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乡村小学的自然教育笔记

2018-04-02 00:24姚广宏
师道(人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石滩孝子木头

姚广宏

孝子小学地处鄂豫交界的大别山深处,这里山高谷深,植被茂密,鸟语花香,溪水潺潺。从2015年开始,这所小学开始创设田园课程:坚持 “在田园中自由呼吸”的办学理念,以培养 “阳光、快乐、好学、具有田园品质的儿童”为目标,积极建构 “崇尚自然”的特色课程体系……带着好奇,新春伊始,我就来到这所小学,实地蹲点3天,触摸一所乡村学校的自然教育脉动。

第一天:阳光下的发现

从广水城区到孝子小学有30多分钟车程,山路十八弯,终于,在一座满眼绿色的山坡上,看到了一栋蓝色的两层教学楼。

孝子小学到了。

这所学校东西都是山,南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溪,远处高高低低的油菜地一片金黄。据说,这里是清朝 “孝子”孙铎故里,有着传统的孝文化氛围,学校也因此而得名。

孝子小学的校长闵应平穿着中山装迎接我的到来,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说道: “没有经过大自然熏陶的孩子,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在道德、审美、情感、智力成长中有所缺失。而自然教育其实就是希望能弥合人跟自然之间存在的缺失,减缓自然缺失症,让人能够重新找回生态智慧。我们学校就应该利用这样天然的有利条件来开展这样的教育。”

今天晴空万里,蓝蓝的天空在阳光的陪伴下显得那样蓝,那样漂亮,那样美。在蓝蓝的天空下,被早晨凉凉的微风吹拂着,感受到大自然中的风是绿色的,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绿色的。

“老师,我发现了两片一样的叶子!”操场上传来清脆嘹亮的童声。在孝子小学,上午是各个年级分开上文化课,下午第三节课就是全校80多名孩子一起上主题实践课。今天的主题是 “植物密码”,探索植物的奥秘。

“今天我观察了喇叭花,它是白色的,可里面还有紫色和粉色,它们围成一个圈才形成的喇叭花,紫色粉色红色点缀着喇叭花,它们生长在湿润的土地和草丛中。”淘淘炫耀地向我讲解属于他的发现,他乐呵呵的。

“我们小组里面都观察了迎春花,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开得正艳,有的还是半开的,有的干脆就是个花骨朵。一对蜜蜂在上面飞来飞去,像是跟它说着悄悄话呢。”巧巧一脸神秘地告诉身旁的明明,看来这次她观察得真是仔细。

操场边的一排桂花树下,孩子们或站或坐或趴,都举着带手柄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着树上的叶子和地上的小草,叽叽喳喳,透着兴奋与童真。

“我们来观察几种不同的叶子,相互作比较,看看它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小组长蓝鸟吆喝着。

“有的叶子是长条的,有的叶子像心形,有的叶子边上有齿齿,有的叶子是圆形的。”

“我观察的是一种草上面的叶子,它的叶子像桃心,我就给它取名叫爱心树叶,这种树叶看上去很漂亮……”

这是一所和自然多么贴近的学校,这里的孩子似乎比城里的孩子更无忧无虑,也更快乐!

在菜园里,孩子们自己翻土,亲手种了白菜、黄瓜、香菜这三种。之后他们就开始自己制作食物,做的是野苋菜。他们先把野菜洗干净,再放进开水里煮两三分钟,把它捞出来放进凉水里过滤一遍,然后再放上盐、鸡精、香油、醋还有蒜,最后把它们拌匀就好了,味道棒极了。

“乡村学校有城市学校所没有的资源,关键要做到因地制宜。”闵应平校长说, “城里学校的问题在于只有课堂,而没有自然,乡村学校却可以在很多露天的环境中上课,让学生融入自然、探索自然……当一个孩子在自然之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时,他的自然情怀和人文情怀要比课堂上教出来的好——他会很阳光,有一个很好的性情。”

第二天:石滩上的课堂

早上起来后感到空气很清新,太阳冉冉升起,我们踏着露珠开始了新的征程。7时45分,闵校长在操场上整好队,带着20名孩子沿着溪边开始晨跑。溪流淙淙,花儿飘香,空气清新得让人只想大吸几口。

孩子们欢呼雀跃,大家来到了金牛溪边的一片石滩上。

方程老师让孩子们思考石滩上的大石块是哪里来的,经过了怎样的地质演变过程,石滩是位于河流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张能老师则给孩子们讲了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洗澡的故事,让孩子们试试看能不能用手中的量杯测量石块的体积。

孩子们都是分组学习的,老师还要求他们利用石滩上各种各样的石头垒出一个想象中的小建筑来,房子、桥或者其他都可以,最后每组派一名学生对建筑进行解说。

一次 “现身说法”的科学课就这样开始了,孩子们纷纷讨论,效果好极了。

几个调皮的孩子爬到了河边的岩石上。特别是果果,爬在岩壁上,右手抓得很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左手三个指头抠着头顶的一道石缝,右脚上上下下地试了几下,踩上一块只能容纳两个脚趾的突起,在这一瞬间,右腿发力绷直,左脚一步踩上齐腰的小平台,有惊无险地跨过了最难的一段。接下来的攀登就简单许多了,他回头看着我们笑了笑,抓了一把开得正灿烂的映山红,扔给了我们。

