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8-04-02 08:57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师道(教研)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南越王进校园研学

文/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罗 笑

近年来,我校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显现出的问题与挑战,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结合时代发展前景与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以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根基,依托学校德育活动,进行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完整性链条系列研学活动。现以 《探究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塑造岭南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南越王宫博物馆研学活动为例进行说明。

一、活动前期

选择合适的活动项目与地点,制定中长期的活动方案。作为活动发起人,我主动与南越王宫博物馆宣教部门联系,提出活动目的,获得馆方大力支持,形成初步的专业优秀文化宣教部门与校方的联盟基础。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自行了解南越国的历史和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和人物故事。

二、活动中期

第一系列:2017年10月—11月,教师准备大量岭南相关史料,联系相关单位。学生与伙伴、老师一起约见在南越王宫博物馆,听取博物馆专业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南越王宫博物馆史料与对本土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二系列:2017年11月—12月,邀请南越王宫博物馆李馆长来校开讲座 《南越国宫署遗址与海上丝绸之路》。学生以个人为基本学习元素,组建学习小组,通过亲友团、外援组合、机构协助等建构立体研讨渠道,展开主题文化探究活动。

第三系列:2017年12月-2018年2月,教师到南越王赵佗“兴王之地”的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遗址实地参观、考察,准备大量的文献史料,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家委会联系广州市文物局与相关博物馆,争取助力资源,推进活动。学生去南越王宫博物馆、十三行等地,重现王宫,整合移动网络资源、大数据和公共服务教育资源,亲身考究、调研身边丰富的岭南文化遗产,结合2018年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思维导图、手工艺作品、自编书、电子画报、新媒体视听媒介等成果宣传本土文化。

第四系列:2018年2月-4月,教师联系南越王宫博物馆宣教处,共同开展 “我是王宫小主人”的志愿讲解者活动;在南越王宫博物馆学术大厅进行讲座。

第五系列:2018年3月-4月,教师组织 “小手拉大手 一起跟党走”活动。家长积极参与,记录孩子的表现。学生带动自身家庭、结对一年级的学弟学妹及家长,齐齐参与 “名博名校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扩大辐射影响。媒体对系列活动进行关注、报道、推广。

三、活动后期

南越王宫博物馆与学校联合推出 “海上丝绸之路进校园巡回展览”。本系列活动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口子挖得深,活动开展踏实不流于形式,具备科学性,链性活动的研发与实施,充分体现在研学过程中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

四、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多元的协同式学习共同体架构。在活动中,学生形成了协同式的学习共同体架构,学习交往空间开阔深远,多元的学习关系带来学习模式的变革,实现了传统教科书和学案的形态拓展和变迁。学生活动成果丰富、有创意,在志愿讲解时不断提升综合表现能力,促进培育核心素养。

2.构建新的文化育人模式,为 “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更多渠道。以学生为辐射点,带动家庭、亲友、社团的参与,让传统文化传播与继承营造出百花齐放、众人关注的繁荣场面。

3.有利于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进一步促进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学校走出去”与 “博物馆请进来”,不仅是面对学生层面的活动要求,也对教师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本人的个人传统文化专业知识得到丰富的同时,带领的教师团队也有3人被南越王宫博物馆聘为小学生志愿讲解团导师。

猜你喜欢
南越王进校园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李民涌 几代文博人,合力打造湾区IP顶流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南越王墓”主人的奢华生活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南越王的厨房里有什么
研学之旅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