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生思想:时代背景与理论特质

2018-03-31 23:43郑功成
社会保障评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思想

郑功成

一、引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丰富内涵的博大精深思想体系,而习近平有关民生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这一体系浓墨重彩的篇章,基于这些论述所形成的习近平民生思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第4版。为主线,几乎涵盖了人民群众源自内心的各方面诉求,从而是让人民幸福的大民生观。从其内涵来看,习近平民生思想是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换言之,就是顺应人民群众伴随国家发展进步而不断升级的民生诉求,全方位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治、生态等方面的需要,促使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最终引领全体人民步入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其外延则是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不同层次与满足这种需要的供给形态的总和,既包括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两大类,也包含了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两个层次,其目标指向主要有教育、就业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消除贫困、健康、生态环境、民主与法治等。因此,习近平民生思想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真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科学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来解决中国发展中的民生问题,以什么样的方略与措施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对指导我国民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顾名思义,民生是指人民的生计与追求。从衣、食、住、行、教育、就业、环境、文化娱乐、旅游及相关服务等物质生活,到公平正义、民主政治、社会参与、发展机会、平等与尊严等更高层次追求,均可归入民生范畴,所反映的都是人民的诉求,折射的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可见,民生不只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内容,也是政治、法治、文化、生态建设的内容。当然,在不同的时代,民生会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不同的发展阶段,民生诉求也会有所差异;不同的制度安排,更会直接影响到民生发展的状态与进程。但总体而言,民生是伴随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不断升级的,解决了原有的民生问题,又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就越是扩展,其致因就越是复杂,而解决起来也就越来越需要智慧,这是一条难以逆转的客观规律。①郑功成:《“后改革开放时代”的民生问题》,载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页。本文系作者2004年9月23日在“人文视界”系列讲座上的开坛演讲。

民生好坏决定民心向背,民心向背决定国运昌衰,这是古今中外的一条公理。 遗憾的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解决好民生问题的朝代并不多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民生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伴随公有制下集体劳动、集体分配方式的建立和劳动保险、合作医疗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发展,国家发展成果直接惠及民生,亿万人民的命运才有了根本的好转,但因旧中国留下的积贫积弱局面和西方国家拼命封锁等原因,中国共产党虽然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却并未能够实现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预期目标。②郑功成:《“后改革开放时代”的民生问题》,载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页。本文系作者2004年9月23日在“人文视界”系列讲座上的开坛演讲。进入20世纪80年代,基于国内民生维艰的局面亟待改变和国际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困境并最终发生剧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邓小平通过采取渐进改革的策略,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并选择更有效率的市场经济手段,国民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民生也持续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共同贫穷被送进了历史,共同富裕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判断。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不仅表现在要求物质生活继续得到改善上,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在这样的条件下,加强对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研究,不仅能够为更好地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稳步提升民生质量,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而且可以更好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使民富国强的现代化目标早日实现,并为造福世界人民特别是改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二、 习近平民生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任何伟大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滋养其形成的伟大时代。习近平民生思想即是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和21世纪的全球发展背景下形成的。在这个发生巨变的时代,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走向强起来,世界则在加速全球化背景下经历着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这些巨变最终都会反映到国内民生上,并通过民生诉求的发展变化和满足民生诉求的制度安排等具体体现。因此,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有着国内巨变与世界巨变交叠在一起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进入了新时代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它构成了习近平民生思想产生与形成的国内背景。

确定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主要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广泛且强烈。

