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代列侯问题研究

2018-04-02 09:34师彬彬
史志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西汉学报制度

师彬彬

(许昌学院 魏晋文化研究所,河南许昌461000)

列侯是二十等爵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代政治、军事、法律、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清代以来,汉代列侯问题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理论方法有所创新,具体探讨趋于深化,相关成果相继问世。2001年《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1]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著.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的出版,为学术界考察这一问题提供了新史料并促使这一课题的探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一些内容存在争议并有待深入考察。学术界对汉代列侯问题的微观研究和宏观考察均已取得许多进展,为全面理解并深入探讨这一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梳理学术界对汉代列侯问题研究的学术成果,可以深化对二十等爵制变迁与政局演变的认识。就学术界关注的对象与研究主题而言,汉代列侯问题研究大致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汉代列侯类型、等级、权益、身份地位研究

类型、等级、权益、身份地位是考察汉代列侯问题的重要视角,学术界关注较多。

学术界对汉代列侯类型问题关注较多,但存在一定争议。柳春藩《东汉的封国食邑制度》[2]柳春藩.东汉的封国食邑制度.史学集刊,1984,(2).认为东汉初期增邑更封的365功臣,仅135人为县侯;并比较了功臣侯、王子侯、外戚恩泽侯、宦者侯的特点与食邑。冯辉《汉代列侯的分封及其演变》[3]冯辉.两汉列侯的分封及其演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编委会.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庆祝韩国磐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认为西汉初期宗室侯出于皇帝特恩,外戚恩泽侯很少并大多因亲分封;汉武帝以后,功臣侯已不重要,王子侯和外戚恩泽侯增多。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1]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认为东汉初期365位功臣中,只有135位列侯。另外,相关论著还有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2]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4.,廖伯源《汉代爵位制度试释(上编)》[3]廖伯源.汉代爵位制度试释(上编).新亚学报,1973,(1).,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4]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秦铁柱《西汉时期匈奴归义列侯论析》[5]秦铁柱.西汉时期匈奴归义列侯论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10).,白云光《西汉丞相封侯刍议》[6]白云光.西汉丞相封侯刍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6).,苑苑《赵敬肃王子侯述论》[7]苑苑.赵敬肃王子侯述论.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1).,赵亚平《汉初女子封侯考释》[8]赵亚平.汉初女子封侯考释.文化学刊,2017,(1).。

关于汉代列侯等级问题,学术界关注较多。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9]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认为西汉列侯仅县侯一等,而东汉列侯分县侯、都乡侯、乡侯、都亭侯、亭侯五等。尤佳《东汉列侯爵位制度》[10]尤佳.东汉列侯爵位制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从特进侯、朝侯、侍伺侯、下土小国侯与猥诸侯等品位性衔号,以及食邑户数、面积、区域等角度考察了东汉列侯等级问题;认为东汉列侯等级在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但列侯群体内部的等级差距不断扩大。另外,相关论文还有朱绍侯《东汉时期军功爵制的恢复与没落》[11]朱绍侯.东汉时期军功爵制的恢复与没落.军功爵制考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17.,尤佳《东汉乡、亭侯爵设立时间新考》[12]尤佳.东汉乡、亭侯爵设立时间新考.梁安和,徐卫民.秦汉研究(第七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苏俊林《汉代列侯的等级及变化》[13]苏俊林.两汉列侯的等级及变化.兰台世界,2013,(27).。

