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间离效果在“自传式”电影中的运用
——以电影《阮玲玉》,《黄金时代》为例

2018-04-01 13:36李雅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阮玲玉萧红效果

李雅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一.电影:“间离效果”的新实验地

间离效果是德国戏剧革命家布莱希特所创造和倡导的一种戏剧表现形式。它所表示的是让观众观看戏剧,但并不融入剧情的一种艺术效果。在最初,其代表的是一种舞台艺术表现方法。关于间离效果,布莱希特曾这样定义:“让观众对所描绘的事件,有一个分析和批判该事件的立场。”

间离效果在最开始主要被个戏剧理论大师以及戏剧从业者所熟知,随后因为其特别的艺术效果在戏剧观众得到关注。但是这一艺术处理还是属于少数者关注的艺术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革新。间离效果慢慢走进电影电视这一新艺术形式,得到电影电视剧导演的关注和运用。但因为这一艺术手法不易被大众所熟悉和接受,所以即使间离效果随着电影电视剧的普及而得到更多运用也依旧在最初不能在其中扮演主流艺术表现形式。

然而,数量上的少并不能抹杀其在电影中的独特地位。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路易·布努埃尔导演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一条安达努狗》让人们意识到"间离效果"在电影中应用的可能性。

在中国电影史中,也有许多的导演使用了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姜文导演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而本文主要以关景鹏导演的代表作《阮玲玉》和许鞍华导演的作品《黄金时代》两部电影为例,简单的探讨和说明"间离效果"在传记类电影作品中的应用。

二.叙事的间离:批判性的输出与结构的承接性

关景鹏导演师从许鞍华,在他们的电影中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不论是《阮玲玉》还是《黄金时代》,都属于"传记类"电影。那么为什么在拍摄这类电影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选择用"间离效果"这一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呢?我认为这个选择和影片类型本身有非常大的关系。对于一个古人,因观众的经历、了解程度、教育程度不同对其必然抱有不同的意见态度。而作为电影创作者,即使对其有特定的看法和意见也应该尽量客观的看待她的一生和她做的一切决定。"间离"作为一种方法其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第一,表现为演员对角色的"疏离感",第二则表现在使观众对影片和剧中人始终保持疏离陌生的理性关系。从这两点来说,毫无疑问,"间离效果"的运用能让观众客观看待阮玲玉,萧红这类饱受争议的人物形象。不让观众过分的沉浸在怜悯,悲愤,鄙夷等一系列的自我情感中,从而无法跳脱剧情,无法摆脱《诗学》中所描述的"由于一定长度的人物动作的摹仿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来达到情感的陶冶"。

在电影《黄金时代》中,导演许鞍华主要运用拍摄萧红身边人的镜头达到"间离"。全片前后采访了数十位与萧红有过密切往来的朋友,采访话题涉及萧红的童年,爱情以及创作。贯穿萧红与家族的决裂,被未婚夫所抛弃,与萧军,端木蕻良的感情纠葛,以及她的两次生产和在战乱中的逃荒,最后病于香港的一生。全片通过其他人的讲述客观展示萧红的一生,并没有刻意表现关于萧红的观点。比如说在表现萧军萧红分手并与端木蕻良结合的一段中。影片分别表现了端木蕻良和萧军对于这段感情的不同阐述,并没有偏向一方从而批判另一个人的解释。这就让观众能比较全面的看待这场感情的因果和结束的真相,也能因此了解萧红在这段感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她对这两人的感情。

同时,在片中,这种"间离式"的采访片段也是贯穿全片的一种重要途径。许多这样的片段都是促进影片发展的重要环节。比如通过对罗烽等人的采访,简明扼要的向观众表述了萧军萧红两人从陌生到熟识到相恋的过程。也是通过这一讲述,让观众知道了萧军经常徒步好几公里与萧红见面的事情。采访片段的播放让一些无法或者很难用电影镜头表现的细节得以展现在观众眼前,为观众看待剧中角色有了更全面完善的信息。在影片后段中,通过对张译所扮演的角色蒋锡金的采访,表现未能逃亡到重庆的萧红的艰难人生,通过他人之口所叙述的事实有时候比人为渲染的悲惨场景更让人引起悲悯。而这一段也为后来萧红对于孩子的态度埋下伏笔。

三.演员身份的间离:互动性的展现

虽然影片《阮玲玉》同为"传纪类"影片,以表现一代传奇电影明星"阮玲玉"为主旨,但是关景鹏导演在"间离效果"上的处理与其师许鞍华还是有些不同。在电影《阮玲玉》中,为了达到"间离"这一效果,他不同于许导单一的方法,运用了多种方式。首先,关景鹏导演采用了好几段阮玲玉原片片段对阮玲玉的演技进行表现,比如说《三个摩登女性》、《桃花泣血记》等影片。而对于没有找到原片的电影《野草闲花》等也通过再拍摄表现的手法进行展示。

其次,导演关景鹏还通过采访达到"间离"这一效果。而这一方式也细分为两种类型进行。第一则是通过对与阮玲玉同时代的人的采访来还原阮玲玉的一生,和她当时做出一些决定的心理活动。第二点,也是《阮玲玉》一片中最大的特点---导演关景鹏自述以及采访了扮演者对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看法。在向阮玲玉扮演者张曼玉讲述阮玲玉与张达民的关系时,就非常直接的阐述了他对于两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他所认为两人分开的原因。

布莱希特的美学观最核心的就是感知的更新,“即用一种新颖的、不为人们熟悉的观点说明一切事情,以便使观众从批判的角度去看待他迄今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2]。演员身份的“间离”我认为不仅仅是在对观众和电影之间进行“陌生化”处理,同时,也是让演员本身对角色产生“间离”。

在影片的开头,导演关锦鹏就对电影的两大女演员---张曼玉和刘嘉玲进行了采访。采访的问题也颇为令人深思---“希不希望百年以后还有人会记得你?”。除此之外,在全片中还不停穿插了导演对其他演员的单采片段,这都是在“间离”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这种手法的处理,虽然表面将观众和电影的距离拉开,将演员和角色的进行分离,但实际上,我认为这反而促进了互动性。采访片段虽可能打断观众的观影情绪,打断演员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但它能使观众了解演员的看法,是演员深思角色的行为,从而给观众和同为“观众”的演员提供新颖角度去看待人物。

四.结语

将戏剧流派里的理论应用到电影中必然将会受到形式差距,受众群体不一等问题的影响,甚至与科学技术也会间接成为影响其应用的原因。但历史不会掩埋其作用。

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在时间的推移中从戏剧走向电影,从舞台走向荧屏,而在“自传体”类型电影中散发其独特光辉。本文在此以两部电影为例,简要阐述此理论在中国电影上的运用,突出其“陌生化”处理在电影中的运用。电影与观众的距离,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演员与角色的距离都是为了尝试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和角度让观众重新认识人物。因受资料搜查之限制和笔者对理论研究之浅薄,以上论述或有问题,望老师悉心指导,望同窗共同探讨,以求在此基础之上能对“间离效果”有更深之了解。

猜你喜欢
阮玲玉萧红效果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阮玲玉:被三个男人毁了的一代影星
抓住“瞬间性”效果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阮玲玉的人生和她的时代与社会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两代阮玲玉的尴尬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