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关键字学习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2018-04-02 10: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强国情怀中华民族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通过关键字学习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王喜峰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系统回答,擘画了未来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宏伟蓝图,取得了重要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在党内党外、国内国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十九大报告站位高远、视野开阔、内容博大、思想深邃、气势恢宏、逻辑严密、文笔优美、感情真挚,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需要我们原原本本学习、深入系统学习、联系实际学习、融合贯通学习,做到常学常新,日读日新,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信念、增强信心、提振精神,从而豪情满怀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对如此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报告,如何学习才能更好地学懂弄通?不妨借鉴关键词学习法,通过对十九大报告关键字的深入学习,全面准确地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笔者认为,十九大报告最闪光的关键字为“新”、“大”、“强”。“新”体现在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新要求等。“大”体现在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大情怀、大担当等。“强”体现在强党、强国、强军等。

一、新: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

十九大之后,“新”成为了最为耀眼夺目、最受关注一个字。人们无论是在正式会议还是茶余饭后,都在谈论着新时代、新矛盾、新征程、新气象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简单的说法,而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治判断,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任何一个时代的形成都有其客观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缘于十八大以来极不平凡的5年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这些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新时代的实践基础。进入新时代的另外一个重要判断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呼唤新思想。党的十九大立足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全面谋划了中国今后5年、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战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新征程全面规划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目标更加清晰、举措更加科学、信心更加坚定,步骤更加紧凑。

二、大:大格局、大情怀、大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总书记指出“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非同一般的格局意识,善于从全局着眼,从大局着手,体现了纵横捭阖的大气势,长袖善舞的大手笔,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是多么高远恢弘的格局啊!大格局体现在“四个发展史”。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将国家的发展推进到新的历史高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拓宽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十九大报告的大情怀体现在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深沉的人类情怀上。《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称,“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多么气势磅礴的情怀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农村贫困人口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总书记发起了精准脱贫攻坚。这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深厚家国情怀的体现。大情怀还体现在深沉的人类情怀上。十九大报告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由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中国共产党有情怀,更有担当。“穷着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敢于担当也善于担当。之所以说这种担当是大担当,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担当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任务,除了为中国人民服务,还要为世界人民服务。在当今世界格局出现“逆全球化”潮流的趋势下,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也是为世界人民担当的体现,尤为难能可贵。

三、强:强党、强国、强军

强国必先强党。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高度重视,党建部分论述占了整个报告总篇幅的1/8。经过十八大以来正风肃纪、强力反腐,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立足新时代,十九大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样一个有统有分、纵横交错、立体交叉的党的建设总布局,并指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更深认识。

强国必须强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需要继续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更加注重聚焦实战,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建设强大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所有志士仁人的共同夙愿,也是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的光荣使命。经过建国之后60多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十九大报告中20次提到“强国”概念,包括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并指出要在建国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文件,十九大报告展现出了强大的、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是推动我们工作,指导我们实践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是每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把握十九大报告的关键字,进而深入系统地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只是学习的一种途径。站位新时代、起航新征程,需要我们强化学习自觉、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质量,进一步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牢记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看看缺什么、想想干什么,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王喜峰(1982.11-),男,河南项城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政府与政治。

猜你喜欢
强国情怀中华民族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强国有我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