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舆论
——从福柯的权力观看舆论中的权力

2018-04-01 20:15张皓月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药家福柯网民

□ 张皓月

一、舆论与权力

舆论由来已久,而对于舆论的定义也是错综复杂的。舆论学对舆论的定义决定了舆论学的发展,一种定义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而也有的学者认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由于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出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舆论的普遍特性还没有揭示出来,其定义都具有狭隘性。但不管怎么定义,舆论研究的核心始终停留在大众的观点和态度对社会或社会事务的影响上,舆论是一种无形的工具,具有一种强大的无形的力量。而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媒体的高度发达,又进一步增强了舆论的力量,而药家鑫的快速死亡就极好地印证了这种论断。舆论的力量是无形且有力的,而这种力量又在当今媒体的推动下变得更加强大,舆论与权力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和复杂,我们甚至可以把舆论的这种影响力称为“舆论权力”。

二、从舆论的产生解读舆论权力的产生

按照学者们的说法,网络舆论的产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舆论事件的出现引发舆论,然后是舆论情况的发展并扩大舆论的范围,其次是舆论情况的波动,即关于舆论的讨论与争论,最后是舆论事件的淡化与消落。在此,再次以药家鑫案件为例进行分析。2010年10月的一天,西安某高校论坛中出现了有关学生撞死人并逃逸的帖子,《扬子晚报》最先对药家鑫案件进行了报道,指出其驾驶私家车,且家庭背景殷实。此则新闻瞬间成为舆论的导火索,网络舆论就此产生。此后,药家鑫事件登上了各大网络媒体的头条,网友开始热烈的讨论,至此,舆情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舆论开始发酵,并迅速扩大,各路网民纷纷加入了“药家鑫事件”的讨论中。由于网络的报道给予网民较强的心理暗示,有网民对药家鑫家庭成员进行了人肉搜索,药家鑫父母供职单位、每月收入等信息都被披露。随后,舆论的发展进入到第三阶段,在案件庭审期间,西安有5位教授决定联名呼吁免除药家鑫死刑,被告人校友、同学、邻居发出4份请愿书,请求给予被告人一次机会。此时,网络上新一轮的关于药家鑫是否该判处死刑讨论开始蔓延开来。随着药家鑫被执行枪决,舆论也渐渐落下帷幕。由上可见,舆论权力的产生和发展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新闻的出现和舆论的产生使得网民加入到对事件的关注和讨论中,当网民对事件进行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舆论的权力便开始形成。随后,随着事件的发展,参与事件评论的网民开始增多,网民的意见也开始集中,并形成一种合力影响事件当事人和执法者,至此舆论的权力完全形成并开始体现。紧接着,舆论愈演愈烈,通过舆论压力干预了事件的结果,舆论的权力在这时便完全发挥了出来。最后,伴随着事件的结束,舆论也消停和结束,舆论权力自然也就消解了。

三、舆论权力的掌控者

权力的作用要靠主体和客体来实现,舆论权力的主体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笔者看来,媒体应当是舆论权力的施行者。舆论权力的产生和发展大致有几个原则,舆论权力伴随着舆论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舆论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舆论的消解而消解。因此舆论的出处也可以说是舆论权力的出处。舆论的出处都来源于具体的事件,但仅有事件,不形成舆论情况,也不能说有舆论权力产生。而产生舆论的主体,毫无疑问是新闻媒体。因此,这里说舆论权力的主体和施行者是媒体并不为过。另外,在舆论情况扩大的过程中,新闻媒体是引导和影响舆论的主要推手,这进一步证明了舆论权力中媒体的主体地位。如药家鑫案件中,媒体发布的各种新闻严重影响着事件的走向,在案件初期,东方网发表了一篇题为“药家鑫,你的家庭背景有多殷实”的文章并且被中国广播网河南分网转载,被网友广泛讨论,药家鑫案件进入到司法程序后,媒体并未停止对这一事件的广泛评论,有些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药家鑫事件”做出了先在性的“审判预设”:钱江频道的《新闻一锅粥》节目打出了“拿什么拯救你,魔鬼的灵魂”的标语,《新京报》也发表了一篇题为“谁该为药家鑫冷血的狼性负责”的报道,这些报道除了为药家鑫的罪行定性外,用词上基调上出现了妖魔化色彩和倾向。而在各大网络论坛,网民们对药家鑫“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由此可见,媒体即是舆论权力的掌控者和施行者。

四、以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来解读媒体信息与舆论权力

米歇尔·福柯曾在《词与物》中提出了“人之死”与“知识型”的判断,所谓的知识型就是指组织和决定知识形式的方法和框架。在福柯看来,知识与权力是二位一体的,知识的产生和认定蕴含着权力,权力产生知识;知识则以权力的方式发挥作用,权力的运作又有赖于知识。也就是说,通过权力,我们服从于知识的生产;只有通过知识的生产,我们才能实行权力。

舆论是由社会事件引发的社会讨论,而引起讨论的社会事件都是媒体进行传播的社会信息。按照福柯的观点,知识产生并实行权力,那么媒体信息是否产生并实行舆论权力呢?在论断媒体信息与舆论权力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得弄清楚知识和信息之间的联系。通过广泛查阅,笔者认为,目前对于信息和知识的定义有两种比较可信:1.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换言之,信息是几种不同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内容的称谓。2.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被人们相信的就是知识。用简单的话来说,信息是一种交换的内容,而知识则是那些被验证过的被人们相信的正确的内容。因此不难发现,信息和知识之间仿佛有一种斩不断的关联,即知识来源于信息,且是对那些有用的信息的概括和总结。至此,知识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便变得十分明了。

其次,需要说明媒体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当今,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教育的普及,传统意义上只为社会精英阶层所拥有的知识被大众化了,另一方面,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往只为少数人所了解的信息,也往往被公之于众。在这里,我们不妨模仿福柯对古代知识生产的研究,对这个时代知识的生产做一个解读。首先,网络媒体出现以前,各种信息首先会汇集到社会精英阶层的手中,然后经过他们研究和整理,信息的精华部分被整理出来,而这些精华部分也就是知识,整个生产的过程也就叫做知识的生产。而21世纪的信息传播也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媒体信息是对社会信息进行整理然后进行传播的精要信息,由于媒体是社会群体了解社会的基本途径,而这些通过媒体整理传播的信息便会被社会民众认为是可信的正确的被验证过的“伪知识”,通过对这些“伪知识”的学习而发出的观点便成为了社会舆论。在这里媒体是“伪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根据福柯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我们或可以认为媒体信息生产并实行了舆论权力,而媒体信息的生产者便是舆论权力的掌控者和施行者。简言之,舆论权力是由新闻媒体生产并施行的一种无形且强大的社会权力。

五、结语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社会个体加入到了社会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舆论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有时已经超过了法律和国家权力。但不得不说,目前国内舆论呈现出乱象的趋势,舆论权力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监督价值,反而成为了一些不怀好意者攻击和影响社会的工具。在笔者看来,新闻媒体作为舆论权力的生产者和施行者,必须要掌握好舆论的度,正确引导舆论,让舆论权力真正成为监督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只有这样,舆论才能正常展开,舆论权力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猜你喜欢
药家福柯网民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药家鑫案:大学城外的血案
主体的黄昏:福柯视觉理论中的镜子与画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福柯美学视阈的贾樟柯电影研究
音乐才子的不归路——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始末
药家鑫VS张妙张显和孔庆东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从福柯的话语观看话语共同体*——商务英语系列研究之二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