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社会现状分析及对社会和道德法律影响论述

2018-04-04 09:27张永红
魅力中国 2018年46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历史背景

张永红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对留守儿童犯罪、意外伤亡、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等案件的不断曝光,留守儿童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安全、道德法律问题日趋突显。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对社会造成的强烈冲击,不仅有其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和环境污染一样它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升留下的诟病。他们是中国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经济环境下产生的无辜牺牲品。如今留守儿童现状堪忧,无论是生活、教育、心理都无法和一般儿童相提并论。虽然国家、政府也是三令五申加大力度保护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出台了相关文件政策,却是收效甚微。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如果只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治理,终是治标不治本,最终会留下更多的安全隐患。如今留守儿童犯罪、留守女童的生命安全不断遭到侵害这些社会问题节节攀升,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危及了国家的稳定和谐。作为社会、家庭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职责。让家庭教育不在缺席,国家逐步完善立法、及相关政策确实保护起留守儿童的应有权利,根治诟病、去除顽疾。让留守儿童不在是国家之痛,社会之疾。

关键词:历史背景;现状调查剖析;社会影响;道德及法律论述

一、留守儿童,顾名思义指被父母单独留在农村,大多有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照顾的适龄儿童。留守儿童一词最早于1994年出现于我国,是我国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经济环境下特有的社会产物,该特殊群体形成于1984年。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由于中国长期的二元制结构导致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1984年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当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促进了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结构体系、政策要求,农民工并不能和城里人享受同等待遇、农民工子女也不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同等教育,最终大多农民工忍痛割爱、不得已放弃对孩子的抚养,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由此出现了“三留人员”,即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在三留人员中留守儿童的现状最为堪忧!

二、留守儿童社会现状剖析

《2017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根据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4000万的总数进行估算,并将父母单独一方外出和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农村学生计算在内,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共有超过2300万留守儿童。其中67%的留守儿童有学习明显退步经历,15%的留守儿童受到过暴力侵害,女童中4%的留守儿童受到过性侵犯。2016民政部、公安部、多部門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统计,未满16周岁、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数量是如此庞大。就是这样一个如此浩荡的特殊群体,他们本该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如今却演变成了家庭之痛、形成了沉疴旧疾。首先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说起,父母为了生计、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出发点如此良善,殊不知失去父母监护的孩不仅日常生活疏于照顾、对孩子身体发育造成影响,因亲情缺失更容易引起心里障碍,其一般表现为亲情饥渴、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高攻击性、高社会退缩性等表现形式。这种心里缺陷不仅会给家庭带来痛苦、也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其次教育方面,(1)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缺失少了父母的管教,孩子约束力、认知力差、道德意识模糊、很容易放飞自我走向偏差。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局面。(2)学校教育方面、由于城乡差异,农村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简陋,远不能与城市孩子的教育环境相提并论。最后是社会环境,农村人口基本上是老弱病残、人口素质普遍低下、道德水平普遍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这样的环境对监护不力、疏于照顾的留守儿童无疑提高了人身危险系数,同时也容易受周围环境、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迷失方向、走向犯罪。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有关统计,截止2013年度,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其中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15年10月18日湖南邵东县新廉小学女教师被三名留守儿童抢劫致死,年龄最大13岁、最小11岁;广西兴业县大平镇南村11岁女孩在两年时间内先后至少被18人强奸,其中15人是她同村的长辈--大部分爷爷辈。这些只是留守儿童伤害与被伤害的个案,却突显折射了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曝光的只是冰山一角。那些隐忍着鲜为人知的,又有多少留守儿童在无人的角落默守着心中的那份伤痛。国内首部关注儿童性侵影片《如果树知道》深刻的讲述了女孩被性侵后隐忍的痛苦经历,真实的反映了那些被性侵女童内心的挣扎、无助的心路历程。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社会制度、经济体系存在的弊端、成长环境的一些陈规陋习、不良风气以及儿童保护立法不完善等诸多因素造成了留守儿童变成了社会的陈疴旧疾。

三、社会影响及道德法律论述

留守儿童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缘于媒体对2015年的“6.9事件曝光,当年6月9日贵州毕节一个家庭四个孩子集体服毒自杀,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只有5岁,因缺乏父母关爱相约自杀身亡。该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留守儿童问题才得以引起全社会关注。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同年二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要“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国家也相继制定了多种政策、措施,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投入甚多,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都治标不治本,并未彻底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公平受教等现实;在儿童立法保护上也未有进展。留守儿童问题依然像社会的一处顽疾,虽不动国本,却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首先政府应起主导地位,需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1.逐步改善区域差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系,实现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均衡发展;2.合理调控商品房价格,加大投入廉租房建设,改变城乡融合的相关壁垒,如积分制、限购、实行迁徙自由、入住自由;3.大力扶持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民返乡创业;4.加强农村安全防范措施、实行多部门联动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其次教育方面均衡资源,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支教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后在道德法律方面1.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道德素养及精神追求,防微杜渐、避免无事生非。2.从立法、司法入手完善留守儿童的保障机制,为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及发展保驾护航!

留守儿童是我国长期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造成的无辜牺牲品,社会、家庭、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今第一代留守儿童大多已成年步入社会、第二代留守儿童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悲剧再现,社会和政府、家庭和学校应联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把关爱留守儿童落到实处,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真正享受到家庭温暖、社会公平合理的同等待遇!

参考文献:

[1]《留守中国》叶敬忠 2010年9月1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 2011年4月1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

[4]《2016年中国留守儿童数据统计分析》。

[5]《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7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历史背景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卢梭的异化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新常态下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现实意义
烛武退兵逞辩舌 弱国终究无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