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4-02 10: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职业院校大赛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 404155)

高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宋丽丽向月军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404155)

为了促进高职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职业教育技能训练,“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办学理念不断被强化,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文章从高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高职技能大赛;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并将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自2014年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增设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以来,参赛范围越来越广,参赛队伍越来越庞大,赛项设置越来越规范科学。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赛是由26个省市的69所院校经过网络营销和情境营销两个赛项进行比赛;2015年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76支代表队304名选手通过网络营销和情境营销两类竞赛内容展开了激烈角逐;2016年有78支代表队312名选手进行了为期两天包括营销实战展示、市场分析和情境营销三个竞赛模块的技能比赛;2017年有84支代表队336名选手参加了包括营销实战展示、商务数据分析和情境营销三个竞赛模块的比赛。

二、高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赛已经进行了四届,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已经进行了十届。高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越来越被高职院校重视,也成为引领高职职业院校改革的风向标。通过高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加强了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实践教学条件、提升了学生的市场营销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效缩短企业需求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距离。

(一)市场营销技能大赛普及面不够

市场营销技能大赛赛项的设置,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检验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参加竞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了相关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明显优于未参赛学生。但是限于学校经费有限、大赛配套软硬件等条件的限制,参加技能大赛培训的学生有限,参加竞赛的更是极少数,那么使学生能够受益的技能大赛变成了少数学生受益。

(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实训教学渗透着技能大赛的内容,但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教学匹配度仍不够,学生掌握的技能水平与技能大赛选手要求依然差异显著。参加省级、全国高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的学生大多是停课集中训练,正常的课程学习严重受到影响;大赛指导教师一般由专业教师兼职担任,自有的教学任务再加上繁重的指导训练,也影响到职业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承办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教师更是在承办期间要担任超额的工作任务;这都冲击了职业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对市场营销技能大赛认识不到位

据不完全统计调查,大部分师生对市场营销技能大赛持一种即时性利弊权衡观望态度,患得患失。市场营销技能大赛通过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对选手营销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考察,其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高考。一方面,学生认为技能大赛是一种可以选择参与的选拔赛,如果不能代表学校、省份参赛,或者参赛没有获得相应的名次及成绩,虽然有营销技能和专业素养方面的较大收获,但是时间成本及心理压力过大;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对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也存在认识误区,特别是大赛指导教师,备赛过程是漫长煎熬的、结果是未知的,再加上大赛参与面窄、选手认定选拔较难,实训设施不完备、校级大赛制度不健全、备赛与正常教学有冲突等实际状况的存在,对技能大赛效果的理解会有偏差,容易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

(四)配套设备不足

如果想要在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必须有对应的市场营销软件,高额的软件费用使一些高职院校望而退步。技能大赛集中培训所需的硬件设施和训练场地对于大多高职院校也是稀缺资源。

(五)缺乏严格有序的激励措施和制度保障

大多高职院校都有优厚的技能大赛奖励措施,但是激励内容仅限于取得优胜的成绩,例如全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一等奖或者二等奖,有些院校给予指导教师3-10万不等的金钱奖励或者省级教学成果奖等较高级别的荣誉奖励等等、给予学生免试专升本的升学机会等。但是对于进行了繁重的指导训练任务而未能获得理想荣誉级别的结果,几乎可以视同为无激励,指导教师及学生会难免失落。

三、对策分析

针对高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增强技能大赛参与面,理性认识技能大赛

高职市场营销技能大赛的赛项是市场营销典型工作任务的浓缩和提炼,可以通过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资格水平,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高职院校也要避免将有限的资源仅仅用于对少数选手的集中培训上,克服“应赛教育”的倾向。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引领职业教育的一跟指挥棒,要能够激发全体学生的技能训练积极性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能,让全体专业教师都参与研究技能大赛赛项内容和规程,全体专业教师都参与大赛指导,有针对性改革和创新专业课程教学,使职业教育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以满足社会需要。

(二)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构建赛教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要能够以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为契机,通过技能大赛检验学生的营销专项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技能大赛中,各参赛院校通过竞赛和交流,认识到相互间人才培养的差距,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距离。通过技能大赛,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改革和创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技能大赛为导向,加强专业课程改革

基于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高职院校要做好技能大赛赛后反馈,增强技能大赛和专业课程教学的匹配度,加强实训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充实实践教学软硬件,完善校内实训设施,通过校企合作增强校外实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技能培养,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密切结合。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改革专业实践课程,以岗位能力为目标,将技能大赛各赛项反映出来的专业技能点与专业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开展有针对性的、高度仿真的、综合应用的专项强化训练,通过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相互衔接。

[1]刘东菊,汤国明,陈晓曦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30-34.

[2]高洋.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力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177-178.

[3]靳润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

[4]颜炳乾,陈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效与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3,(33):62-64.

[5]于万成.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助力搞好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0):5-8

校级项目:《技能大赛国赛标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宋丽丽(1984.7-),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任教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向月军(1962.10-),男,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现任教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经济管理、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职业院校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