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土地基病害种类及改良方法

2018-03-31 20:21张扬帆
四川水泥 2018年3期
关键词:密桩夯法盐渍

张扬帆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

0 引言

盐渍土是一种含有盐分的土,盐渍土是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我国盐渍土分布十分广泛,且不同地区的盐渍土工程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甚至同一地区也会有很大差异。盐渍土具有盐胀、溶陷和腐蚀性[1],对工程的危害不容忽视,盐渍土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工程地基,因此,必须对盐渍土地基填料进行改良处理。

1 盐渍土地基的病害种类

1.1 溶蚀

由溶蚀导致的地基破坏主要是由于土浸水后其中盐分溶解、流失等导致地基出现的湿陷、空洞等情况而导致的地基沉降,甚至坍陷等破坏现象[3]。具有溶陷性的盐渍土地基一旦浸水后,因土中的可溶盐的溶解,结构强度的丧失,使地基承载力下降并产生较大的沉降,不均匀的浸水产生不均匀的地基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开裂和破坏。此外,盐渍土地基溶陷变形的速度很快,例如在砂类盐渍土中,盐渍土浸水24h可导致地基基础沉降10cm左右,严重危害基础的结构稳定。

1.2 盐胀

盐渍土盐胀不同于一般膨胀土,膨胀土由高岭土、蒙脱石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土颗粒组成。而盐渍土是因为失水或因温度降低,导致的盐类结晶膨胀。盐胀现象容易出现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渍土地区,此外,若盐渍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而且在相应地层中,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大,则该地地下水位以上盐渍土土层具有明显的盐胀性[5]。

1.3 翻浆

翻浆指在严寒地区天气转暖时,基础下的冻土开始消融,从而使地基基础土层软化,在外力作用下造成地层表面破裂,泥浆等从裂缝中流出的现象。在干燥状态下,盐类呈从溶液中析出呈晶体状,使得地基有较强的地基承载力,但在湿润环境下,盐类又十分容易溶解,呈溶液状态后土的强度大大降低。另外,盐渍土的液塑限随其含盐量增高而降低,当盐渍土的达到液限时,其抗剪强度降低到几乎为零。

1.4 腐蚀

盐渍土中盐的腐蚀可以分为氯盐和硫酸盐的腐蚀。盐渍土中的氯离子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特别是钢铁会与氯离子发生电化学反应被腐蚀掉;而硫酸盐不仅对混凝土、块砖等的腐蚀作用很强,对金属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在盐渍土地区,腐蚀性对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有相当大的危害。

2 盐渍土地基的改良方法

2.1 结构加固法

2.1.1 强夯法

强夯法广泛用于软弱地基或特殊土地基,强夯法采用用一定质量的重锤从一定高度落下,利用巨大的冲击力产生的能量使土体瞬间受压,降低土的孔隙率,同时孔隙水含量及孔隙水压降低,使重锤下方受压的土层快速固结,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强夯法施工工艺简单、高效快速、方便快捷,是大多数软弱地基及特殊地基处理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2.1.2 浸水预溶法

浸水预溶法[2]是指对待处理地基用水预先浸润,在水渗透的过程中,盐渍土中的盐颗粒溶于水中,并渗流到深部的土层中,原土颗粒之间的结构及接触关系被易溶盐的溶解破坏了,在土自重压力下压密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浸水预溶法适用于地基土层厚度不大,且渗透系数较大的例如砂砾石土、粉质盐渍土。粘性盐渍土的渗透性较小,一般不能采用此方法进行地基处理。

2.1.3 挤密桩加固法

挤密桩法常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是指用冲击或震动的方法将圆柱形钢管打入软土地基,然后再拔出形成规则的孔洞,然后将素土、灰土、砂石、矿渣等填料回填夯实,与原地基形成复合地基。按照孔内填料的不同,可以将挤密桩分为灰土挤密桩、砂石挤密桩、水泥粉煤灰挤密桩(CFG桩)、夯实水泥土复合桩等[11]。

2.1.4 稳定土加固法

稳定土加固法的原理为通过盐渍土中离子交换,主要为钠离子与钙离子的交换,一般采用在盐渍土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或者水泥,拌合后压实养护后达到规定的要求。该方法可以用在缺少砂砾材料的地区,但由于材料的局限性,这种稳定土不适用于高等级建筑物地基处理[3,4]。

2.1.5 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在天然地基或土层中增加排水途径,通常在土层中设置竖向排水井或者塑料排水带,加速土的固结,缩短对土层的预压工期,使沉降提前完成,加速地基承载力的增长,一般情况下,地基承载力增长的速度会始终大于上部荷载的增长的速度。排水固结法一般用于饱和土地基和软弱土层地基,渗透性极低的土层,例如泥炭土等不适用,盐渍土地基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

2.2 水分隔断法

水分隔断法的实现方式可分提高地基高度和设置隔离层两种:提高地基的高度可以有效降低土层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从而减小地基冻胀和翻浆对地基的破坏和影响;设置毛细水隔断层的方式可以直接阻止毛细水的上升,从而减少盐分随毛细水上升对地基的造成破坏和影响。

2.3 去除盐分法

去除盐分法可按具体操作方法分为换填法和化学处理法。换填法是将地基范围内一定深度的不良土层清除,取而代之用质地坚硬、强度高、抗侵蚀性强的砂、碎石、矿渣等材料,分层压实形成良好的地基。化学处理法主要是针对硫酸盐,其原理是通过掺加化学药品,将土壤中易溶的硫酸盐转化为较难溶的硫酸盐,形成难容的硫酸盐之后,就难以对地基造成膨胀等其它不良影响。

3 结语

盐渍土地基病害是盐渍土地区建设工程的主要问题,上述分析从盐渍土的地基病害的种类入手,对现行的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做了比较。处置改良盐渍土地基,要根据当地地质条件、气象条件以及盐渍土的类型、性质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施工处理难易程度对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可将多种方法有机有机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徐攸在. 盐渍土地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李敬业. 用预浸水法处理盐渍土地基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1988(4).

[3]周永祥. 阎培渝等. 固化盐渍土的力学性能[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6(1):31-35.

[4]梁文泉. 土壤固化剂的性能及其固化机理研究[J].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95(6).

[5]周永祥. 阎培渝. 不同类烈盐渍土固化体的干缩与湿胀特性[J].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1):53-58

猜你喜欢
密桩夯法盐渍
盐渍土二次相变温度变化规律
盐渍池深度对渍菜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灰土挤密桩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研究
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水泥土挤密桩加固技术应用研究
试析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CFG桩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谈盐渍土地区建筑的地基处理设计
重夯法施工技术处理公路湿陷性黄土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