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8-04-02 07:00袁波廖锦歧游锦华方永平段进东廖方李坤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肝癌临床效果

袁波 廖锦歧 游锦华 方永平 段进东 廖方 李坤平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1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 同期44例行开腹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实施手术,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4.4%, 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3%, 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带瘤生存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6、0.209、0.235, P>0.05)。两组随访12、24个月因随访例数少各项发生率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为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带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创伤小, 安全性高的优势,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开腹肝切除术;肝癌;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Methods There were 41 liver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as research group, and concurrent 44 liver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hepatectomy as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operated by the same group of surgeons. Th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related indexes,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al exhaust tim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 24.4%, which was 27.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currence rate, tumor survival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during 6 months of follow-up (χ2=0.426, 0.209, 0.235, P>0.05). Both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and 24 months, but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an not be compared because of the small cases of follow-up.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recurrenc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higher tumor survival rate and lower mortality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has advantages of small trauma and high safety,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Open hepatectomy; Liver cancer; Clinical effect

腹腔鏡肝切除术的手术部位多为边缘型或浅表型病灶, 为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非边缘肝癌的应用价值, 将2013年7月~2017年6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41例腹腔镜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 将同期完成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44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和远期效果,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1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 44例同期完成开腹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48~68岁, 平均年龄(56.89±8.67)岁;对照组年龄50~71岁, 平均年龄(53.45±9.9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纳入标准 经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直径≤5 cm;病变位于Ⅳ~Ⅶ肝段, 并位于肝脏组织的深度距离肝脏表面>2 cm;肿瘤包膜完整, 界限清晰, 没有门静脉癌栓;肝功能 Child-Pugh分级B级以上;无重要器官病变, 可手术。

1. 3 排除标准 术前影像学研究检查显示静脉癌栓的形成和肝脏多发病变;需切除肝三叶、中肝、尾状叶, 手术难度及预后较难控制;肿瘤紧靠第一、二肝门, 分离困难;中转开腹。

1. 4 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组医师实施手术。依据肿瘤位置以及患者术前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确定肿瘤切除区域以及肝脏表面预切除线。

1. 4. 1 研究组 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切除部分游离肝脏, 必要时游离第一肝门处理预切除侧肝动脉、门静脉分支或暂时阻断第一肝门, 以超声刀结合Liga Sure离断肝实质, 如遇较粗管道用可吸收夹夹闭后切断或以切割闭合器直接离断。对于较难判断位置的肿瘤, 用超声刀切开肝脏表面, 探查至肿瘤包膜, 在距离肿瘤1 cm外切除。清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

1. 4. 2 对照组 行开腹肝切除术。切除部分游离肝脏, 同法处理第一肝门, 在从肿瘤边缘超过1 cm以上处采用常规开腹断肝技术。以超声刀结合Liga Sure离断肝实质, 粗管道则大多采用直接缝扎处理。

1. 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24个月, 观察比较两组远期随访结果。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4.4%, 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3%, 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远期随访结果比较 两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带瘤生存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6、0.209、0.235, P>0.05)。两组随访12、24个月因随访例数少各项发生率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为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带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见表3。

3 讨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属于高难度、高风险的腔镜手术, 尤其是肝硬化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渗血情况, 危险程度高, 这极大限制了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应用[1, 2]。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技术在国内外快速发展, 无论从手术例数还是难度方面均与欧美国家相当[3], 如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有望成为治疗肝左外叶肿瘤的标准术式[4]。

在本研究中, 作者对比了不同术式下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和远期情况, 结果显示, 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认为, 在腹腔镜手术中, 术者可以利用腹腔镜从多个角度对肝脏病灶进行观测, 通过其放大功能, 对肝脏肿瘤进行精准分离, 故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患者创伤, 控制术中出血量, 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这与有关研究报道结果较为相似[5]。

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 提高生存率一直以来都是临床讨论的热点[6]。在本研究中, 研究组半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 研究组患者在1年、2年的总生存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作者认为, 在腹腔镜的指引下, 术中极大程度上减轻了肿瘤的挤压, 进而减小了肿瘤向外播散的几率, 在尽量做到手术切口无肿瘤残留的基础上, 减轻患者创伤, 不仅可以提高肿瘤患者日后早期辅助治疗的耐受性, 还极大程度减少了因手术创伤导致肿瘤转移发生率, 效果较为满意。

无论任何手术操作, 安全、有效是重中之重。相关研究[7-10]证实, 在腹腔镜的指引下行肝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本研究中, 研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4.4%, 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3%, 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不是很高。

综上所述, 腹腔镜肝切除術较传统开腹手术更具优势, 在肝脏手术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患者数量及远期随访情况尚有不足, 对数据结果准确性造成在一定影响, 需要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前进, 胡伯年, 裴俊烽, 等.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中国内镜杂志, 2016, 22(9):10-14.

[2] 罗凤球, 何剪太, 彭健, 等. 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切除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 重庆医学, 2012, 41(24):2477-2480.

[3] 徐飞鹏, 许庆文, 鲁珏, 等.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Ⅱ、Ⅲ期结直肠癌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5, 32(12):3164-3166.

[4] 杨学伟, 曹良启, 蒋小峰, 等.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对比.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2):100-102.

[5] 赖越元, 夏金堂, 温敏杰, 等.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广东医学, 2006, 27(2):209-210.

[6] 郑树国, 李建伟, 陈健, 等. 腹腔镜肝切除术临床应用的经验体会.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1, 17(8):614-617.

[7] 丁振昊, 蒋力, 张珂, 等. 腹腔镜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13):1113-1116.

[8] 陈钟, 唐伟东, 常仁安, 等. 完全腹腔镜与开腹左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25(1):5-8.

[9] 吕游, 彭心宇, 张示杰, 等.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研究.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1, 20(7):669-672.

[10] 郑江华, 简志祥, 金浩生, 等. 腹腔镜下肝切除的临床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10):1782-1783.

[收稿日期:2017-12-12]

猜你喜欢
肝癌临床效果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发展成肝癌吗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