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字理 提升识字效率

2018-04-02 20:02林淑容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声旁字理字义

林淑容

(古田县大桥中心小学,福建 古田 352259)

汉字学家殷焕先先生说:“汉字是有理性的文字。所谓理性,即是合乎六书。”依据六书原理来析解汉字,是最正宗的字理识字。[1]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应该只是数数笔画,说说结构,简单加加减减,课后机械抄写等,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在脑海里建立正确的音、形、义三者之间联系,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知记字形。

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中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枯燥乏味的方块汉字编成形象生动的故事,能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提高识字的能力。[2]例如可以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学,在教学“焦急”的“焦”字,笔者编了一个故事:古时候,森林里发生大火,把来不及逃生的小动物都烤熟了。古人就拿这些烤熟的肉来吃,觉得比生的要好吃得多,于是就懂得使用火。不过火太大的话,食物就被烤焦了。“焦”字的上部分本来是三只鸟(表示很多鸟的意思,后来省略成一只,相机复习“隹”就是短尾巴鸟),下面是一把火,强调用大火烤,就会把小鸟给烤焦了。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学生牢牢地掌握生字。

学生都喜欢神话故事,教学“旭”字,就可以相机引入《后羿射日》的故事来解说: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强烈的阳光把土地都烤焦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动植物也快被晒死了。这时候,出现一个叫后羿的箭神,他拿起天帝赐给他的神弓朝太阳连射九箭,射掉了九个太阳,只保留了一个太阳,人们才得以生存下来。想一想,天上同时有那么多的太阳一起出现,会是怎样的情形?在古代,数目以“九”为最大,所以古人把“九”和“日”组合起来,造出“旭”字,表示太阳刚刚升起、光芒万丈的样子。[3]

通过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探索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弄清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二、 图文对照,再现“形象”

在教学会意字时,都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比如教学部编版一年级《日 月 明》,这课生字教学重点是认识会意字。上课伊始,课件出示太阳图(也叫日),又出示月亮图(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字叫“明”。本课要学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就这样学生初步理解这类字的构字特点。接着在朗读课文之后,出示田里一名男子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引出汉字“男”,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然后让引导学生说说“尖”“尘”的意思,教师揭示末端细小为“尖”,细微的土为“尘”。最后,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先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再全班交流学习成果,最后总结这类字的构字规律:以上生字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而成。就这样,层层递进揭示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理解字义。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形象地感知字义,感受会意字的特点,领略汉字的趣味性,同时也点燃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以后再学习这类汉字,难点就不攻自破。

象形字是用一个象形符号去描摹实物形象的字,如“水、月、牛、目、山、日”等。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描绘出来的。“水”像小河流水,“月”像一弯新月,“牛”突出了牛角,“目”简直就是人的眼睛,“山”像峰峦层迭,“日”就像一轮红日。这些象形字,可借用简图讲解字的形状,分析字形。如教学“亭”字,先让学生观察“亭”的简单图画,说说它的形状,再仔细看看“亭”的字形,说说它们相似的地方。学生图字对照,初步认识到“亭”这个字是由图中的画演变而来的,从而了解了象形字的特点。这样图字对照,学生既了解了字义,又掌握了字形,同时还初步知道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他象形字,如“兔”等也可以用这种教法。笔者先让学生通过课件追溯“兔”字前世今生,然后在田字格里边写边说:负字头就是兔子长长的耳朵,中间扁扁的口是兔子的身子,撇是兔子的前腿,要从肚子里往外写,竖弯钩是兔子的后腿,注意观察兔子的最后一点,那一点像什么呀?(小尾巴)并编成顺口溜:“兔子的尾巴短,藏在身后边。”借此提醒学生不要漏写这一点。

用最形象生动的方法追溯汉字的本义,学生不仅理解字义,而且书写不容易错误。

三、触类旁通,解析字理

形声字教学,要利用其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的联系,通过字音、字形,促使理解字义。首先要让学生对汉字的主要偏旁部首的意义有基本的了解,以后凡看见带有这些部首的字就能大致判断其与什么有关。这样就便于见形(形旁)大致知其意义。

如在形声字的“声旁带字”教学中,在掌握象形字“苗”字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声旁标音的形声字规律去识记,学生很快掌握了“描、瞄、猫、锚、喵”等一大串字意不同而形音相近的字。还与学生一起创作了韵文:“描:描红要用小小手;瞄:射击要用眼睛瞄; 猫:犬旁加苗是小猫; 喵:口旁加苗是小猫叫; 锚:金旁加苗是铁锚。”再比如,学习声旁是“青”的形声字,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学生不难发现,这些字的读音都和“青”字相同或相近。那它的形旁不一样,字的意思也不一样。为了区分并好好记住它,可以编个字族故事:晴空万里,池水清清;小小蜻蜓,大大眼睛;飞来飞去,捕捉蚊蝇。这种“声旁带字”识字方法,让汉字在学生眼里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学生沐浴在祖国文化的璀璨阳光里,感受着汉语言文学的无穷魅力。

在形声字“偏旁串字”教学中,要做到“教一个得一串”。比如在识字4中“两点水”和“三点水”生字教学中,可先通过课件展示由图画到甲骨文再到楷体汉字产生、发展的大致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一种由图画到楷体字的思维过程,初步明白了两点水的字和结冰有关,三点水的字和水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两点水字比如:冷、冻、冰,三点水的字比如:海、河、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就深刻理解词组“寒冷、冻结、冰雪”以及“东海、黄河、长江”的意思。在这两个偏旁部首教学时,还延伸“四点底”教学,强调四点底的字则是“火”的变体,与水无关,比如:热、煎、煮……汉字大多是形声字,掌握普通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意的特点,就能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无师自通”地学习大量的形声字。

字理识字,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及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教给学习自学汉字、辨音、析义、记形的方法,化多为少,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联想想象,理解字义

字理识字法运用汉字本身造字、构字规律所显示出来的魅力吸引学生,化解知识难点,简化学生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较多地运用到联想法,帮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字义。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证明,学生的想象潜力是可以大大挖掘的,比如:“旧”字,学生灵活地理解为新的东西,过了一日,就会变成“旧”的;“雷”字雷声隆隆响连天,大雨落到田里边;“思”字勤耕“心”上“田”,“思”想才会获得丰收;“达”字理解更妙了:大步大步地往前走,就能到达;“聪”上课的时候“耳”朵、眼睛(丷)、嘴巴(口)、“心”都用上的小朋友就是“聪”明的孩子。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渗透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地识记汉字,切实地把“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会印象深刻,从内心深处感悟到汉字的科学和伟大,从而学好汉字。但是,时代在前进,汉字也随之发生一定变化,或字义转化,或形体演变,对这些字依然按原来的六书去析解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教师赋予汉字以新解须十分谨慎,多多查阅资料,不能胡乱解释。[3]

猜你喜欢
声旁字理字义
你知道形声字吗
浅谈汉字简化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一丝不苟”的糗事
形声字声旁含义研究之“龠”“龙”“尨”“卯”“完”“亘”“世”“癸”“於”“丑”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