爵位继承是汉代列侯的一项重要权益,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牧野巽《西汉封建相续法》[14]牧野巽.西汉封建相续法.东方学报,1932,(3).认为西汉列侯继承制度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只有亲生儿子才可继承,无后国除。李治安、孙立群《中华文化通志(第四典)·制度文化典·社会阶层制度志》[15]李治安,孙立群.中华文化通志(第四典)制度文化典·社会阶层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认为汉代列侯爵位继承权不完整,随时受皇帝权力和意志支配。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16]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认为汉代在制度上只承认列侯儿子的爵位继承,孙子及侄子的继承是例外、恩赏性的。另外,相关论著还有刘欣宁《由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论汉初的继承制度》[17]刘欣宁.由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论汉初的继承制度.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7.,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秦汉初期国家秩序中的身份》[18]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秦汉初期国家秩序中的身份.法律出版社,2011.,尤佳《东汉列侯爵位制度》[19]尤佳.东汉列侯爵位制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尤佳、周斌、代唯酝《东汉列侯推恩分封问题辨正——东汉侯爵继承制度研究之一》[20]尤佳,周斌,代唯酝.东汉列侯推恩分封问题辨正——东汉侯爵继承制度研究之一.古代文明,2013,(2).,尤佳《汉晋绍封制度论考》[21]尤佳.汉晋绍封制度论考.中华文史论丛,2014,(3).,尤佳《从考古资料再看汉代列侯的爵位继承制度》[22]尤佳.从考古资料再看汉代列侯的爵位继承制度.四川文物.2016.(2).,黄远东《论时令与汉代皇帝“继绝世”——以“景风绍封”为例》[23]黄远东.论时令与汉代皇帝“继绝世”——以“景风绍封”为例.农业考古,2016,(6).。

经济权益反映了列侯身份地位的演变,是考察汉代列侯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朱绍侯《汉代封君衣食租税制蠢测》[1]朱绍侯.汉代封君衣食租税制蠢测.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5,(1).认为西汉初期列侯有征收侯国租税赋役全权,只向中央政府交纳每人63钱的献费;吴楚七国之乱后,列侯有权征收侯国半租地税、半赋人口税、刍稾税、商税和手工业税,拥有侯国山川园池收入,还有俸禄、部分役使侯国人口之权。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2]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认为西汉列侯的经济权益是食邑权与免役权。杜绍顺《汉代封君“衣食租税”辨》[3]杜绍顺.汉代封君“衣食租税”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认为汉代列侯经济权益包括征收一半地税和征发轻微徭役。曹旅宁《从张家山汉律说西汉初期列侯政治经济权益》[4]曹旅宁.从张家山汉律说汉初列侯政治经济权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认为西汉初期列侯广占田宅,有免役特权和多种剥削收入。另外,相关著作还有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5]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6]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董平均《出土秦律汉律所见封君食邑制度研究》[7]董平均.出土秦律汉律所见封君食邑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食邑是汉代列侯的一项重要经济权益,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仍有分歧。钱大昕《廿二史考异》[8]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认为:“(西汉)列侯封户有定数,要以封界之广狭定租入之多寡,不专以户数为定也。”谢忠樑《关于两汉食封制度的几个问题》[9]谢忠樑.关于两汉食封制度的几个问题.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3).认为西汉政府规定列侯食邑以每户二百钱征收,但列侯征收往往超过标准。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10]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认为西汉列侯食邑以户数作为依据,但按封户土地数量和质量征地税。此外,相关论著还有柳春藩《东汉的封国食邑制度》[11]柳春藩.东汉的封国食邑制度.史学集刊,1984,(2).,朱绍侯《汉代封君衣食租税制蠡测》[12]朱绍侯.汉代封君衣食租税制蠢测.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5,(1).,刘敏《西汉食邑贵族的不同身份和邑入内容》[13]刘敏.西汉食邑贵族的不同身份和邑入内容.南开学报(社学科学版),1990,(6).,白云光《西汉丞相封侯刍议》[14]白云光.西汉丞相封侯刍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6).,韩连琪《论两汉封国食邑制下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形态》[15]韩连琪.论两汉封国食邑制下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形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16]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冯辉《汉代列侯的分封及其演变》[17]冯辉.两汉列侯的分封及其演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编委会.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庆祝韩国磐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18]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19]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名田宅是西汉初期列侯的一项权益,反映了列侯身份地位的变动。朱绍侯《吕后二年赐田宅制度试探——〈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二》[20]朱绍侯.吕后二年赐田宅制度试探——《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二.史学月刊,2002,(12).认为西汉初期短暂实施列侯受宅105座的法律规定。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21]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中国史研究,2004,(1).认为西汉初期列侯受宅105座的法律标准只是最高限额。

