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教学的实验探究组织与引导策略研究

2018-04-07 15:55常志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气瓶氧气化学

常志清

化学是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具体化的解释,实验是对化学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在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需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实验探究并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化学实验,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实验的方法乃至学习的方法。

一、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初中的学生刚接触化学,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首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实验探究的内容进行情景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探究欲望,为将来化学知识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氧气的制取”是学生刚接触化学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实验内容,笔者对教学安排做出调整。首先,笔者在课上组织学生对“氧气的制取”实验进行阅读,学生通过对最新人教版化学教材的阅读发现氧气主要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从而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氧气收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同时,在实验前还要对装高锰酸钾的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验。其次,笔者根据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笔者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利用排水法进行氧气的收集,另一组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氧气的收集。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查、装、定、点、收、离、熄”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但是,实验后,一名利用向上排空气法的学生却说道“我不知道我的集气瓶中是否充满了氧气,另外空气中也有氧气,我不敢确定氧气是不是与空气相融合了。”笔者对情况了解后,提问有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学生“你们敢肯定你们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满了吗?”一名学生说“当然肯定,我对氧气的收集是通过对水的排除得到的,所以只要集气瓶口产生气泡就可以确定氧气收集满了。”“那排水法要怎么确定氧气收集满了呢?”笔者追问道。这时,一名学生说道:“氧气是燃烧的条件,那是不是只要集气瓶内能够燃烧某些东西就可以证明集气瓶中有氧气。”根据学生的猜想,提出问题的学生在实验用品中找出火柴但不知道如何进行,于是笔者将学生召集到一起,用带了火星的火柴伸入集气瓶中,学生惊奇发现火柴燃烧起来,所以证明集气瓶中收集到了氧气。

笔者根据氧气制取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笔者进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证方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有效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为将来化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氛围。

二、把握教材,建构价值探究问题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问题是顺利进行的关键,对知识的学习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开始,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另外,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水的净化”是初中化学中相对简单的内容,因为实验的过程中没有危险性,所以笔者在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后就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由于实验涉及到大量的玻璃器材,如玻璃棒、漏斗、烧杯,所以学生在实验前特意清洗好,避免实验产生误差。在实验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遵循教材中“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在实验后笔者询问学生是否得到一杯干净的水,大部分学生踊跃地说“是”。这时,一名学生举起手来说道“老师,为什么我没有收集到干净的水?”笔者观察了该生的实验装置,确实没有错误出现。为了帮助该生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组织该生为大家演示实验过程。学生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也没有找到问题的原因,笔者说道“为什么会产生干净的水呢?”该生说“因为有滤纸起到过滤的作用。”在回答完之后该生立马查看自己漏斗中的滤纸,发现滤纸上有破损,于是学生明白了为什么收集到的水是不干净的。笔者借助该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得不到干净水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学生依据该生的实验案例以及教材知识总结出以下三点:第一,滤纸破损;第二,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第三、实验器材不干净。

笔者根据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找出答案。同时,基于问题的提出进行问题的深化,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研究,通过问题的提出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教学。

三、角色转变,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在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中,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身份,从而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教学中,笔者通过对教材的仔细研究,组织学生进行铁、铜、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由于实验过程招工涉及到化学药品的使用,所以笔者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在铁与铜进行性质比较的过程中,笔者将铁片插入到硫酸铜中,学生发现在铁片上产生红色物质,笔者说道“铁与硫酸铜发生了反应,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总结到,铁片产生产生红色物质,表明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高于铜的金属活动性。之后,学生将铜片插入硝酸银中,观察到铜片表面产生了银白色物质,于是笔者依照之前学生的语气说道“这就说明铜的金属性强于银的金属性。”学生笑起来。

笔者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言语交谈降低学生对笔者的恐惧度,从而建立融洽的课堂氛围,通过角色的转变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最终实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四、扩展知识,鼓励学生课外研究

化学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仅依靠教材教学难以实现对学生知识的教学。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研究,从而实现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扩展。在知识扩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连接,为学生将来的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燃烧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原理的分析。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留给学生课上时间进行研究,而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探究并结合事例。在第二节课上,笔者请学生代表进行问题的回答。学会说到“森林灭火的过程中是对火前的树木进行砍伐,产生隔离带,所以灭火的过程可以隔离可燃物;厨师在锅着火的时候会立即盖上锅盖,所以灭火可以隔绝氧气;消防队在灭火的过程中用水,所以降温到物质的着火点一下可以灭火。”

笔者通过学生在课下与实际事例的结合,对灭火原理进行掌握。在学生进行课外研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扩展。

化学与生活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改善,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化学实验探究,最终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创新数学教学策略 改进数学教学方法[J].吉林教育,2013(22):69.

[2]朱蔚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化学探究实验的组织与引导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气瓶氧气化学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解读
Worthington公司宣布推出全回收复合材料气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