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研究方法

2018-04-01 14:31郭瑜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丝路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荣格原型语言学

郭瑜(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一、语言学方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离开语言,文学无以存在,别人无法感受,无法欣赏,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资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言被视为文学的生命,语言是文学作为现象存在的基本方式。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不仅在于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相互依赖,更在于语言作为文学思维的基本“材料”和基本“范畴”深刻地制约着文学的演变与发展。不同的语言形式必然产生出不同的文学样式,反之,不同的文学样式也必然体现为不同的语言形态。语言既是文学作品存在的显现,使文学实现物化,又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生成的重要条件。作家凭借语言来再现、表现和能动地反映现实世界,凭借语言来实现其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

由于语言在文学作品诸要素中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所以,深入、系统地探索文学语言,能拓展文学研究领域新的思维空间;能够帮助广大文学爱好者,从文学语言的角度深入认识文学的本质特征,了解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鉴赏和享受文学艺术的美。

语言学大致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两个大的阶段。传统语言学的最终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其理论方法是关于语言使用的理论。传统语言学注重对“语境”的考察,坚持对语言功能进行更精细的分类;注重语言功能,注重从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来研究语言的使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是心智主义认识论,最终研究对象是人脑,而不是语言本身。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不但理论起源于现代语言学,而且在具体分析过程中直接地大量运用了语言学方法,沿用语言学术语、概念和范畴对文学进行语言学分析,使文学批评具有浓厚的语言学色彩。语言学研究和文学研究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二、原型批评方法

荣格把无意识的结构划分为两层:表层是“个人无意识”,它含有个人特性;深层是“集体无意识”,它和个人无关。荣格解释“集体无意识”时说:“选择‘集体’一词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换言之,由于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集体无意识何以会在每一个人身上存在呢?荣格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种族的人,在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都积淀着种族的心理经验。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心理遗产就沉积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这种代代相传的心理经验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全种族的,是一种“种族记忆”。集体无意识既然不会进入意识领域,那么何以知道它确实存在呢?荣格又用他的“原型”理论回答了这一点。荣格认为,可以从一些迹象去推测集体无意识的存在,神话、图腾崇拜、怪诞的梦境等,往往包含人类心理经验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它们就是集体无意识显现的形式。

了解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就可以进一步探讨原型批评的基本观点。作家既是种族的成员,而集体无意识又比个人无意识影响大得多,他在创作中就一定会受到超个人的集体无意识支配。那么原型一定可以在文学作品里找到。这样,不但作家创作的秘密解决了,文学作品魅力之谜也同时获得了解决。伟大的作家之所以写出伟大的作品,是因为他在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下,不自觉地在作品中体现了某些原型,触及了种族之魂。而读者在读到这类作品时,原型触动了他们潜藏至深的集体无意识,于是世世代代积淀起来的、比个人心理经验更为强烈的集体心理能量被释放出来。“在这种时刻,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人类,全人类的声音都在我们心中共鸣。”

神话主要是一种形式结构的模型,它代表文学结构的原理,它与文学的关系就像几何形状对绘画一样。弗莱在解释神话为什么是文学的结构因素,说文学总的说来是位移的神话,“位移”即“变化”,神话随着人类从蒙昧中觉醒而过时、逐渐变化成文学,并且是各种文学类型的原型模式。原型即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文学意象,原型批评要求不光要了解某一步作品 ,而且还要了解其它有关的作品;要了解一个文学人物,必须要把它与其它文学人物联系起来。了解越多,对文学领域的内在联系就越清楚。

三、传记研究法

传记研究法悉心探寻作品与作者的联系,试图透过作品寻找作者经历、人格,并根据这个去解释作品。一部文学作品是由它的作者创作出来的,作者是作品生命的当然赋予者,因而根据作者情形来解释作品情形,就似乎具有必然性。

传记研究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哲学强调主体的德行实践、政治修明、社会和睦,正是基于这一点,孔子对人的行为作了这样的规定:“有德者必有言。”也就是说作品的价值取决于作者人格。要想理解和评价作品,必先理解和评价作者其人。继孔子之后,孟子对此作了方法论上的阐释,这就是著名的“知人论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他明确地道出了“知人”与“论世”在读解诗的过程中的优先地位。首先获得关于作者人格、经历、时代、环境的知识,才有可能真正把握作品的意义。

文学研究范围的传记,具有多方面价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史上最一般的问题,如作家的故乡,他的友人,他的生存环境。其次,它可以提供有关作家的时代、经历、人生态度的真实材料。再次,它还可以提供有关作家创作的情形,如作家的创作诱因、动机、写作方式与习惯。了解这些材料,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学史眼光,帮助我们领会作品的意义。但是,传记研究法容易使我们陷入这样的危险:在作家与作品之间过多地寻找联系,甚至划等号,而忘记其它事实。虚构意味着作家超越自身经历、性格等而创造出“另一世界”。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

跨学科研究又称“交叉研究”,它是从文学的外围入手,并通过对这些外围领域和文学关系的研究来研讨文学的本身。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角度,加强文学与其他学科及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样把文学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和学科背景下去考察,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认识视野,而且也更深刻地呈现出文学的本质内涵。

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研究,是综合性很强的比较文学研究。如文学与哲学:无论古今中外,文学与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学作品离不开哲学思想的影响。伟大的文学作品必然在某些方面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文学发展史上,某种新的哲学思潮往往率先对固有的文学观念和传统给予冲击。如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心理学因其都特别注意观察人的内心世界,在20世纪被认为是最有因缘关系的学科。文学史上有大量的心理小说,心理戏剧作品,这些作品或记录人物的内心经验,或是运用内心独白,表达人物不可言喻的潜意识的生活,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的实例。如文学与语言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之得以产生、流传,与语言的媒介作用分不开。19世纪以来语言学的新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资可鉴的方法模式。20世纪各种形式主义批评诸流派,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都试图从语言形式入手,求得文学批评的客观化和科学化。从宏观上讲,提供了观察文学的新视角。

猜你喜欢
荣格原型语言学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包裹的一切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赢创AEROSIL气相二氧化硅分散液荣获2020年荣格涂料技术创新奖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荣格用温暖点亮孩子梦想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