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2018-03-31 03:07
山东绿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东营市自然保护区

2月2日是第22个世界湿地日,省林业厅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2018年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暨东营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启动仪式。

省林业厅厅长刘均刚,东营市政协主席陈泽浦、副市长韩利学共同启动宣传活动。

启动仪式上,东营市学生代表宣读了保护湿地的倡议书。与会人员参观了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博物馆。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一主题进一步凸显了湿地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湿地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发展思路,就是把湿地资源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刚性约束条件,把城镇化发展拉回到尊重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东营市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东营市的优势资源,是东营市的一张靓丽名片。特别是去年以来,东营市提出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并获国家认证,全市上下湿地保护管理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工作基础更加坚实。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山东省湿地保护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批准实施了《山东湿地保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山东省湿地保护“十三五”规划》,有力地推进了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7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获批“国际重要湿地”。建立湿地公园260多处,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68处、省级湿地公园136处,湿地公园数量和面积均居全国前列。

特别是2017年12月,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推进湿地由抢救性保护向全面保护转变,由粗放管理向高质量管理转变,由政府为主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变,确保湿地面积不萎缩、生态功能不退化、生物多样性不减少,为我省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标志着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湿地是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 要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提升森林、河流、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积累更多生态财富。开展“绿满齐鲁·美丽山东”造林行动,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带和湿地公园,这都为加强湿地恢复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探索湿地的财政事权划分和监管职责。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湿地生态状况等保护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体系。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建立退化湿地修复制度,明确湿地修复责任主体,多措并举恢复原有湿地,努力增加湿地面积,确保到2020年,全省湿地面积不低于2600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70%以上,让齐鲁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

黄河三角洲湿地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东营市自然保护区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协调行为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