一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相应成就的基础上,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升,社会生产能力也在许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位,2017年人均GDP超过88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在全球500多种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GDP之比从1980年的28%下降到了2017年的7.9%;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14%提高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52%(其中户籍城镇化率为42.35%)。②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2018年2月28日。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6.52岁提高到了2017年的76.7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10743/201806/44e3cdfe11fa4c7f928c879d435b6a18.shtml,2018年6月12日。这些指标表明,中国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已经踏上快速现代化的新征途。然而,强国之所以称为强国,不仅表现在综合国力上,更表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发展质量上。在中国历史上,秦朝、隋朝均强大到不可一世,却都只历二世而亡;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王朝被中华儿女念兹在兹,更多地体现在民生富足上。在国际上,苏联也曾盛极一时,与美国并世称雄,但民生并不富足,最终于1989年走向解体;美国自二战以来称霸世界已70多年,迄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除了国力强盛,更表现在民生富足上,其中等收入群体构成了社会结构主体,即使遭遇经济危机,人民生活的富足程度也依然维持在很高水准上。日本、德国在20世纪上半叶均强大到妄想通过世界大战来重新瓜分世界,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盖因国力虽强却未被用于民生;只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两个国家才将国家发展的注意力聚焦到国内建设与民生发展上,从而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并迅速成为民生富足的一流国家。上述事实证明的一条普遍真理,就是强国必定富民,民生水准与发展质量是衡量强国的核心指标。因此,在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必然需要更加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这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新起点,决定了今日之民生绝非昨日之民生可以比拟,民生发展的高度不可能停滞在原有水准上,而是需要向高质量、全方位发展转化,进而需要更加科学的民生发展理念、民生发展战略指导,习近平民生思想正是顺应新时代新起点上中国民生发展新要求而产生的。

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即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取代以往的“物质文化需要”实质上是中国民生发展的质的升华。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程,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始于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其政治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人民日报》,1956年9月28日第1版。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一表述作了提炼,明确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 87/71588/4854598.html,1981年6月27日。此后一直坚持了这一表述,可见,社会主要矛盾的原有提法事实上已经持续了60多年。在这60多年特别是近40年间,各种民生指标均反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例如,中国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按照2010年价格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扶贫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同期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9亿,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1.82%。③《〈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发布》,《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8日第2版。截至2017年,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长,达到约4000美元;消费支出及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恩格尔系数下降到了29.3%。全国有9亿多人被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老年人群进入了人人享有养老金的时代;全民医保的目标基本实现,13亿多人有了基本医疗保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0%,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不仅如此,2017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18695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1416万辆;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02.5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全年国内游客达50亿人次,国内居民因私出境13582万人次,赴港澳台出境8698万人次。④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2018年2月28日。可见,改革开放前及初期呈现出来的发展不足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更是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然而,在肯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页。特别是在经历了近4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形下,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却逐年下降,基尼系数逐年走高且居高不下,表明离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还有相当差距。同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因此,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决定了国家发展必然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领域和重心上正在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追求的是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民生发展不能停留在已有的物质文化层次上,而是需要提升民生发展的目标与追求,即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切实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中国民生发展新目标的确立,决定了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新任务,迫切需要有新的科学理论指导。

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40年改革开放奠定的物质基础日益雄厚,民生在国家发展进步中持续得到大幅度改善,人民群众的诉求已经进入了全面升级转型阶段,这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需要党和政府全面妥善应对的挑战。只有全面妥善地应对好了民生升级的挑战,中国才能最终成为人民幸福的世界一流强国。正是在这样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民生思想才具有了特殊的时代意义,并为新时代中国民生发展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

(二)全球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也进入了一个大时代。“借助资本的自由流动与技术进步、信息化的强大驱动,全球化正在形塑着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③郑功成:《让共享成为一种信仰》,《群言》2017年第10期。其表现出来的是“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大变革势头不可阻挡,各种文化的、制度的、技术的文明在比较与鉴别中相互交融,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带来的是世界大格局的重构和全球治理时代的到来,最终将会实现人类文明发展的升华。在这个时代,资本以其活力充当了无可替代的驱动力量,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则构筑了跨界合作与深度融合的新式桥梁,全世界都在感受大时代带来的深刻影响。”④郑功成:《大时代需要大智慧》,《群言》2017年第1期。

