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教育初探

2018-04-03 02:43兴宁市汉芬小学罗君平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校园文化

文 兴宁市汉芬小学 罗君平

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将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是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开展德育教育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那么,学校的德育教育应如何实施呢?

一、扩充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

一般情况下,学校要有一位副校长负责德育教育,但是有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立相应岗位,即使设立了也只是挂个名而已,担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大多是兼职教师,而兼职的大多数是班主任。我们都知道班主任负责班级的全面工作,最大的是安全责任,其次是教学成绩。对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往往都不够重视,更无所谓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重点解决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德育教师的局面,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小学德育师资水平,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监督机制,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的业务提升。学校对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实行对德育教育的质量、学生行为规范等监测,在评优评先中真正把德育工作成绩放在首位。

二、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

1.创设校园文化主旋律。校园建设要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育人。渲染校园每个角落,基调和情怀,同样有古今和中外对话,有科技成就引领。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形成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如校门、校道、运动场、宿舍等,都要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内涵,温馨的提示语、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使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同时成为教育工程。总结学校文化建设经验,探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长期性和阶段性,并常抓不懈,不断创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一切有利于学生心身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资源利用好。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祖国在我心中、感谢师恩、感谢父母,感恩大自然的校外活动、和家长携手共创安全伴我行、美丽家乡我自豪等,注重学生年龄的差异,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有“开笔礼”、文明班级评比、家长会、少先队入队,国旗下的讲话,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文明礼仪、纪律、法制安全、诚信及关爱他人的教育。寓教于乐,实践童年生活,体会到自己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心,孕育着感恩社会、自然、父母、老师、他人……为了切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使德育工作有序推进。

四、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往往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这些孩子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学习上不适应,考试失落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与父母高期望值之间的矛盾加深,从而产生厌学动机;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缺少父母的教育,误入不良团伙,辍学结队滋事;网上游戏、聊天和色情,设计者抓住孩子的心理,将游戏设计得十分诱人,充满暴力色彩等,是少年堕落的杀手。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水平,促进学生正确人格与潜能持续发展。通过学生个案咨询和班级集体心理辅导,发现和掌握学生心理疾病,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心理教育的课堂渗透,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和能力表现;在学科教学中自然渗透的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确定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校正疏导与治疗,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合理搭建“家—校—社”德育教育平台

1.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复杂而艰巨,我们应寻找德育合力,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家庭熏陶有机统一,共同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环境。如创立亲情电话、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参与的德育协作。

2.社会关爱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延伸学校德育,争取社会团体、组织机构参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营造美好的交际环境。纠正缺乏应有的礼仪常识,尊崇社会规范,锻炼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改掉不会问候、不谦让、行为放荡等不良陋习,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校园文化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