域性特色的问题。藏式民居色彩不但很好的配合了手工艺品自身对文化输出以及情感烘托得目的,同时也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安多藏区藏香的包装为例,包装色彩以鲜明、古拙、深沉的自然美为主基调,配色大胆搭配,丰富绚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提高了藏香包装的重复使用性和收藏价值。既提升了使用附属价值,又体现了环保的设计理念,成为有内涵的包装设计典范。

4 结语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文化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而藏族民居色彩是藏族文化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备特殊的功效性,地域性和标识性,是表现建筑传统特色和地域性色彩环境的重要媒介,因此不可或缺,需要传承。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全球化的影响,藏族传统民居建筑色彩特点正被潮水般涌现出的新建筑群所淹没,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藏族传统民居色彩体系进行新的归纳和整理,将总结出的特点和理论成果应用到当代的地域建筑和艺术设计中,发展藏式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民族特色的色彩文化,为藏式传统建筑色彩对现代藏式建筑方面的用色以及当今建筑设计色彩运用提供借鉴启示。

参考文献:

[1]丁昶,刘加平.藏族建筑色彩体系特征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9(41):375-384.

[2]尹浩英.浅析藏式建筑中外墙的色彩应用[J].广西轻工业,2007(11):96-97.

[3]陈强.崇尚自然色与自然补色的藏族民间色彩运用[J].社科纵横,2007(22):125-130.

猜你喜欢
藏式民居藏族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藏式”年味:“洛萨扎西德勒!”
藏式佛珠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