近30年间,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变。伴随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易帜,中国自主选择改革开放和更有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且日益深入地融入当代世界经济体系,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局面不复存在。在冷战结束后,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成为东西方理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议题。在这一背景下,日裔美国人弗朗西斯·福山于1989年在美国保守主义期刊《国家利益》上发表“历史的终结?”,认为共产主义已经终结,人类社会发展只有一条路,这就是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⑤参见(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但在近40年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获得持续快速增长后,“历史的终结”也被宣告终结。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从美、苏两国主导到美国一强称雄后,正在走向多极化。

近30年间,世界经济版图已被改写,西方发达国家的绝对垄断地位被大幅度削弱。“中国、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融入全球化进程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以亿计人口的生存境况获得了极大改善,新富阶层在快速成长,西方国家的资本家们也赢得了巨大的财富增长与积累机会。”①郑功成:《让共享成为一种信仰》,《群言》2017年第10期。以中国为例,其GDP总值从2010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后,占世界GDP总量之比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提高到近15%;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贸易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三位,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领域遥遥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68页。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机会,其GDP总量已分居世界排名的第七、八位。这样的经济格局,不仅使曾经长期垄断世界经济话语权的西方七国集团黯然失色,亦带来了原有国际经济体系的不适应,2018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战就揭示了世界经济发展可能陷入新的动荡之中,国际贸易体系亦可能重构。

近30年间,“世界作为一个竞技场,并未像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的畅销书中所描绘的那样被‘抹平’,相反却迎来了更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与较量。长期以来只注重做大财富蛋糕而忽略同步分好财富蛋糕的取向,不仅没有缩小全球范围内的南北差距,而且扩大了一些国家的贫富差距,当今世界事实上进入了一个更加不平等的时代。”③郑功成:《让共享成为一种信仰》,《群言》2017年第10期。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通过对自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的财富分配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是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导致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剧,而自由市场经济并不能完全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其对近30年间的研究结论是全球贫富差距已经变得非常之大。④参见(法)托马斯·皮凯蒂著,巴曙松等译:《21世纪资本论》,中信出版社,2014年。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少国家受到影响,民生问题日显突出,社会思潮亦出现了巨大转折。

综上,尽管全球化带来了全球大发展,“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更加证明了全球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然而,英国公投“脱欧”,美国“特朗普现象”横空出世,一些西方大国出现保护主义倾向,许多国家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普通民众不满情绪蔓延乃至局部地区的极端主义,表明全球化进程中的分裂与分离主义也在日益显性化,所揭示的不仅是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不会受到普遍欢迎,而且预示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不会是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⑤郑功成:《大时代需要大智慧》,《群言》2017年第1期。因此,世界已经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与政治版图正在重构之中。

这样的国际背景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也日益严峻。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急剧上升,就像原本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平静花园里突然趟进了一头大象,周遭的不适应性反应异常明显,这使得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进而预示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并非易事。而解决好国内的民生问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疑是中国阔步世界舞台的必要且重要的条件。因此,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产生与形成,以及与之相关并普惠世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想,既得益于巨变时期的国际背景,也是对当代世界如何继续发展做出的科学理论回应。

三、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论特质

从本质上讲,习近平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生观,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生观的发展与创新。这种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中国与世界大变革的宏大背景,从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性。从内容上看,习近平民生思想集中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以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发展目的和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目标的价值取向,其理论特质集中体现在人民性、创新性、实践性与中国性上。

(一)人民性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民生思想更是集中地体现出了这一鲜明品格。因为人民中心论、人民主体论、人民至高无上论等政治宣示,反映的是根本政治立场,但最终均需要通过民生水平与民生质量以及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满足程度来具体展现。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前提下,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永远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并通过完备的制度安排来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共商共治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最终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人民性,不仅体现在其有关民生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与指示中,也体现在其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亲身实践中。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首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与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向全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宣言,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第4版。并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部署。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以首次当选国家主席的身份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同时强调,“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这一讲话实际上是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言的进一步阐述。

