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 回归识字写字教学本位

2018-04-04 09:28郭海云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文房四宝识字写字传统文化

郭海云

摘 要 本文以浅谈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策略为主要阐述,结合当下新课程标准需求为主要依据,从突出字理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认识文房四宝,了解传统文化;展示书法史年表,继承传统文化;名家故事中浸润,弘扬传统文化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传统文化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 传统文化;识字写字;字理教学;文房四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210-01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指导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和文化保障,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如果能在识字写字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汉字文化,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提供工具符号,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策略:

一、突出字理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涵丰富,在渗透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时,应把握一项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本,要考虑小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向学生解析传统文化的礼仪、思想,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识字教学与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如六年级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有一个生字“脂”。“脂”的本意是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脂,如:脂肪、松脂。此外,“脂”也指油质成分的化妆品,特指胭脂。“脂”是形声字,在篆书中,字形左边是一块肉的形状,右边是个“旨”字,字形像用勺子取食放入嘴里品尝,因此,“脂”的造字本意是带角动物的脂肪。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脂”的本意及字形演变。这样既突出了字理识字教学,并透过汉字的形、义、音的分析,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二、认识文房四宝,了解传统文化

过去,人们常常有一个误区:认为识字写字教学就是只要让学生会认字、写好字就可以。然而这只是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小部分,只屬于识字写字教育的应用价值,它们还应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可以结合今年我县开展的“墨香校园”这一活动契机,在书法课上提高学生对于文房四宝的认识。作为文房四宝的纸、墨、笔、砚,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传统书法必备的工具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学生学习中国书法的一开始,可以向学生介绍文房四宝的特点及作用。例如,在介绍“纸”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这里的“纸”指的是“宣纸”,是中国特有的,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宣纸起于唐朝,历代相传,有“纸中之王,千年纸寿”的美誉。而且可以告诉学生对于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阅读有关资料,让学生自发地了解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

三、展示书法史年表,继承传统文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从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神秘的陶艺符号算起,中国的汉字书法已走过漫长的六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的汉字书法演变、许许多多的书法名家,为今天的世人留下载籍浩富的书法艺术瑰宝,也成为中华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国书法史年表的展示,学生了解中国书法即是创新的演变史,是一部传承史,让学生知道创新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实施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并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名家故事中浸润,弘扬传统文化

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常常给学生讲述一些书法小故事,从故事中学生得到成长,并了解传统文化。当学生开始对这样的小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后自发地通过查询、阅读有关书法的小故事,这样传统文化就不必担心被遗忘在角落。像这样的书法小故事有很多,如王羲之年少的时候为了写好书法,每天不停地勤练,每当写完字,就在门前的那口水池里洗毛笔、砚台。时间一久,池水都变成黑的,因此当时的人称那口水池为“墨池”。听后这些小故事学生敬佩名人之情会油然而生,这些前人具有示范作用,学生也会自觉地效仿。另外,学生对于书法具有浓厚的兴趣。总之,通过传统书法故事的讲解,培养学生耐心、毅力、持之以恒等优良品质。让学生通过写字静下心,坐得住,改变多动的不良习惯,积极向上,好学乐学。

总之,在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探索中,返璞归真、回归本位的教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既可以打造出朴实、扎实、本真、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我们祖国美丽的汉字,又能体会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语文方面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东.返璞归真,夯实基础——《小松树和大松树》识字写字教学谈[J].新教育,2015(4).

[2]杨裕海.和合: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以《春联》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17:9.

猜你喜欢
文房四宝识字写字传统文化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让妙想与“霞鹜”齐飞
新课标下识字写字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