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分析

2018-04-02 10: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公务员基层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分析

曹磊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基层公务员个人的身心健康,对政府办事效率的提升以及公共部门的形象都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在详细阐述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含义,透彻地分析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具体产生原因,并从文化、个人、组织、以及制度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基层公共部门的高效运转、优化公共服务建言献策。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原因;措施

基层公务员作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直接桥梁和纽带,其工作态度与办事效率将会对政府的行政目标以及国家的发展前景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基层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职业倦怠问题的重视程度,探究其成因及解决对策,从而促进基层公务员身心健康和政府职能的顺利实现,进而加快我国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

一、基层公务员和职业倦怠的含义

(一)基层公务员的含义

基层公务员即在地方政府即在县(市)级、乡(镇)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工作,纳入国家机关系统的编制之内,依法行使公共权利,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并由国家的财政支出支付其工资报酬及福利待遇的工作人员。

(二)职业倦怠的含义

职业倦怠(Job burnout)又称职业枯竭。第一次出现该术语是1974年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在Journal of Social Issues”上发表的“Staff Burnout”一文中首次提及该名词。随后在1980年,凯尔尼斯(Cherish)从动态角度诠释该名词的含义;派恩斯(Pines)和阿伦从静态角度解释它。目前世界上认同度最高的是1981年,马勒等提出的“三维度理论模型”,认为职业倦怠的的核心是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的低成就感。

二、职业倦怠产生原因的分析

(一)职业倦怠产生的文化原因

1.组织文化对基层公务员的影响。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工作理念及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基层公务员相对滞后的文化影响下,他们会承受巨大的工作及心理压力,情绪紧张,态度消沉很容易出现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的职业倦怠问题。

2.社会文化对基层公务员的影响。受到我国历来已久的“官本位”、“权本位”思想的影响,基层公务员不仅要承担为公众办实事的责任,更要花心思在处理自身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努力在众多的规则中寻求平衡。长期以来他们就会压力过大、身心疲惫、内心厌恶甚至反感。

(二)职业倦怠产生的个人原因

1.自身个性和能力与工作岗位不符。我国对公务员的分类有职位分类与品味分类,但较多的是根据个人的学历、经验或者工作本身的要求对他们加以分类,在此基础之上较少的考虑公务员本身的个性特征和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们会对工作感到厌倦,出现消极怠工的不良情绪,职业倦怠现象也就随之而来。

2.缺乏职业规划,工作目标不明确。在基层政府机关部门中,部分基层公务员仅仅是受到古代文化、家族期望或是社会文化的众多因素影响下盲目选择该职业,然而在工作后会发现,基层部门并非本身想像的那般美好,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长此以往,会出现对工作厌倦、无奈、应付心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自我的职业生涯缺乏具体恰当的规划,对自身的工作目标也不明确,工作积极性降低,出现”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消极心理。

(三)职业倦怠产生的组织原因

1.科层化的管理模式。我国基层政府机构中大多采用的是科层化的管理模式,基层公务员都必须遵守制度性的行为标准,个人行为趋于僵化、缺乏弹性,必须时刻保持理性的工作状态,自由性及创造性受到严重制约;此外,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使上级领导独揽大权,缺乏民主等,对基层公务员的个性发展造成限制,参与性和组织认同感不强。

2.缺乏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由于我国基层政府组织中上下级之间无法经常性的面对面地交谈,以至于上级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基层人员的情况,无法体会其真实感受,因此不满甚至厌恶工作的情绪长期埋在该群体的内心,无法排解;同事之间由于竞争的关系更是表面逢迎,使其逐步产生压抑的思绪无处倾诉,最终导致职业倦怠问题的出现。

三、职业倦怠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文化层面的应对措施

基层公务员在自觉主动学习并构建自我行政价值观的同时,需要基层组织对其进行行政思想的深化教育,从而形成内在的自觉为主,外在的强制为辅的教育模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基层公务员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优良观念,大力发扬基层民主,时刻谨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正自身的位置,为群众办实事,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二)个人层面的对策抉择

基层公务员要摆正心态,对自我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制定出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符合实际的价值目标、可行性较强的规划,切勿好高骛远,此外,基层公务员要及时发现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在自身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培训等外在的教育方式及时给自己“充电”,从而保持所掌握知识的时效性,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自我职业素养从而满足更多层次和领域的服务需求。

(三)组织层面的解决措施

一方面,对基层政府部门进行行政体制的改革,明确他们的本职工作和责任,合理配置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总量,调节个人工作强度;另一方面,基层部门的领导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转变领导方式,加强民主管理营造民主氛围、扩大基层民主;最后,基层部门可以借鉴国外政府部门换岗流动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工作潜力,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开阔视野、缓解职业倦怠情绪等;与此同时,健全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基层部门中上下级和同级之间广泛、及时、常态化的互相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力和凝聚力。

职业倦怠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该问题并非一蹴而就产生的,因此对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从而有效地防止该问题的滋生蔓延,从而使基层公务员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态度为公众服务,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做贡献。

[1]王玉娉.中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2015年

[2]池烨.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2013

[3]安娜.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4-6

[4]马超.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黄薇.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

[6]刘军君.公务员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

[7]刘逍.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保障机制[D].复旦大学,2010

[8]李鹏杰.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

曹磊(1994-),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管理学硕士,郑州大学,研究方向政府治理与改革。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公务员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篮球公务员
走基层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