2012年12月29-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89页。在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②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求是》2016年第1期。习近平还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③中共云南省委:《让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小康社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求是》2015年第7期。这一系列针对民生特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讲话,揭示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透露出来的不只是底线思维,而是人民性的本色。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判者和最终裁判者。”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8页。“三个是否”和“一个最高”“一个最终”的提法,揭示了人民性的本质,而人民作为裁判者所给出的裁判,最终必然要以民生改善与民生发展进步的程度来作为基本依据。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页。同时要求“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4-45页。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的“初心和使命”“永远”“试金石”“至高无上”等字眼,并以浓墨重彩的篇幅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昭示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永在,同时也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精髓所在。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⑦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7页。“根本立场”“根本使命”“根本宗旨”进一步阐明了习近平民生思想的鲜明价值取向。

不仅如此,民生思想的人民性还体现在习近平的亲身实践中。1974年,21岁的习近平正担任生产大队(现在的村)党支部书记,“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是他最大的愿望。1982年,29岁的习近平正担任县委副书记,“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的标准让他一直铭刻在心。1990年,37岁的习近平正担任市委书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词句直抒了他的胸臆。①《习近平连任总书记后首次讲话传递哪些信息?》,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27/c_1121864266.htm,2017年10月27日。2012年,59岁的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此后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他一直践行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誓言,多次赴贫困地区调研,多次深入走访困难群众,全面推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国民教育、收入分配等各项惠及民生的政策出台。近5年应当是国家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最广、最多的5年,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迅速迈上新台阶的5年,它为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养料,也为中国民生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综上,人民性就是站在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上思考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这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本色,它与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生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民生观一脉相承,但更加适应新时代的民生发展要求,并在具体表述上更加全面、更加清晰。

(二)创新性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的民生观,其源头是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这种继承不是简单地集前人思想之大成,更不是机械地重复前人的表述,而是表现出了理论创新的勇气与智慧。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构筑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大厦

2500多年前,中国大思想家孔子描述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稍晚一些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撰写了《理想国》,中西方两位先哲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向往。而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发表名著《乌托邦》(全名为《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通过虚构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在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实行公有制,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因此,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②参见(英)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乌托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由于乌托邦无法变成现实,便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代名词,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富足的养分。

