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雾忧霾,我们能做些什么?
——基于雾霾调研的反思

2018-04-02 10: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能部门雾霾调研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621000)

杞雾忧霾,我们能做些什么?
——基于雾霾调研的反思

郭瑞洁张蓝月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00)

近几年,雾霾一直是人们的热议话题。2016年入冬以来,全国各地再次受到雾霾的肆虐,成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彭州石化等大工厂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网络媒体的大肆宣扬使民众陷入惶恐。调查发现,民众缺乏对雾霾的科学认知和对防霾治霾的理性态度;有关职能部门对于雾霾宣传教育不到位。当代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带动周围群众保护环境,也可以用调查研究数据向政府部门转达民意,提出应对雾霾危机的建议。

雾霾;调研;态度;环保意识

一、调研背景

2015年,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的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在大学生和知识阶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少人对雾霾的严重程度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雾霾的性质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环境保护和政府责任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希望深入了解,理性判断并发出自己的,有事实依据的声音。当然也希望能为须臾不可离的空气,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我们的地球做一些事。因此,我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对民众的调查,了解社会对雾霾的认识和态度,听听大众的声音;走访政府部门,听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观点。基于以上,做出自己的综合评判和理性分析,借此为四川省的雾霾控制乃至于更大地区的环境保护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二、调研过程及分析

(一)对民意的调研

为得到足够准确的数据、清晰地呈现民意,我们将民意调研部分分为了两个版块,一是问卷调研,主要针对全国各高校学生以及关心国家时事的有途径接触网络并愿意参与到问卷调研中的网民;二是实地采访调研,地点选在被认为是雾霾根源地的彭州石化所在地——彭州老城区。

问卷调研部分,其中,线上问卷有效份数为327份,线下为427份。整理数据,结果如下:

1.民众对雾霾的关心程度。调查发现,在受访者中,有63.30%的人群会对关心一点,33.33%表示十分关心雾霾情况。这反映了目前大众对雾霾有了基本的关注的,但不够重视。

2.民众接受雾霾知识普及程度。调查数据发现,仅有1.83%的地区有较多的知识普及,而偶尔开展的也仅仅只占有32.72%,其余的65.44%,即大多数地区都没有开展过普及活动。这反映出目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普及雾霾知识上做得不够。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宣传和普及教育,让更多的关心雾霾的民众更加了解雾霾。

3.为降低雾霾影响而努力的意愿。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54.43%)的人表示十分愿意,24.46%的认为还是得看情况而定,但也有18.04%的人群心里是愿意的,只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无法践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当问及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态度时,73.39%的觉得可以进行适度的燃放,18.65%的人认为应该禁止燃放,说明人们对雾霾的成因理解不够,对降低雾霾影响的方法和治理实践缺乏动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4.民众对政府治理雾霾责任的认识。结果显示,259人认为政府可以搞好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209人表示可以出台车辆限行的政策,也有高达269的觉得应该禁止重点排污企业。有246人认为应该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263人认为应该提高绿化程度。

实地调研的结论与问卷调研相似,但较于问卷给人更直观的感受。一名一年级小朋友和她母亲都在16年冬季患上呼吸道疾病,同时在医院输液治疗;雾霾严重时小学生被要求尽可能待在教室,不准去操场运动,也不能在露天的地方玩耍,甚至停课;雾霾天能见度较低,大部分采访的民众不敢乘车,更不敢自己开车出行;一位女士提出,要从源头上治理雾霾,而不要在雾霾严重时才关停工厂,限行车辆,等情况稍微缓解时又出现懈怠情况,恢复老样子,从而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雾霾问题。这一提议得到其他路人的赞同。

(二)对政府部门的调研

1月13日上午,调研组来到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四川省环保厅大气处的工作人员接待了调研组成员,回答了雾霾的现状,源解析,环保部门对雾霾的处理方法,民众可以做的事等诸多问题。

问及当前雾霾现状时,大气处工作人员表示,雾霾情况近几年在持续变好,例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逐年增加,pm2.5、pm4等污染物指数也在逐渐减少。但是,我们的调研结果却显示,绝大部分民众认为雾霾明显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工作人员回答是“过度关注”。这个答案出乎我们意料。“雾霾这个问题近几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好事,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关注空气问题,甚至整个环境问题,但过度关注就可能会扩大人们的恐慌,导致不准确的认识”

对于雾霾的成因和源头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在四川,对污染进行源解析得到的初步结论是:车辆(包括摩托,私家车,货车等)是第一污染,占30%。每20辆私家车的污染相当于一辆大货车(截止2016年11月,成都汽车保有量已达406万辆,高居全国第二),而工业只排到第三。这与大家认为工业污染排第一的直觉不同,但环保部门的数据应予采信。

在雾霾最严重的时候,除了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常规监管、治理外,政府相关部门还会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如车辆限行,关停部分哪怕是排放达标的工厂来紧急控制污染的加重等等。

可是为何民众认为治理效果不显著,或者说,民众并不“买国家的帐”呢?工作人员表示,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阶段,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需要大量的大型小型工厂生产制造,即使污染排放都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是相当惊人的。除工业生产外,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和垃圾也成倍地增长,治理起来难度非常大,因此,治理雾霾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时间,也希望民众能够理性对待,给相关职能部门一点时间。

三、结论与反思

通过此次对雾霾的调研,我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众对于雾霾的认知、看法以及建议。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雾霾的处理方案与态度等。

对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议能够多途径普及雾霾知识,加大环保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控制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

对于普通民众,我们希望更多民众加入到关心雾霾,关心环境问题的队伍中来(12369是环保投诉热线,12345是市长投诉热线,如果发现污染情况,随时可以举报。关注环境质量发布会,也可以关注早点环保,四川环保,成都环保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环保知识),身体力行,为减少雾霾,减轻环境问题做出一份贡献。

作为大学生,我们承诺并倡导:从自身做起,减少点外卖次数,减少不必要的吃穿用度,做好垃圾分类,减少乘车次数,尽量搭载公共交通工具,积极参加环保相关活动,真正为环保做点实事。

[1]杜敏.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初探——以四川省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5,(8):220

[2]朱玉杰,杨红梅.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2):015

郭瑞洁(1997-),女,汉族,河南洛阳,本科在读,西南科技大学;张蓝月(1997-),女,汉族,四川巴中,本科在读,西南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职能部门雾霾调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检察版(十)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首次邀请政府职能部门旁听大会发言
轮胎企业职能部门的设置和管理要点分析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工程咨询在防治雾霾中要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