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写作”助力大作文
——高中“微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02 20:02陈小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微写作学年高三

陈小兰

(福清融城中学,福建 福清 350300)

2017年11月《语文报》 发表一篇文章,其中谈到“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的感慨:“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作文教学,全线崩溃。高一语文课学知识,高二忙会考,高三刷题奔高考。很多学校不安排写作课。高一必修课,高二选修课,高三兵荒马乱的考试。”笔者长期在一线教学,对温主编的话深有感触: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一种重文本教学轻写作的倾向。高一高二科目多,语文课时少,高三考试多,几乎抽不出时间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处于一种无序、随意的状态。而笔者近年在教学中,引进微写作,助力大作文,找到了平衡文本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一种良好模式。

荣维东认为:“写作实质是一种书面表达和交流活动,写作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应付生活需要的书面交流技能。”[1]微写作既能让高中作文教学摆脱困境,又能实现写作教学目的。它能够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愿望,就像生活中人们热衷于刷微博、发朋友圈,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思所想并乐与人分享。写作从“要我写”到“我要写”有了质的飞跃。

一、微写作概念及特点

微写作是一种篇幅短小,主题明确、目标清晰、针对性强,强调写作的完整性,可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模式。当然,它也要求表达方式的纯粹与逻辑的完整。归结起来有如下特点:

1.语段简短。微写作一次只写一个内容,可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字数从几十字到200字以内。2.形式多样。它可以是课堂上限时命题写作,也可以是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上发的内容。3.快写快评。在课堂即写即评讲,在微博或朋友圈,写完即发。

二、微写作主要的应用类型及其特点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应用的微写作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就地掘金式。这种模式是对教材文本中体现的写作知识点进行微写作巩固。这是微写作的基础阶段。要把天天和学生见面的教材文本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载体。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教材确定微写作专题,才能在教学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读写训练。如:必修一教现代诗,让学生选取一个意象写一首小诗。有同学选取“眼镜”为意象,写道“装着的镜片/一圈又一圈地加厚/那暗夜中闪着光的屏幕/是诱惑,堕落”构思巧妙让大家赞赏不已;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学完后,要求学生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为蔺相如写一则颁奖词。有同学写道:“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只用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气量。”这就比较概括、精练而且传神。这样从教材出发,学生学完文本的同时也掌握了不少写作知识点。纠正了以往只顾文本教学忽略写作的偏颇,从一味的讲读到练写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种类型是拓展延伸式。只囿于课本的微写作练习是不够的。必须有效运用网络做适当的拓展延伸,这个模式是微写作的发展阶段。每周末布置他们对生活中所见所闻,拍照并写一段文字发布至微博或朋友圈,这种自由微写作让他们喜欢,许多点赞和评论就是最好的奖赏。为了规范,还要建群,布置具体微写作内容,教议论文时,把 “分析论证”分成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因果分析、假设分析、辩证分析等微写作训练。如让学生用因果分析法写一段话论证“非宁静无以致远” 并选择恰当论据,发在班群。同学互评教师点评,效果立竿见影。拓展延伸式把自由表达和规范写作相结合,扩大了学生微写作范围,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用微写作助力大作文

也有人质疑:“微写作,会不会让学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多虑的。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在《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定位》谈到:“我以为教师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应该在这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通过自身写作的感受和经验而不是通过知识概念,对学生在自由状态下写作过程有所帮助,引导学生提高写作的基本素养,丰厚写作积累;二是帮助学生认识指令性写作的特点,积累适应指令性作文的经验,提高适应限制性作文的能力。”[3]上面提到学生在群里展示写作内容,教师点评和修改就是用自身写作感受和经验帮助学生,实践表明效果良好。

首先,微写作奠定大作文的基础。高一二学年微写作训练,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积累。微写作让作文教学循序渐进,最终助力大作文,这也是微写作的总结阶段。从微写作到成篇作文的步骤如下:

如高一学年必修一专题“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用微写作步骤如下:第一次,先构思列出写作提纲:(1)遇到什么人(2)因什么事触动心灵;第二次完善成文阶段:写这些人(外貌、语言、行动)和事(起因、经过、结果)怎样触动心灵(心理描写);第三次修改连贯成文,发班群共享,大家公认的好作文推荐到报刊杂志发表。高二学年要写成篇议论文也按如下步骤分次进行。第一次把作文题目给学生,学生审题立意后,列出写作提纲;第二次把写作提纲每一个分论点扩展成议论文段;第三次,教师抽取几篇文章,展示修改成文过程;第四次,学生看了范例,自己修改文章。同学间互评、互改。这次数是连续在一周内进行,成文后发群师生共同批阅,推出好文章做范例。记叙文或议论文从落笔构思到成篇可连续花一周或更长时间来完成,后一次比前一次更深入。一学期完成两三篇即可;对半期考期末考两篇当堂完成的大作文考后用微写作模式评讲修改,也能增加学生完篇的意识。微写作让学生后一次在对前一次写作基础上充实,直到成篇大作文。

其次,微写作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黄厚江先生说的“帮助学生认识指令性写作的特点,积累适应指令性作文的经验,提高适应限制性作文的能力”特别适用高三学生。高三年用微写作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频繁考试中保持清醒的写作思路。高三学年学生时间更紧,各种类型作文都要训练,很多时候只要把作文题目给学生审题立意列出写作提纲,花不多时间训练也照样有效果;高三学年经常考试,在考场上写不少大作文,考后讲评时用范文示例,每一次用微写作模式修改一个方面,让学生在一次次修改中升格了成篇作文,也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朱光潜先生在《谈谈写作》中说:“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微写作是实现这个理念很好的途径。

长期以来,让教师们困惑的是,学生喜欢把时间放在钻研数理化上,而不愿意读语文写作文。就因为做数理化进步明显,有成就感。微写作让学生写作有目标,写作有时间,写作有乐趣。微写作模式让教师在文本教学的同时兼顾写作,学生循序渐进养成写作习惯,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写好大作文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微写作学年高三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