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人人平等、人人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但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家依靠剥削工人阶级并通过掠夺剩余价值野蛮地积累私人财富的时代,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着国家机器,绝不可能真正解决好民生问题,即使经过工人运动争取到的一点权益,也不过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用以麻痹工人阶级斗志的工具。因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对解决民生发展问题的主张,不外乎是通过革命或暴力的手段来消灭私有制,通过建立由人民掌握的国家机器和推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实行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采取按劳分配)等方式来达到所追求的社会目标。这种将注意力集中在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与通过重塑国家机器和制度以使人民幸福的设想最为直接,看似非常简捷,可以一劳永逸,但既往的历史事实证明,人类发展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曾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不久即遭到血腥镇压,只存在了短短的60天。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国家政权,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机器,国有化、公有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分配制度成为苏联开创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态的显著标识,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直接的示范效应与深远影响。苏联人民确曾一度享受到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发展的速度与程度一度使苏联与美国并世称雄,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苏联最终还是在1989年走向解体了。这所揭示的一个深刻教训,是苏联虽然国力强大,但基本民生改善却不足,更遑论高级民生诉求的满足,执政党逐渐不再被人民认同;所证明的一个深刻道理,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然王国飞跃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即使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也不可能解决脱胎于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因此,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并未形成过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在中国,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全国全军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一思想的灵魂,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保证。但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是积贫积弱并受到西方国家全面封锁的时代,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通过国有化运动和建立“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态(在城镇是国家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在乡村则是集体所有制)来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成为唯一选项,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与剥削的命运,人民成了当家作主的主人,但还是因发展不足和缺乏效率而未能让全体人民过上预期的幸福生活,民生因国家发展的历史局限性而改善缓慢。可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与毛泽东均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全人类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为目标,对民生问题的解决与发展的设想均是建立在单纯的公有制基础之上并内化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从而并未形成过专门、系统的民生思想。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后,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追求没有变,但由于共同贫穷的局面亟待打破,共同富裕不可能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来,国家发展所奉行的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持续做大“蛋糕”(经济增长量)作为评价国家或地区发展进步的核心指标,一段时期内甚至走到了“唯GDP增长论英雄”的境地,效率优先成为基本的政策取向,经济结构从国有经济一统天下走向了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并存发展的多元化格局,社会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社会结构则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一时期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民生观,主要是通过持续做大国民经济财富“蛋糕”来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政策亦多集中在增量改革和增量分配上,如何通过分好“蛋糕”来更好地保障与改善民生的议题虽在进入本世纪后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并未放到国家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党的十八大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同样未能够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继承前人的成果,首创了科学、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这一思想还在发展中,并且必定会走向更加完备,但已有论述直面中国现实民生问题,立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确实已经为全面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和不断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了科学的答案,包括民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发展理念、发展方略和解决民生领域重大问题的重大举措,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等,都在习近平关于民生的系列论述中得到了全面反映,从而构筑起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大厦,这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2.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生观的质的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指导国家相关制度安排和民生发展的具体实践。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确立,劳动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五保制度以及一系列针对弱势群体的援助性政策,使亿万人民的基本生计问题得到了保障,特别是城乡孤寡残幼等弱势群体事实上得到了与当时相适应的照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初步体现。但限于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一大二公”体制和羸弱的国力等原因,毛泽东思想中不可能提出系统解决中国民生发展问题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在谈到民生问题时,更多的是从政治立场上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①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他提出的民生发展基本方略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让先富帮后富,终至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还对解决一些具体的民生问题做出过指示,但这些表述主要是集中在经济民生上,且主要集中在将社会财富蛋糕快速做大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③参见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同时也对具体民生问题及相关制度安排发表过多篇讲话,如1998年中央着力推出社会保障领域的“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重大政策,即是解决当时突出的社会保障问题的重大对策。因此,江泽民有关民生的表述从经济民生扩展到了相关制度建设上,但并未超出继续追求做大社会财富蛋糕而忽略更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蛋糕的思维定势。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他强调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①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他在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指出,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②参见《把共建共享贯穿和谐社会建设全过程》,《法制日报》,2007年3月10日。科学发展观与共建共享理论的提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直面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问题,开始认真思考“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等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亦将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但仍然未能够提出切实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促进社会公正的相关理念与可行方案,依靠增量改革仍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思路。因此,一方面是GDP在快速增长,财政收入也在快速增长,而另一方面是基尼系数不断走高且居高不下,人民生活在普遍改善的同时亦存在着令人不安的诸多后顾之忧。可见,从抽象的社会主义本质到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向民生的内容日益丰富,但更多的还是聚焦当时当地的现实民生问题并集中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以及只求通过增量解决问题等进行表述。③在2003—2013年间,本文作者曾多次参与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和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主持召开的有关收入分配改革座谈会,系统提出过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应当是对现实利益格局的大调整,而要真正扭转贫富分化,就要摒弃做大蛋糕便会自动解决一切问题的思维定式。建议尽快确立收入分配改革的两个基本要点:即改革不应只注重增量式改革,更要重视存量结构性改革;改革不仅要针对眼前紧迫的问题改,还要想办法向居民输送长远、稳定的预期。特别强调过要在目标清晰的条件下对初次分配采取中医疗法、对再分配采取西医疗法,同时鼓励慈善公益捐献第三次分配。这些观点引起过高度重视,但只在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得到了体现。故此,党的十八大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并没有真正形成过系统的包括民生发展先进理念、完整思路及相互协同的制度安排方略等在内的民生思想。