身份地位是全面理解汉代列侯问题的一个视角,学术界对此关注较多。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1]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认为列侯是西汉封爵制在剥削阶级中形成的一大等级,居于较高地位;西汉初期列侯政治地位很高,在中央做高官较多;汉初至武帝时期,朝廷丞相多由列侯担任。朱绍侯《西汉初年军功爵制的等级划分——〈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一》[2]朱绍侯.西汉初年军功爵制的等级划分——《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一.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认为西汉初期列侯属于贵族爵,是侯国最高统治者。阿部幸信《汉代官僚机构的构造——中国古代帝国上部构造相关的试论》[3]阿部幸信.汉代官僚机构的构造——中国古代帝国上部构造相关的试论.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31号).2003.认为从印绶分级来看,汉代列侯对侯国与官属有名义支配权;西汉中期以后的列侯对地方失去实际支配权,但在官僚秩序与礼仪意义方面有一定作用。此外,相关论著还有李成珪《西汉列侯性质——郡县支配下封建制的一种变态》[4]李成珪.西汉列侯性质——郡县支配下封建制的一种变态.东亚文化(第14号).1977.,朱绍侯《〈奏谳书〉新郪信案例爵制释疑》[5]朱绍侯.《奏谳书》新郪信案例爵制释疑.史学月刊,2003,(12).,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6]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4.。

二、汉代列侯其他问题研究

学术界还考察了汉代列侯起源、演变、作用、规模、个案、侯国、赏赐、爵位变动、犯罪和刑罚、政治管理、与政治关系、与官秩对比关系、封侯诏书、程序和形式。

关于汉代列侯的起源,秦铁柱《汉代列侯爵溯源考》[7]秦铁柱.汉代列侯爵溯源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认为汉代列侯爵与周代五等爵制有一定历史联系,起源于战国封君食邑赐爵制,脱胎于秦二十等爵制,是楚封君制与秦彻侯制糅合的产物。

汉代列侯演变呈现阶段性与鲜明时代性的特征,成为我们把握列侯身份地位变动和二十等爵制发展脉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8]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新亚学报,1956,(2).考察了汉代列侯的形成背景与政治作用异同。柳春藩《西汉的封侯制度》[9]柳春藩.西汉的封侯制度.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4,(3).探讨了西汉封侯制度的特征及演变,并考察了列侯权益。唐赞功《一代功臣侯的荣辱兴衰——对“高祖功臣侯者”的考察》[10]唐赞功.一代功臣侯的荣辱兴衰——对“高祖功臣侯者”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考察了西汉高祖功臣侯的构成、权益与荣辱兴衰。此外,相关论著还有刘德增《子孙骄逸,殒命亡国——西汉开国功臣群体的结局》[11]刘德增.子孙骄逸,殒命亡国——西汉开国功臣群体的结局.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张斌《王莽篡政过程中的西汉宗室王侯》[12]张斌.王莽篡政过程中的西汉宗室王侯.南都学坛,2016,(1).,冯辉《汉代列侯的分封及其演变》[13]冯辉.两汉列侯的分封及其演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编委会.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庆祝韩国磐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林岳枢《汉初的政治局势论析》[14]林岳枢.汉初的政治局势论析.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尤佳《东汉列侯爵位制度》[15]尤佳.东汉列侯爵位制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

学术界已关注汉代列侯的社会功能,但阶段性的考察有待加强。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6]认为汉代列侯的主要作用是赏功奖能、明辨功勋和保障功臣家族权益。朱绍侯《西汉末及王莽时期军功爵制的衰亡》[16]朱绍侯.西汉末及王莽时期军功爵制的衰亡.军功爵制考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17.认为汉宣帝时期,以分封列侯作为奖励官吏的手段;平帝时期,王莽赐高帝以来的功臣子孙列侯爵位以广树党羽。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9.认为两汉分封列侯不仅是政府奖赏官员功劳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成为调节官员资位、补偿官僚权益、授予官员荣誉、保障官员身份地位的手段之一。此外,相关论著还有朱绍侯《东汉时期军功爵制的恢复与没落》[2]朱绍侯.东汉时期军功爵制的恢复与没落.军功爵制考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17.,鲁力《曹魏爵级及授与情况探讨》[3]鲁力.曹魏爵级及授与情况探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4).。

