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篇目阅读教学:从“一篇文”走向“整本书”

2018-04-04 09:28高飞
读写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篇目要点小说

高飞

摘 要 小说节选篇目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与所选整本小说文本在情节、主题、写作艺术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与非节选小说篇目相比,表现出独有的教学特质。

關键词 小说;节选;篇目;阅读教学;要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198-01

小说节选篇目的阅读教学,一方面要兼顾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恰当处理小说节选篇目阅读与整本书阅读之间的关系,并指向整本书阅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先生把小说节选篇目的教学功能定位成“引子”。我们应该怎样设计阅读活动,来实现小说节选篇目的“引子”功能呢?现以《香菱学诗》教学设计为例,略陈管见。

一、激趣:借力经典评论,激发阅读兴趣

《香菱学诗》节选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红楼梦》阅读与研究是世界文学研究的一道奇观——百余年来已经发展成了“红学”,有专业期刊《红楼梦研究》,有专业团队“红楼梦研究会”。在浩如烟海的“红学”研究成果中,经典评论是首选的教学凭借。教学《香菱学诗》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播放《红楼梦·引子》音频。

师:清人有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鲁迅说:“《红楼梦》出现之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面对这部皇皇巨著,我们今天从一个“有命无运”的女孩子开始欣赏吧。(屏显)

课堂伊始,天籁般的《红楼梦·引子》,把学生缓缓引入《红楼梦》的纯美意境。以经典评论为教学凭借,意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意在为课堂教学定向。

二、补述:品析选文情节,补述生平遭际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从《红楼梦》的整体构思来看,“香菱学诗”的内容是香菱的“本传”文字,学诗是香菱人生中最为精彩的演出。感悟香菱在“学诗”这一个性选择中所展示出的独特人格魅力,体味文学家曹雪芹在香菱身上所寄寓的人格理想、人生期许和生命感慨,应是《香菱学诗》一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深度感悟香菱的精神风貌呢?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英莲·香菱·秋菱——香菱的人生三阶段

(屏显)助读资料:

(1)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2)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3)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4)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5)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6)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7)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8)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9)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教师简要介绍香菱人生的三个阶段,引发学生对香菱人生命运的感慨。

(二)香菱判词文本赏析

(屏显):“金陵十二钗副册”第一页: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三)电视剧《红楼梦·叹香菱》音频欣赏

这样,在品析《香菱学诗》文本的基础上,引入香菱学诗前后的故事情节,重点叙述香菱(乳名英莲)的出身、被拐、薛蟠之妻夏金桂对她(被改名为秋菱)的欺辱毒害,凸显学诗于香菱的精神价值和象征意蕴,在“补述”中为学生感受小说作者曹雪芹的创作意图打开一页小窗,引领学生窥见红楼女儿的人生遭际和《红楼梦》作者的悲剧意识、悲悯情怀。

三、勾连:基于选文人物,勾连其他形象

没有情节就没有小说。情节是“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红楼梦》通过香菱学诗这一情节,形象而准确地刻画了香菱、黛玉、宝钗和湘云等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性。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香菱学诗过程中其他几个典型人物的形象,他们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

(聚焦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依次研讨以下问题,做对比研究)(屏显)

林黛玉:找出文中林黛玉的言行描写,感受她对香菱学诗的态度和她的个性特征。

薛宝钗:(1)找出文中薛宝钗的言行描写,感受她对香菱学诗的态度和她的个性特征。(2)与林黛玉的态度对比。(3)对待香菱和贾宝玉读书的不同态度对比。

贾宝玉:(1)找出文中贾宝玉的言行描写,感受他对香菱学诗的态度和她的个性特征。(2)学生结合文本发言、交流。

师:我们通过分析人物言行,把握了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见识了曹雪芹“一事写多人”“一笔多用”高超写作技法。

感悟香菱的人格魅力,品析“一笔多用”的红楼笔法,是引领学生立足《香菱学诗》,见识红楼经典魅力的基本定位。

以小说节选篇目为“引子”,聚焦“这一篇”,着眼“整本书”,顺着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史,勾连人物感悟内蕴,一步步引领学生从“一篇文”走向“整本书”。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7年度立项课题“中学小说纵深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CTYC1701091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篇目要点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倾斜(小说)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