在理论建构滞后的情形下,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指导思想和鼓励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本政策取向得以长期奉行,它既使国民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得到了普遍性的大幅度改善,也带来了社会财富分配格局日益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不同群体利益失衡格局呈现出固化现象;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甚至以牺牲环境和子孙利益为代价;包括养老服务、儿童服务等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不能令人放心,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等。所有这些,均减损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也降低了幸福感,从而表明一味做大社会财富“蛋糕”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更不等于可以自动分好“蛋糕”。④郑功成:《“分好蛋糕”与“做大蛋糕”同样重要——郑功成谈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职业》2005年第5期。当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存在的差距与失衡,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及其不利影响,表明长期以来未能做到分好“蛋糕”最终是不利于促使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⑤参见郑功成:《分好“蛋糕”有利于更好地做大“蛋糕”》,《中国信息报》,2010年4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民生问题的复杂性,“‘文化大革命’的失败以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已经证明,只有美好的愿望和主观能动性的巨大努力,中国社会不可能简单地跨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卡夫丁峡谷’,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时期。”①王杰:《乡愁乌托邦:乌托邦的中国形式及其审美表达》,《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1期。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民生诉求多样化以及发展中的差距、失衡、不协调等交织在一起,民生问题与民生发展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方略、新思路、新对策,既无法解决好现实中不断升级的民生问题,也无法谋划好未来的民生发展,从而也无法为全体人民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因此,中国的民生发展需要有全新的理论指引。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习近平基于对中国民生问题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提出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与发展民生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方略、新思路、新对策。他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是对以往长期强调要坚持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重大调整,从根本上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也首次理顺了经济建设与民生发展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他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②习近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62页。实质性地明确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是党和政府永远的核心使命。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一样,习近平也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是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但他赋予了新的内涵,是共建共享共商共治的共同富裕之路,是满足全体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超越物质文化需要)的发展之路,也是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民生发展之路。在民生发展方略上,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它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现实民生问题和促进民生发展的根本方略。在这一根本方略指导下,他强调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就业、安全生产、教育、社会治安、社会保障、住房以及对困难群众的扶助等;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并将之视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等。同时,在十九大报告中,他还明确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2页。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4页。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9页。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4页。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9页。所有这些表述,均反映了习近平民生思想超越了物质需求层面,是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民主政治、公正司法、先进文化、优良环境、参与社会治理等需要在内的民生思想。

不仅如此,习近平民生思想还系统地提出了解决现实民生问题和民生发展问题的发展思路和对策。例如,他提出并亲自推动的精准扶贫思路与对策,已经实践证明是消除农村区域贫困与绝对贫困现象的良方。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发展思路,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良方。他还阐述了社会保障发展的核心思路,是“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7页。

上述民生发展新理念、新方略、新思路、新举措的提出,不仅完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建构,而且为解决中国新时代的民生发展问题和引领全体人民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三)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页。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来自实践、经过实践检验并能够指导成功实践的理论,才能称得上是真理性认识。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其思想与理论无一不是基于实践又超越实践并用以指导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成为能够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的奥秘所在。例如,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法国及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更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当时德国、英国等的深入考察,是实践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养分,并用以指导了巴黎公社运动,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指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虽然巴黎公社运动只存在了60天,苏联最终被解体,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确实得到了验证。毛泽东基于旧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侮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积贫积弱局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使“东亚病夫”成了站起来的东方社会主义大国。邓小平基于生产力发展落后和民生艰辛的困境,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经过江泽民、胡锦涛的发展,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并快速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引。习近平民生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的实践性传统。

