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徭役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18-04-01 14:31张玲玲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27
丝路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妇小雅抒情

张玲玲(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7)

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诗经》中的徭役诗指反映被迫服徭役而长期在外奔波,倍受其苦的诗歌,从这一方面来说徭役诗与战争诗是不同的。徭役诗在《诗经》中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也从侧面形象地反映了华夏民族内部及其与“四夷”的军事冲突以及社会底层民众在这种烽火连天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及情感特征。

一 《诗经》徭役诗的主人公形象分类

褚斌杰认为周代的徭役大致可分为两种,并进而将相关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夫为诸侯、天子或士为大夫、诸侯、天子服役,奔走四方而效劳;另一类是庶民或农奴为国家戍守或征发服各种杂役。实际上,思妇诗中一些与徭役相关的篇目也可以划分为徭役诗,因为其主题及情感特征与徭役诗的主题及情感特征是一致的,只不过是通过思妇这一形象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于徭役的怨愤。因此,作者将徭役诗中的主人公又进行了更加细微的划分,一共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劳动人民

《唐风·鸨羽》、《邶风·式微》、《魏风·陡岵》、《小雅·何草不黄》等可以说是这类诗歌的典型代表,这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都是劳动人民,反应的是劳动人民苦于劳役的现状,表达了被劳役所束缚的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强烈愤恨之情。

特别是《唐风·鸨羽》这首诗,由“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等句分析,我们可得知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以为农民。由于王事做不完,劳动人民根本不能回家从事农业生产,父母的生活也没有了保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诗人才呼出了“悠悠苍天,曷其有极”的无奈之声。这首诗中的农民便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那个时代的农民向往安居乐业、家庭团聚的生活,然而无休止的徭役却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灾难,使人们怨极呼天,这实际上也是对当代统治者表达不满的一种表现。

(二)思妇

涉及到思妇的徭役诗有好多,这其实也是思妇诗的一种,如《周南·卷耳》、《召南·殷其雷》、《王风·君子于役》、《小雅·杕杜》、《卫风·伯兮》、《周南·汝坟》。这类诗歌以思念丈夫远征的妻子为抒情主人公,侧面反映出了当时连绵无尽的战争加上沉重徭役,造成了夫妻离散等社会现象,谴责了战争和徭役给家庭带来的破坏。

例如,《君子于役》这首诗,就刻画了一个思念远役在外的丈夫的妻子形象。丈夫离家已久,既不知何往,又未谙归期。妻了居家生活艰苦,终日操劳,长年独守。白日忙忙碌碌也就不知不觉过去了,每到夕阳渐落,鸡入窝羊牛归圈时,百虑千思便自然涌上心头,因而唱出:“如之何思”来。

(三)戍卒、出征士兵

《邶风·击鼓》、《王风·扬之水》、《小雅·渐渐之石》、《豳风·破斧》、《豳风·东山》都可归为这一类作品,这五首诗都是以戍卒士兵、出征士兵为抒情主人公,但在反映的具体内容方面有着些许的不同。

《邶风·击鼓》、《王风·扬之水》、《豳风·东山》反映的戍卒士兵思家;《豳风·东山》反映的是归家征人思家;而《小雅·渐渐之石》表现的则是征人从军路上的辛苦;《豳风·破斧》更为不同,表现的是周公东征的士卒喜获生还的诗。但这四首诗却反映了一个同样的主题,那便是服役士兵的辛苦与对家乡的思念。

无论是戍卒士兵的思家,还是归家征人的思家都反映了那些被迫出征之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些被迫服役之人的辛苦,《小雅·渐渐之石》则是从正面反映征人的辛苦。《豳风·破斧》虽是一首反映士卒喜获生还的诗,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在出征过程中士卒丢失性命是一件常有的事情,从根本上说反映的也是征人的悲苦命运。

(四)周王室小官吏

徭役不仅压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一些周王室的小臣也为繁重的劳役所苦,他们也常常发出不平的呼喊。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作有《召南·小星》、《邶风·北门》、

《小雅·小明》、《小雅·四牡》、《小雅·北山》等。

《邺风·北门》写一个小臣,走出北门,想起自己职位低下,生活贫困,故而优心忡仲,繁重的王事、政事都压在他的身上,再加之家人对他的责备和讥刺,使他更加痛苦,因而诗人在末尾喊出“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二 徭役诗中所展现的周代历史文化特征

通过以上徭役诗中几种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周人对待徭役的基本态度是极端厌恶的,从中也可以大体窥见周代的一些历史文化特征,大致分为以下三点。

(一)产生于农业文明的浓郁乡土情蕴

《诗经》是具有浓重乡土之情的艺术。且不说十五《国风》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土地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农业文化深深的情蕴。这不仅仅表现为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而且表现为《诗经》徭役题材作品中的眷恋故土和思乡怀归之情。农业生产造成了周人眷恋故土的文化品格,反过来,因徭役造成的农业生产的破坏以及远离故土家园就成了最痛苦的事情。上文中所征人思乡怀念故土之情、思妇思念远行丈夫之情都是在这一方面的具体体现。

(二)周人厌战倾向及社会根源

《诗经》中的徭役诗,所表现的周人的基本情感特征是对徭役的厌倦,含有浓郁的感伤思乡意识,因为大多数徭役都与战争有关,因此也就从中凸显出较强的周民族文化心理特点即厌战倾向。这种厌战倾向的产生还是有一定的社会根源的,这与其农业生产造成的重土地心理相关,也与周代宗法制下人们对家庭的重视有关。

(三)周后期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与阶级矛盾的加深

繁重的徭役,是统治阶级剥削人民的手段,随着统治阶级的日益腐化,加在人民身上的苦差必然越来越重,而结果则是造成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与阶级矛盾的加剧。《诗经》中的徭役诗还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 通过人民对徭役的不满揭示了繁重徭役所带来的社会恶果,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与阶级矛盾的加深。

参考书籍:

[1]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699页.

[3]赵明.先秦大文学史[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211-233.

猜你喜欢
思妇小雅抒情
作家现在时·徐小雅
春 思
长相思·一重山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 思妇诗”比较研究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简论抒情体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小雅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