学术界对汉代列侯规模的统计局限于前四史,统计结果并不准确。清代学者钱大昭《后汉书补表·自序》[4]钱大昭.后汉书补表.熊方等.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中华书局,1984.统计东汉列侯合计891人。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5]柳春藩.秦汉封国食邑赐爵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统计西汉列侯和东汉列侯(包括随父)见于历史记载者分别为886人和877人。赵荧《两汉二十等爵制蠡谈》[6]赵荧.两汉二十等爵制蠡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牍学研究(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统计西汉外戚恩泽侯合计143人,汉武帝推恩王子侯合计179人;东汉初年功臣侯合计365人,其中包括外戚恩泽侯45人。此外,相关论著还有尤佳《东汉列侯爵位制度》[7]尤佳.东汉列侯爵位制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8]罗庆康.西汉财政官制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9]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张号召《西汉列侯的分封及变迁》[10]张号召.西汉列侯的分封及变迁.黑龙江史志,2008,(23).,鲁力《曹魏爵级及授与情况探讨》[11]鲁力.曹魏爵级及授与情况探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4).。

学术界已开展汉代列侯个案研究,但侧重于西汉。辛德勇《羹颉侯、东昏家与海昏侯爵号》[12]辛德勇.羹颉侯、东昏家与海昏侯爵号.浙江学刊,2017,(2).认为羹颉侯以山为名,没有道德褒贬意义,证明海昏侯可能也无道德意义。马雍《轪侯和长沙国丞相——谈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主人身份和墓葬年代的有关问题》[13]马雍.轪侯和长沙国丞相——谈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主人身份和墓葬年代的有关问题.文物,1972,(9).认为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主人是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李峰《汉宣帝与霍光的权力博弈探析》[14]李峰.汉宣帝与霍光的权力博弈探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5,(6).分析了汉宣帝与霍光的权力博弈,认为二人有配合,但暗争激烈并严重影响皇朝稳定。此外,相关论文还有朱凤祥《西汉魏相为政及其思想评析》[15]朱凤祥.西汉魏相为政及其思想评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11).孙家洲《光武帝独出心裁的封爵之赏——“不义侯”》[16]孙家洲.光武帝独出心裁的封爵之赏——“不义侯”.史学集刊,2012,(1).,吕志毅《论霍光》[17]吕志毅.论霍光.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崔丽芳《霍去病与汉武帝“断匈奴右臂”战略》[18]崔丽芳.霍去病与汉武帝“断匈奴右臂”战略.兰台世界,2011,(3).,赵秋燕《西汉权臣霍光的军事谋略探赜》[19]赵秋燕.西汉权臣霍光的军事谋略探赜.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7).,陈静《汉东光侯耿纯生平钩沉》[20]陈静.汉东光侯耿纯生平钩沉.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6).,温乐平《西汉海昏侯国的租税收入蠡测》[21]温乐平.西汉海昏侯国的租税收入蠡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6).。

