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

2018-04-03 01:04蒋鹏杨力潘圣鑫薛君荣郭贤钊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臀部

蒋鹏 杨力 潘圣鑫 薛君荣 郭贤钊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軟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3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联合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治疗组18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供区不需植皮,皮瓣无坏死;对照组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2年两组均无感染复发病例。治疗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良好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软组织缺损;臀部;V-Y肌皮瓣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02-0044-03

臀部压疮、巨大肿瘤、外伤、Ⅲ度烧伤等造成的软组织缺损在整形修复外科常见,其具有组织层次损失严重,感染重等特点。常规手术方式不同程度存在操作难度大、手术本身损伤大、出血多、修复面积有限、术后伤口易感染愈合不良等缺点。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是一种创面和(或)创腔治疗的新技术,主要是将多侧孔引流管采用医用泡沫敷料包裹并裁剪后置于创面,采用半通透性薄膜密闭创面进行负压引流,能有效清除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具有操作简单,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缺损愈合率、减少手术次数、创面一期愈合、不易复发等特点。本研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转移治疗臀部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外科住院治疗的36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34~72岁,平均(52.5±8.9)岁;臀骶部压疮26例,臀部皮肤溃疡7例,臀部肿瘤3例;创面面积5cm×10cm~9cm×13cm。纳入标准:①有臀部软组织缺损并伴有皮下组织坏死、感染且向周围扩展形成腔隙或窦道者;②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男14例,女4例;年龄34~70岁,平均(52.7±9.2)岁;臀骶部压疮13例,臀部皮肤溃疡4例,臀部肿瘤1例;创面面积:5am×9cm~9cm×12cm。对照组:男12例,女6例;年龄36~72岁,平均(52.3±8.5)岁;臀骶部压疮13例,臀部皮肤溃疡3例,臀部肿瘤2例;创面面积:5cm×10cm~9cm×13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治疗组:一期彻底清除死骨、清创,覆盖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待引流物干净后行二期臀大肌肌皮瓣转移术。具体操作:①一期手术:术中扩大切除病灶,开放窦道,感染坏死组织彻底清创后放置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贴半透膜,接通负压检查是否通畅,包扎术区,术后保持负压引流7~14d;②二期手术:通过多普勒血管探测仪在创面周围皮肤表面探测出目标血管,并做好标记,根据创面大小,以标记的动脉穿支为血管蒂,设计合适的带血管蒂臀大肌“V”形皮瓣,切口分别从创面上、下方起延至股骨大转子后方,切口于股骨大转子的后方相交形成带目标血管蒂的“V”形皮瓣,切开皮肤皮下至臀大肌筋膜表面,再切深至臀大肌中层,于臀大肌中层分离形成臀大肌肌皮瓣,在事先定位的标记引导下找到动脉穿支血管,保证穿支血管位于肌皮瓣内,确保血管链完整,保证肌肉与皮瓣不分离,手术分离过程中仔细结扎非目标穿支,目标穿支不必完全暴露。皮瓣推进覆盖创面,在无张力下缝合,供区可直接分层拉拢缝合,在术区及供区下放置硅胶引流管以防止血肿形成。

1.2.2对照组:常规清创、换药后行臀大肌肌皮瓣转移术修复。

1.2.3术后处理:所有患者术后侧卧位或俯卧位,注意抗感染,使用气垫床并定时翻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加强创面换药,预防切口感染。治疗组引流量少于5ml/d时拔除引流管。

1.3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治疗组18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供区不需植皮,皮瓣无坏死,手术对臀大肌功能影响小;对照组1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2年两组均无感染复发病例。治疗组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典型病例:某女,60岁,因外伤后截瘫5年,臀骶部压疮形成6个月入院。压疮大小为9cm×9cm。经术前准备后行清创、彻底切除坏死组织及创缘瘢痕组织,创面覆盖VSD辅料,10d后拆除可见肉芽组织明显生长,创腔变浅,创面缩小,二期手术设计并切取13cm×9cm大小的右臀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修复创面,术后皮瓣成活,10d后创面一期愈合。见图1。

