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

2018-03-31 07:19曹建玲杨先凯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6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疗效

曹建玲 杨先凯

【摘要】目的 探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8例,隨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的治疗方法,进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更好,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6..02

在医学临床实践中,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病症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常,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主要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基于常规治疗方式,患者需要通过皮下注射方法,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而且患者不能精确掌握注射的剂量,易引起低血糖等并发症问题。同时,如果用量过大,则对患者的治疗康复有不良影响。所以,通过新方式而应用胰岛素治疗是重要的。当前,胰岛素泵是新型胰岛素给药方法,为探究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疗效,作者在本文中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法,男15例,女9例,年龄43~72岁,平均(61.72±2.16)岁,患病时间1~28年,平均(11.35±3.42)年。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的治疗方法,男17例,女7例,年龄42~74岁,平均(60.93±2.59)岁,患病时间1~29年,平均(10.84±3.15)年。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看,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24例患者通过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法而治疗。在每日三餐之前的15分钟进行短效胰岛素的注射,睡前进行中效胰岛素的注射,并根据患者自身的血糖水平而合理调整胰岛素的剂量[1]。

1.2.2 观察组

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胰岛素泵型号DANA DiabecareⅡS,泵内装胰岛素,以每日总量的二分之一为基础剂量,24小时泵入方式,剩余的二分之一胰岛素在每日三餐之前进行治疗,分别使用20%、15%和15%的剂量治疗[2]。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两组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分别进行空腹时、早餐后2 h时、晚餐后2 h时的血糖值测量,并与治疗之前同时段的血糖值进行对比。

(2)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

(3)患者治疗疗效。显效: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血糖达到标准水平,无低血糖等问题发生;有效: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有明显降低,但并未达到标准水平;无效: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治疗之前相差无几,甚至更低水平。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通过对4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后,观察组2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2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均发生较大的变化,进而糖尿病发病率与日俱增。所谓的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对胰岛素分泌产生不良影响,造成血糖上升而致病[3]。所以,在关于糖尿病的医学临床治疗实践中,以控制或降低血糖指标为主要治疗方法。患者如果患有糖尿病,主要表现在饮水量和进食量增加,排尿少、体重有明显减轻,有诸多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能形成尿毒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

在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过程中,主要通过短效、中效的胰岛素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虽然能够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但患者在反复皮下注射时,可能出现皮下硬块、局部感染等并发症[5]。另外,在该治疗中,患者不能对胰岛素用量加以精确的掌握,或者药效不能完全吸收,或者出现低血糖等风险。因此,研究新型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式,成为医学临床实践中的一大课题。胰岛素泵应用于糖尿病治疗中,可能对正常胰岛素的分泌模式进行模拟,进而为患者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基础胰岛素量,在患者餐前,应给予更多一些负荷量的胰岛素输入,以维持肝糖输出,充分发挥人体胰岛素对患者血糖的控制功能。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时,通常1~2周的时间,患者血糖水平能够达标,但在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感染的问题,应3~5天更换输注部位[6]。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4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皮下注射治疗法,给予观察组患者以胰岛素泵的治疗法,进而对两种方法下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中,可对胰岛素泵的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7]。

参考文献

[1] 阿曼古丽·艾再孜.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3):8473.

[2] 董明慧.胰岛素泵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73-74.

[3] 刘莉莉.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73-74.

[4] 刘 柱,耿鹏军.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07):899-901.

[5] 康杰峰.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171+173.

[6] 王艳芳,杨国铭.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06):68-70.

[7] 周 丽.应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06):65.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糖尿病疗效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