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息肉的那些事儿(下)

2018-04-06 17:07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真性肠癌癌变

胆囊息肉 数量多的一般没事

胆囊息肉在中国有近6%的发病率,差不多16个人里就有一个。大多数人是在体检B超中发现的。它一般没啥症状,只有少数人会感觉上腹部不舒服,或者能牵扯着右肩背一起痛。“胆囊息肉”是超声报告上的一个影像名词,但这个东西是不是癌,超声是分辨不出来的,于是统称为“胆囊息肉”。

看胆囊息肉是不是癌,或者说癌病可能大不大,主要看它的种类。

胆固醇性息肉:基本没啥事。65%以上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是暴饮暴食导致的,目前还没有发现它癌变的报道。而且如果改善饮食习惯,它还有可能缩小。所以,如果体检报告写着“多发性胆囊息肉”,一般可以放心了。医生一般认为直径<1厘米、多发的、无症状、不闹腾的胆囊息肉可以暂不处理,3~6个月做一次B超严密观察就可以了。

“真性息肉”:要当心。“真性息肉”主要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症、腺瘤样增生、胆囊腺瘤。炎性息肉最老实,是结石长期刺激合并慢性胆囊炎形成的,可能会很痛,但几乎不癌变;腺肌增生症、腺瘤样增生,有3%~6%的概率癌变;胆囊腺瘤的癌变率最高,虽然它是一种良性肿瘤,但癌变率在30%左右。

“真性息肉”一般都是单个长的,有些还会有血管专门为其提供养料,使其迅速增长。所以当发现单发、直径>1厘米、胆囊壁增厚>4毫米、息肉增大较快(6个月增大>3毫米)、B超发现息肉中有血管,以及伴有胆结石、反复出现腹痛等情况,一定要考虑手术。

结直肠息肉 分清炎性还是腺瘤性

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和肠癌有关的,就是息肉。肠息肉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前者为良性,后者则容易发生癌变。

结直肠息肉从良性发展到恶性,通常需要15年以上,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手术切除后,治愈率非常高(90%以上)。除此之外,专家建议,由于肠癌的发病年龄往往偏大,正常人群50岁以上可以做一次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间隔3~5年做一次肠镜。

肠息肉的复发率比较高,且复发时息肉的位置和性质都可能不一样,术后1~2年一定要定期做肠镜检查。另外,如果发现大便带血,不要误认为是痔疮而掉以轻心。

单纯性肝囊肿 小于5厘米不用治

很多人体检查出了“肝囊肿”,就像得了肝癌一样,感觉人生无望,其实大可不必。肝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并且生长非常缓慢,多数人更是无明显症状。

肝囊肿临床最常见的是单纯性肝囊肿,主要是先天性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是肝脏良性的病变。由于囊肿生长缓慢,大多数人无任何明显症状。一般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不需做任何治疗,但有必要定期(每隔6个月或12个月)到医院做B超复查。若大于5厘米,应该到医院接受治疗。

子宫肌瘤 多数都相安无事

子宫肌瘤是妇科体检的“常客”,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而且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但是如果单个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最好及时手术切除。

猜你喜欢
真性肠癌癌变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建筑原真性探微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23例原发性小肠癌临床分析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