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的作用与培训路径

2018-04-02 11:41■肖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3期
关键词:通讯员新闻宣传培训

■肖 荣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生态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通讯员对媒体的重要作用从未改变,始终是媒体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通讯员往往是第一现场的目击者,或者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基层信息的发掘者和传递者。他们新闻工作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能否在全媒体时代取得一席之地。因此,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讯员的作用与存在的不足

通讯员与媒体是共生、合作关系。以上海《申报》为例,自1872年创立后不久,该报就在杭州设立了第一个外埠通讯员联系站,1875年已扩展到北京、苏州等26处。通讯员队伍庞大,虽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却在新闻报道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今,新媒体迅速发展,通讯员的作用更加明显,可以细分为四大方面:

——新闻素材的提供者。与媒体记者相比,大部分通讯员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天然优势,能够更便捷地与被报道对象联系沟通,从而快速、准确、全面地收集新闻素材,为记者深入采访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场新闻的播报者。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发消息。鱼龙混杂之下,社会更盼望权威媒体及时发声。因而,当某地发生重大新闻事件,记者无法及时赶赴现场时,当地通讯员就要代替记者上阵,用专业视角进行报道。

——专业新闻的发言人。记者不仅时间、精力有限,知识储备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当遇到一些特定领域的选题难以驾驭时,需要作为业内人士的通讯员出马,发挥精通专业知识的特点,充分挖掘专业新闻的价值。

——基层一线的情报员。身为普通受众的广大通讯员,是新闻媒体伸向社会的神经末梢,直接感知社会冷暖,更容易捕捉民生热点痛点,敏锐地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将社情民意传递给媒体。

正是有了通讯员,新闻宣传工作才得以蓬勃发展。但是实践中不难发现,通讯员队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亟须媒体、通讯员和通讯员所在单位引起重视:

积极性不够。当前,一些基层通讯员及其所在单位领导、同事,对于新闻宣传工作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实干才属于真功夫,新闻宣传只是锦上添花的表面文章,可有可无。这种看法导致通讯员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写稿热情不高,即便写稿也多是敷衍了事,很难出好稿。

实际操练少。有些通讯员对于做好新闻宣传报道非常重视,和编辑记者聊起来也说得头头是道,可是,真正写稿却不多。可能是因为本职工作太忙,也或许是感觉茫然、不知道从何着手。新闻是一门实践的学科,不深入采访、不亲自写稿,就不可能真正掌握其中的规律与技巧。

新闻素养和写作水平有待提升。有的通讯员既热情又勤奋,频频投稿,真正见报采用的却不多。仔细分析发现,他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于所写人物或事件的新闻价值缺乏正确判断,自以为很有典型性很新鲜,实际上在全省全国早已不是新闻,或自以为没啥特别、司空见惯,但其实有进一步挖掘空间;二是不按照新闻的基本要求写稿,要么公文色彩浓厚、没有细节故事,要么虚话套话太多、有用信息寥寥。

一名合格通讯员的基本素养

基层通讯员大多是本职单位的“笔杆子”,有一定写作能力和工作热情。但是,新闻宣传与写总结材料不同,通讯员要想及时把自己单位的新人新事传播出去,还得努力用新闻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意识和采写能力。

首先,要具备较高的写作水平。通讯员应该积极参加新闻宣传的业务培训,全面掌握新闻学基本知识,正确判断什么素材使用什么体裁,理清写作思路,学会采写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大量阅读和借鉴优秀新闻稿件,从“依葫芦画瓢”开始,不断提高个人的写作水平。新闻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因此,通讯员平时要多写多练多钻研,笔耕不辍,做到人勤、手勤、脑勤,真正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

其次,要具有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发现新闻的一种能力。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洞察力,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留意身边相关的一切信息,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传播价值的新闻线索,再加以深入了解和报道。不论是与亲朋好友或同事邻居的一次闲聊,还是对某个数据图表的偶然一瞥,有心人都可能从中嗅到新闻的味道。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从看似平淡无奇的人事中挖掘不寻常,有时候表面平凡的事件变换角度看,就能显出不平凡来,这需要通讯员加强积累和有意识的训练。只有全面了解相关信息,遇事多想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精准判断哪些事情是新闻、值得一报,哪些事情是旧闻、但有思想性针对性,可以寻找新由头、新角度、新事例继续报道。

另外,要关心热爱本职单位。现在,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新闻宣传,也是基层通讯员发掘新闻线索的一座座富矿。通讯员要真正热爱自己的单位,积极关注本职单位的方方面面,也要熟悉本行业的最新动态、高层的指示精神与重大工作部署、外地同行的创新举措,等等。如此,方能开拓视野、提高站位,及时有效地宣传报道单位的新成绩、新气象。单位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拍脑袋决定的,通讯员在采写有关重点工作时,不但要真实描述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还要尽可能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最后,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讯员与记者一样,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揭露黑丑恶、促进社会进步的重任。因而,通讯员除了遵守新闻法律法规外,还要牢记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坚持实事求是、中立客观,肯吃苦、肯冒险、肯钻研,多写有温度、有深度、有品质的好作品。

通讯员的培训路径

通讯员毕竟不是专职记者,写稿随意性较大,要使他们练就一双“新闻眼”,真正地发挥战斗力,就要加强培训和引导。要从各方面提高通讯员的新闻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媒体定期组织培训班,是培养优秀通讯员比较常见的方法。以检察日报为例,报社每年组织两期通讯员培训班,请报社领导、长年工作在新闻采编一线的资深编辑记者等进行授课,讲授新闻采写的基本知识、经验技巧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媒体融合的方向、方法等前沿理论问题。此外,报社各业务部门及网站、刊物也会结合各自工作特点,不定期地组织各种研讨会或专题培训,邀请各方专业人士授课,给已经具备一定新闻素养的通讯员进行“头脑风暴”。除了请进来,编辑记者还主动走出去,深入基层,为广大无法参加专门培训的通讯员面对面授课。

在大规模培训之外,编辑记者还借助邮箱、QQ群、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随时随地与遍布各地的通讯员进行联系,加强思想交流与沟通指导。检察日报社总编室平日与基层通讯员打交道较多,为方便交流,开设了专门的通讯员投稿信箱,专门建立了通讯员QQ群,并加入了一些通讯员微信群。

有的放矢,提高培训指导实效。在检察日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期间,有个固定环节是由总编室编辑点评参训通讯员的稿件,明确指出有的稿子为什么好、到底好在哪里,有的稿子为何没法采用或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补充修改,这种现场指导因为针对性强而深受通讯员喜爱。而在总编室建立的通讯员QQ群里,各地通讯员不但可以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所在检察院的亮点新闻,还可以咨询稿件采写方面问题,由编辑一一答疑解惑。编辑也会随时通报近期宣传重点、栏目要求及一些已经见报的优秀稿件,供通讯员参考学习,把握宣传方向,提高报道效果。

当然,媒体的培训指导只是一方面,要想让通讯员快速提升新闻素养,还需要其所在单位和部门的多方支持,通讯员自己也要用心用力,尽职尽责地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猜你喜欢
通讯员新闻宣传培训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