3讨论

臀部软组织缺损是整形外科常见病之一,病程长、消耗大,组织长期受压,局部严重营养障碍,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从而导致软组织缺血性坏死,形成难愈性创面,尤其Ⅲ度以上压疮、Ⅲ度烧伤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多合并严重感染,采用传统清创、换药等治疗,疗程长、易复发、疗效差,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臀部创面常伴严重感染,创面深,窦道形成,一次清创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②臀部创面长期受压,导致血供差,水肿明显,皮瓣移植缝合后常出现创面边缘愈合欠佳,且术后易复发。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由德国UI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F1ei schmann等首创。该技术将多个侧孔引流管与一透水性好、不阻碍液体与小颗粒通过的医用PVA泡沫包裹,再用通透性粘贴膜封闭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引流管与负压相连形成一个高效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它可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抑制细菌繁殖,且对创面有机械性牵拉和减轻创伤后免疫抑制作用。现在多用于顽固性感染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臀部创面修复多采用局部皮瓣、筋膜皮瓣或肌皮瓣移位修复。局部V-Y推进皮瓣是最可靠的修复方法,操作简便。但由于皮下蒂的限制,其推进幅度较小,不能修复较大创面。单侧V-Y皮瓣只能修复直径6~7cm大小的创面。其他方式如臀大肌皮瓣、臀大肌岛状皮瓣等也是臀部缺损修复的可靠修复方法,但由于血管蒂的限制,向内推进的负担也小,难以修复较大缺损,手术损伤大,操作难度高,损害了供瓣侧臀大肌功能,致术后双侧臀部不对称。带臀上、下动脉穿支臀大肌V-Y肌皮瓣修复臀部缺损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对臀大肌的损害,该皮瓣仅需携带1条含有穿支血管的臀大肌,无需显露血管蒂,术后无蒂扭转导致皮瓣坏死。臀大肌为臀部一宽扁的菱形肌,主要营养为臀上、臀下动脉,臀骶部皮肤穿通支的血管主要起源于臀上、臀下动脉。臀上动脉的穿通支主要分布于臀大肌外上部位,臀下动脉的穿通支主要分布于臀大肌中下及外下部位,臀大肌单侧穿通支血管数量为10~15支,长度3~8cm,其外径为1.0~1.5mm。较大的穿通支血管集中在坐骨旁及臀大肌中央部位,有时可见2条穿通支在肌肉或肌肉深部汇合在一起,这些穿通支血管穿过臀大肌及筋膜直接供应相应部位皮肤血运,并在真皮层互相吻合成网。另,臀部上、中、下3支皮神经,皮神经分支间存在吻合,可保证移位的肌皮瓣有神经支配,对感觉功能有保护作用,克服了切取肌肉所带来的缺点。

本術式有如下优点:①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在感染创面处理上的优势己广泛报道,其可控制感染,营造良好的修复环境;②臀上、下动脉穿支皮瓣解剖简单,参照物明确,操作简便,不损伤主干动脉,不会出现术后蒂扭转导致皮瓣坏死,术后不会造成臀部左右不对称及功能损伤,副作用较小;③肌皮瓣具有良好的填充修复能力,臀部解剖位置特殊,垂直穿支量多且密集,组织松弛度高,该特点正是利用穿支蒂肌皮瓣V-Y推进转移修复的手术基础。但手术过程中也应注意:由于臀上及臀下动脉穿通支血管的穿出区域固定但位置并不恒定,因此术前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进行穿支血管定位,找出与缺损最近的穿支位置作为旋转点,穿支血管为血管蒂,臀大肌下分离皮瓣,保证穿支血管位于肌皮瓣内,保证血管链完整,保证肌肉与皮瓣不分离,手术分离过程中仔细结扎非目标穿支。

[收稿日期]2017-07-19 [修回日期]2018-01-19

编辑/朱婉蓉

猜你喜欢
负压封闭引流臀部
对称
Hip
手到病除
坏习惯让美臀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压疮感染创面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髓炎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臀部大的人更长寿智力愈高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手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