习近平民生思想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是中国发展实践中的民生问题与民生诉求的发展促使其思考的结果。7年下乡经历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25年主政县、市(地区)、省时高度关注民生疾苦,到2007年进入党中央决策层参与最高决策,再到2012年出任全国最高领导人主导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习近平坚持的是党的群众路线与深入调查传统。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走遍了全国14个成片贫困地区,走访过许多困难群众。40多年的实践经历不仅为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产生与形成积累了异常丰富的素材,而且滋养了习近平深厚的民生情怀;不仅使习近平深切地感受了民间疾苦与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而且使他在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新理念、新方略、新思路与新对策时具有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公正价值取向,同时还具有立足全局与长远来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与发展民生的战略高度。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实践性,还具体表现在对现实民生问题的解决思路与举措上。例如,针对农村贫困问题,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新思路并明确阐述了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对如何解除全体人民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习近平系统提出了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和建设健康中国、美国中国的总体思路并事实上做了原则性的顶层设计;对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习近平系统提出了全面应对、积极应对、综合应对等“六个应对”的基本思路,为中国特色的养老政策体系构架提供了符合国情的理论依据;对如何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习近平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新理念,这对于矫正以往将住宅异化成为投资品、投机品的现象和抑制房地产泡沫,以及理顺我国的住房供给体制,无疑具有正本清源的效果。习近平还对教育、就业、环境、安全等关乎民生的领域提出了许多具有自身特质的新思路、新举措。所有这些,都在近几年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民生政策出台及相关立法中得到了日益充分的体现,并事实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可见,习近平民生思想是基于新时代民生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导向,并以解决这些民生问题和不断发展民生为出发点与归宿的。近5年我国一大批惠民政策出台,过去的许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已经证明这一思想的科学性。因此,习近平民生思想是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用以指导成功实践的民生思想,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本路径。

当然,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人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也就永无止境。”①习近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页。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正在日益增长,中国的民生发展实践在以全面升级和更加复杂的形态呈现,习近平民生思想也必定继续发展。

(四)中国性

习近平民生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中国元素与中国智慧,打上的是深厚的中国烙印。

一方面,习近平民生思想是基于解决中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和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思考的理论结晶。其立足点是现实中国的民生问题,包括贫困问题、儿童保育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疾病医疗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发展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权利、司法公正、社会治理等的追求,其出发点与归宿均是为了解决好中国的民生发展问题以及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它必然深深地植根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土壤中,并用以指导未来中国民生的长远发展。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又是土地广袤、多民族结构、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区域广阔、多民族性、人口众多以及由于自然、历史形成的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再加上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又使中国民生问题具有了复杂性,解决起来也更加需要中国智慧。

习近平民生思想正是在这样的国家背景与时代背景下,通过自身在中国土地上数十年来的实践经历,从一地之民生问题的思考到全国民生发展的思考,从单项民生问题的思考到如何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走过的是一个植根中国的思考与探索过程。因此,他提出的民生发展理念、发展方略、发展思路与发展举措,无一不是直面中国的现实民生问题与民生发展问题,并越来越多地体现到国家制度安排与政策体系中,经过了或正在经历着中国民生发展实践的检验。

另一方面,习近平民生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富含传统治国理政的元素。他在不同场合提到孔子的大同社会论,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推崇,以及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等,都饱含传统文化的因素。例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自2000年中国进入老年社会后,人们讨论的焦点是社会化养老问题,这是来自西方的概念,也是以机构养老为主体的养老方式。中国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亦以发展机构养老事业为重点,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是养老机构及床位发展很快,另一方面是与老年人数量相比应当十分紧张的床位却大量闲置,所反映的除了养老机构自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老年人并不喜欢与陌生老年人以集体生活的方式来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而习近平提出的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一体化,实质上是将现代化的西方机构养老方式和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城乡社区邻里互助养老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对中国人的真正了解与理解,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它应当是应对中国老龄化和使中国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由于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多样化,以及人口高流动性使熟人社区变成陌生人社区,只有传统的家庭孝老与社区敬老方式已经无法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但如果忽略家庭孝老与社区敬老的传统方式,绝大多数老年人可能在失望中度过自己的晚年,因为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一代一代人的经验积累及选择偏好,就是希望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与亲近的人一起度过人生最后阶段。因此,养老、孝老、敬老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理念就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科学养老保障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的养老保障特别是养老服务政策将更加尊重中国老年人的意愿,更加尊重家庭、重视社区,进而提供更加符合中国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服务保障。类似这样的例子,在习近平有关民生的表述中不乏罕见,所展现的即是人类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性与中国传统性、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最为可贵并能够用以指导中国民生发展实践的正是这种思想的中国性。