汉代侯国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偏重于西汉。钱穆《汉初侯邑分布》[22]钱穆.汉初侯邑分布.齐鲁学报,1941,(1).探讨了汉初侯国的分布问题。廖伯源《汉代爵位制度试释(上编)》[23]廖伯源.汉代爵位制度试释(上编).新亚学报,1973,(1).认为西汉侯国以户数划定疆域,而东汉侯国以户数为限。史云贵《西汉侯国官制考述》[1]史云贵.西汉侯国官制考述.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认为汉初除侯国令长外,其余皆归列侯任免;西汉中后期,侯国系统中二百石及其以上的相、丞、尉和家吏系统中比三百石的侯家丞按汉法当由中央任命。此外,相关论著还有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2]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5).,陈苏镇《汉初侯国隶属关系考》[3]陈苏镇.汉初侯国隶属关系考.文史,2005,(1).,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4]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秦素银《两汉侯国的动态考察》[5]秦素银.两汉侯国的动态考察.南都学坛,2007,(5).,苏俊林《汉初侯国独立地位探析》[6]苏俊林.汉初侯国独立地位探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1).,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7]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史念海《西汉侯国考》[8]史念海.西汉侯国考.禹贡(第4卷第2号).1935.,布目潮沨《前汉侯国考》[9]布目潮沨.前汉侯国考.东洋史研究(第13卷第5号).1955.,程敦复《汉代王国、侯国述论(下)》[10]程敦复.汉代王国、侯国述论(下).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赵沛《西汉胶东侯国考》[11]赵沛.西汉胶东侯国考.东岳论丛,2013,(7).,郭俊然《出土资料所见的汉代侯国官制——以东汉郡属侯国为中心》[12]郭俊然.出土资料所见的汉代侯国官制——以东汉郡属侯国为中心.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王恢《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13]王恢.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

关于汉代列侯的赏赐,尤佳《汉代王侯受赐特点论析——以〈史记〉〈汉书〉景帝遗诏的差异为视角》[14]尤佳.汉代王侯受赐特点论析——以《史记》《汉书》景帝遗诏的差异为视角.唐都学刊,2012,(2).比较分析了《史记》《汉书》所载景帝遗诏,认为西汉皇帝对列侯的赏赐以皇金、驷马与封户为主。

关于汉代列侯的爵位变动,学术界成果较多。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15]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认为汉武帝时期的王子侯因酎金律而夺爵为士伍者合计64人,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有关。韩秀丽《西汉王侯坐罪废黜考》[16]韩秀丽.西汉王侯坐罪废黜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考察了西汉王侯因犯罪而废黜的状况及其原因。冨谷至《秦汉刑罚制度研究》[17]冨谷至.秦汉刑罚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探讨了汉代列侯因犯罪削爵关内侯问题,但并不全面深刻并存在疏漏。此外,相关论著还有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18]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陈苏镇《西汉宗室绝国考》[19]陈苏镇.西汉宗室绝国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1907—2007.中华书局,2008.。

关于汉代列侯的犯罪与刑罚,学术界关注较多。布目潮沨《试论汉律体系化——以列侯死刑为主》[20]布目潮沨.试论汉律体系化——以列侯死刑为主.东方学报(第27册),1957.考察了汉代列侯的腰斩、弃市等死刑案例。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21]柳春藩.西汉的食邑制度.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认为西汉景武时期,许多列侯犯因罪而受到削封、贬爵、除国与处死等刑罚。于日辉《西汉贵族犯罪罪名研究》[22]于日辉.西汉贵族犯罪罪名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05,(11).认为西汉列侯的犯罪依据不同的性质,涉及到的罪名可以分为三类:政治犯罪、经济犯罪和普通刑事犯罪。此外,相关论文还有韩秀丽《西汉王侯坐罪废黜考》[23]韩秀丽.西汉王侯坐罪废黜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彭海涛《汉代宗室王侯犯罪研究》[24]彭海涛.汉代宗室王侯犯罪研究.花木兰文艺出版社,2015.。

关于汉代对列侯的政治管理,已有成果集中于西汉中前期。张玉《“推恩令”与河间献王诸子侯国》[1]张玉.“推恩令”与河间献王诸子侯国.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结合河间献王诸子封王子侯的史实,论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背景及作用。陈苏镇《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2]陈苏镇.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历史研究,2005,(5).认为汉文帝即位之初,通过在淮南国和齐国推行“易侯邑”政策并发布“令列侯之国”,将淮南王、齐王之子弟、外戚调离王国,置于汉郡的严密监视和控制之下,从而分散和瓦解了这两支威胁最大的王国势力。邓瑞全、张振利《略论汉武帝对封国的处置》[3]邓瑞全、张振利.略论汉武帝对封国的处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认为汉武帝严厉处置同姓诸侯王及王子侯,打破了宗室、外戚势力平衡并最终导致皇权易主。