山间公路旁,开满白色小花的山楂树伸出山崖,蚂蚁在上面爬来爬去,蜘蛛也忙着结网。

强强拿起放大镜观察着一只蚂蚁:“它的力气非常大,能举起比自己重很多倍的东西,它跑起来速度非常快,它也很爱劳动。让我不舒服的是,蚂蚁老会往我身上爬。它们使用触角讲话,好像心电感应。”

壮壮也接过话题说: “在岩洞上我发现了蜘蛛的家,那是蜘蛛网做成的洞,那个洞的蜘蛛丝很厚,有好几层。蛛丝比捉食物织的网要厚很多,做得也很好。”

“我也看见了一种动物,我不知道它叫什么,但是我帮它起了一个名字,叫 ‘水底蜗牛’,它很怕人,观察了一会儿后就被别人给捉走了,真的好可怜。”静静叹了口气说着。

下午我们去观察了蜜蜂,孩子们知道了有的蜜蜂只有20天的存活期。它们出生3天后试飞,飞完后打扫自己的巢穴,7天后喂小蜂,12天后酿蜜。我们又问了养蜂叔叔养的是什么蜂,他说是意大利牙蜂,简称意蜂。他说他养的蜂有50箱,平均每一箱一年可产70斤蜂蜜,养了十几年了。我们又问为什么马蜂不会酿蜜?原来是因为马蜂没有蜜囊,所以不能酿蜜。

每个箱子里面都有一个蜂王,蜂王可以活2年,甚至3到5年。我们又问他蜜蜂怎样过冬?他说在小雪过后,就在箱子的底部铺上草,四周和顶盖都围上草。我们又问他养蜂的最大技巧,他说养蜂有很多技巧,有养100多只、60只、40只的,很多种……

第三天:幸福的笑脸

越走近孝子小学,你就会越强烈地感受到它的美。在那里的每一种树,每一棵草,甚至连不起眼的蒲公英,都是那么的纯洁无瑕,它们都是自然的生命。走在林间小路上,又高又密的树木把你紧围其中,就连风声都清晰可闻,深吸一口气,闻一下自然的味道,那种美妙的感觉都是大自然带给你的。在孝子小学的最后一天,是手工课堂,我给孩子们拍下了很多照片,留下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首先是包汤圆。午餐前,搓汤圆的活动在餐厅里开始了。那场面真叫热闹:嬉笑呼叫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小圆方的汤圆各具风格;白(糯米粉)黄 (香蕉,用来做汤圆心子)的颜色也相得益彰。小伙伴们来回穿梭,几乎水泄不通。我虽有立锥之地,却无插手之空,有利地形都被孩子们占领了。虽说无奈,倒也乐得轻松,一旁远观,坐享其成。

其次是做瓦猫。带着对瓦猫的兴趣,孩子们跟随大刚老师一起,从没有形状的金刚泥做起,捏出底座、固定四肢与身体、再塑出眼耳口鼻舌。同样的步骤,但孩子们做出来的瓦猫可是不重样呢,有每个孩子自己的创意和特色。海海做的瓦猫肚子好似圆球,浩浩做的瓦猫萌萌的。也有少数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向大刚老师求助,请他帮助自己完成一些关键的步骤,不过,动手少的孩子等完成后再看自己的作品,一定会心里痒痒的。捏瓦猫时,我不禁想到,整个瓦猫的制作过程,是一个与土水火三大元素互动的过程。来自土地的泥,与水相和,最后再放到火里去完成烧制。这是多么美好的组合呀!

也有的孩子在做木工。木头,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家里、公园、商店、路边和森林中到处是它们的身影。有些木头比较珍贵,能做成一把大提琴;有的木头比较密实,做了房子的顶梁柱;有些木头已近腐烂,只能当柴烧。但是,孩子们化腐朽为神奇,把废弃的木头变成一件件值得珍藏的玩具。有的孩子凭着自己的耐心,用砂纸把木头打磨成了兔子、蘑菇等形状,有的更厉害,打磨出了一颗鹅卵石般圆润的木头项坠;有的孩子给自己锯了一组七巧板,发现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睿智;男孩们用美工刀打造了一批兵器;女孩们相互合作,创造了一个惟妙惟肖的迷你游乐园、一座绿色的未来城……

当我问起: “现在乡村学校的孩子越来越少,城里学校的孩子越来越多,你们怎么办?” “义务教育就是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哪怕只剩下一个孩子,这个学校也有存在的价值,就不会消亡,而我们的自然教育也将继续开展下去!”闵校长坚定地说道。

孝子小学之行,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孕育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教育就是顺应儿童天性的过程。当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时,他就能够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柔和的微风,观赏到美丽的风景,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倾听到动听的歌声、潺潺的流水声……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啊!

猜你喜欢
石滩孝子木头
久病为何无“孝子”?
嘻哈跆拳族
游黑石滩
嘻哈跆拳族
搬来搬去的木头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孝顺的定义
牛头观
圆石滩车展10大看点
《成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