综上,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中国性,既体现在对5000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更体现在对现实中国的深刻了解以及对未来中国发展的深刻把握上,同时并不排斥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民生观推进到了一个全新境界。

尽管习近平民生思想立足于解决中国现实民生问题与民生发展问题,但它秉持的现代理念和中国智慧对当今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解决好自己的民生问题显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四、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意义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重要意义,是由其理论特质决定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具体呈现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形成无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还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习近平民生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要落实到服务全体人民、造福全体人民的飞跃。前已述及,孔子、柏拉图、莫尔等先贤描绘的大同社会、理想国、乌托邦,代表的只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空想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但马克思指望通过革命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进而一蹴而就地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来解决一切民生问题,显然忽视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复杂性,这就是面对今天的民生发展问题,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毛泽东思想中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原因。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伊始,就提出了符合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期盼的“中国梦”概念,并明确指出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①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在习近平民生思想中,他坚守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典论述和毛泽东思想中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政治立场,也吸收了他们关乎民生的许多有益养分,但针对现实民生问题与未来民生发展问题,习近平民生思想以它的先进性、完整性、系统性论述和十分丰富的内涵,完全可以自成体系。它不仅与中国新时代和当今世界大变革时代高度契合,而且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首创性,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构成了直接造福人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内涵,进而使科学社会主义造福人民、追求大同的理想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自此以后,由先进的民生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方略与重大举措构成的习近平民生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期指导中国富民强国和未来民生发展的伟大实践。

第二,习近平民生思想更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谛,但如果没有直面现实民生问题并形成最贴近人民群众需要的先进的民生思想,为人民谋幸福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在国家发展实践中出现偏差。因为崇高社会理想的实现,最终都要取决于能否全面、及时地回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取决于现实社会中的具体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取决于能否顺应民生诉求不断升级和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形成,使其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社会建设思想、生态文明思想等更加清晰、更加具体地聚焦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民生保障改善与不断发展上,从而更加突出且具体地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进而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变成了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感受与亲身体验的理论指引。习近平民生思想的这一突出特点,使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据了非常独特的地位,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定应当高度重视其民生思想的研究。

第三,习近平民生思想为指导中国的民生发展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也必定对当今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但同时也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2页。一个“转化”和两个“没有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认清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只有科学地把握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民生思想。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尽管经过近70年来特别是近40年来的发展,中国人民在走过了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后,进入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民生水平与民生质量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多种民生诉求还未能够得到充分满足,正在升级的民生新诉求更是需要加快民生发展步伐才能得到满足。而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形成,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包括理念、目标、行动方案在内的强大理论指引,只要将这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到有关民生的制度安排与国家发展行动之中,就必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效。另一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中国自身的成功实践亦会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发展提供借鉴。例如,在反贫困方面,近几年来中国的成就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精准扶贫做法引起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兴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官员前来中国学习取经即表明中国的反贫困经验是能够给其带来有益启示的。2016年11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表彰中国近年来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亦表明近几年来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②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这些成就的取得,均离不开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指引。不仅如此,在系统提出针对国内民生发展的思想的同时,习近平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这一设想放眼世界,立足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但其核心仍然是要造福各国人民,从而是习近平民生思想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因此,习近平民生思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孕育的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