学术界虽已考察汉代列侯与政治的关系,但偏重于西汉。廖伯源《试论西汉时期列侯与政治之关系》[4]廖伯源.试论西汉时期列侯与政治之关系.新亚学报(第14卷),1984.认为功臣侯是汉初势力强大的政治集团,皇帝施政常顾虑其反应。罗庆康《刘邦分封列侯初探》[5]罗庆康.刘邦分封列侯初探.益阳师专学报,1993,(4).分析了汉高祖分封列侯的目的、种类与后果,并考证了列侯权益。赵沛《试论“白马之盟”与汉初政治模式的建立》[6]赵沛.试论“白马之盟”与汉初政治模式的建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认为“白马之盟”确立了“非功不侯”的原则,保证了汉初军功大臣阶层因功封侯并保持政治支柱地位。此外,相关论著还有朱绍侯《刘秀与他的功臣》[7]朱绍侯.刘秀与他的功臣.中国史研究,1995,(4).,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8]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徐复观《两汉思想史》[9]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董平均《两汉时期的食封制度研究》[10]董平均.两汉时期的食封制度研究.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简牍学研究(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一点考察——汉高祖及其功臣》[11]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一点考察——汉高祖及其功臣.历史学研究(第141号),1949.,杜荣峙《刘秀与云台二十八将》[12]杜荣峙.刘秀与云台二十八将.史学月刊,1982,(2).。

关于汉代列侯与官秩的对比关系,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朱绍侯《从〈二年律令〉看与军功爵制有关的三个问题——〈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三》[13]朱绍侯.从《二年律令》看与军功爵制有关的三个问题——《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三.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认为从《二年律令》来看,吕后二年的列侯地位相当于二千石官员;从《汉书·外戚传》元帝制定的嫔妃与官、爵级别对比关系来看,列侯地位相当于上卿。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14]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9.认为汉代列侯并无相应官秩,列侯与百官相对地位借助朝位确定。

关于汉代的封侯诏书和程序,郑宗贤《试析西汉封侯诏书》[15]郑宗贤.试析西汉封侯诏书.早期中国史研究,2013,(1).认为西汉封侯诏书包括受封者的称谓、姓名、侯号、侯国户数和辖区。廖伯源《使者与官制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16]廖伯源.使者与官制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文津出版社,2006.认为两汉封侯时由皇帝派遣使者主持礼仪并颁发印绶,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代国玺《汉代公文形态新探》[17]代国玺.汉代公文形态新探.中国史研究,2015,(2).认为汉代封侯时,皇帝会用制书发布命令。

关于汉代列侯的分封形式,学术界的成果较少。尤佳《东汉列侯分封形式探微——以徙封与复封为中心》[1]尤佳.东汉列侯分封形式探微——以徙封与复封为中心.东方论坛,2017,(1).认为东汉列侯分封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徙封、复封与定封。

三、汉代列侯问题研究的缺憾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汉代列侯问题的微观研究和宏观考察均已取得许多进展,为全面理解并深入探讨这一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学术界对汉代列侯的探讨较零散琐碎,仍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就研究深度和史料运用而言,汉代列侯研究仍有继续拓展空间,存在以下四个缺憾。首先,学术界对汉代列侯规模、食邑、名田宅和爵位继承的一些观点尚可商榷,对列侯家世、恤典、家族、仕途、籍贯、地域流动、群体特征与历史地位的考察仍然比较薄弱。学术界对列侯与皇权、礼制、官制、法制、军事制度、土地制度、财政制度、赋税制度、徭役制度、二十等爵制与社会风俗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系统,仍需深入探讨以上关系以便全面理解汉代列侯问题。再次,学术界对汉代列侯演变进程的研究较少,并缺乏对汉代列侯与秦代列侯、魏晋南北朝列侯继承发展关系的梳理。最后,学术界仍需重视汉简中与汉代列侯问题相关史料的深入解读,并与传统史料结合印证。

猜你喜欢
西汉学报制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致敬学报40年
西汉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西汉玉器的鉴定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