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音乐审美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2018-04-08 07:08张嘉茵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群众情感音乐

张嘉茵

(东莞市企石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广东 东莞 523000)

音乐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语言,是世界上最早诞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古代的人们就以诗歌咏唱作为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音乐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以及精神的寄托,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对热门的情感也有熏陶作用。音乐在社会上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有影响。伴随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人民文化的建设工作也随之开展,因此,探讨如何在通过培养群众的音乐审美,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人民自发的组织活动,进行参与,在活动中进行精神娱乐叫做群众文化。群众文化中大多是以活动形式为主,通过自我构建、自我导向自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是构建社会文化的基础,所以群众文化的构建是建立社会精神文明的基础工作。音乐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群众的音乐文化活动通常具有较高的“普及型性”以及“综合性”。良好的群众音乐活动,不仅仅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还对人民群众文化修养精神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让群众对音乐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培养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对社会文明的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音乐审美剖析

审美是指人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是人理解事物的一种特殊形式。审美是抽象性的一种概念,通常人们的审美由事物的形象以及对事物的感情所影响。审美中的“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其中的客观是以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为基点的,所以审美是专属于人类的特殊现象。音乐审美就是指,欣赏者对音乐的客观看法与欣赏者的主观情绪相结合的现象。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聆听、评价的过程的思维活动,音乐审美包括音乐和美学两个领域的概念,因此只有欣赏者在具备一定音乐知识之后,才能对音乐有客观的看法,对音乐才能有基本的审阅能力。而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审美通常不具备太强的专业性质,反而更具备社会性质,更能体现社会现状,表达社会意义。因此,提升人民群众的音乐审美,一方面能够提升群众的自我素质,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音乐对群众的作用

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音乐能够缓解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在节日活动中,音乐也能营造喜庆的氛围。音乐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群众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因此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提升也是群众生活质量上升的体现。音乐对人能够产生影响,而相对应的群众文化也能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提升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也就是提升我国的音乐水平,进而提高社会群众的总体素质,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的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音乐知识讲座、公益演出、节日演出、歌唱比赛是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常见形式,其中音乐知识讲座能够加深群众对音乐的理解,进而提升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且通过公益演出、歌唱比赛能够提升群众的表演能力。

四、音乐审美与群众文化的联系

音乐从生活中来,其本身就是和群众文化密不可分的,但是不同的人群对音乐的审阅能力都不尽相同,

(一)群众文化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群众文化的内容通常贴近与社会,所以群众文化具有“多元化”的性质,音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是一种常见的文化形式。歌曲是在群众文化中最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一般歌曲的审阅是对歌曲的歌词、旋律、创作背景综合进行评判,最后再结合自身的主观情绪给音乐相关的评价,群众通过学习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从而加深自己对音乐的认知。

(二)音乐审美在群众文化中的体现

人民群众对音乐的审美,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主观情绪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对音乐的审阅上缺乏客观性。但是人民群众通过集体活动,能够让群众之间产生互相促进的作用,群众在活动之中相互学习,相互推动,这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比如,群众在欣赏林志炫的《离人》时,就能够通过歌曲的旋律以及歌词和歌手的歌喉,在脑海中浮现相应的画面,透过音乐人民群众就能了解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切身的感受创作者的内心想法。在欣赏完毕之后,群众之间会互相交流自己对歌曲的看法,具备良好审美能力的群众在这个时候就能对一般群众起到带动的作用,进而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群众在欣赏国外歌曲的时候,也能通过歌曲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异域文化,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

五、群众文化中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实际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音乐

歌唱以及音乐表演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从歌曲的选择上出发,通过歌曲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让群众在活动之中欣赏高水平的音乐作品,进而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群众通常对音乐的主观情绪比较重,所以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情感丰富的额歌曲,透过情感打动群众,让群众对高水平的音乐作品提起兴趣。比如,《身骑白马》能够以优美的曲境感染群众,在歌曲中通过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让群众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元素。所以群众文化中可以通过选择情感丰富,歌词优美的歌曲引起群众情感的共鸣,让群众对歌曲的“美”能有深刻的理解。另外,在选择歌曲的时候尽可能的贴近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这样才能吸引群众的注意力,让其主动的对歌曲进行了解。

(二)提升群众音乐素养

审美是客观知识与主观感情相结合的抽象概念,对音乐的审美活动主要是情感上的共鸣,以及歌曲对人内心造成的影响。歌唱舞蹈等模式都是对音乐的载体,所以想要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要从“载体上”出发,通过制定音乐表演标准,以此提升“载体”的质量。只有大众看到了优秀的表演,才能自主的去理解音乐,对音乐旋律以及歌词加以分析,当群众对音乐作品感兴趣时才能够认识到音乐所表达的魅力以及其内涵元素。所以,想要培养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载体”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活动组织人员必须构建一定的参与标准,从而确保活动的质量,帮助群众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三)文化背景的讲解

音乐审美的客观层面是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程度的音乐知识或者艺术修养,这两点都是人们后期进行学习而产生的综合现象,从而对事物能有科学的审美理念。但是艺术修养以及音乐知识的积累是无法短期培养出成果的,音乐对大部分人民群众来说只是业余时间的消遣活动,所以对群众开展系统性的教学工作是不现实的。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在欣赏歌曲的前提下加入对当前歌曲的简介,让欣赏这能够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以及歌曲的内容以及特点,让群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音乐文化知识,在休闲娱乐活动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培养群众的音乐节奏感

音乐的旋律以及节奏是群众在欣赏音乐时给群众感受最直观的部分,培养群众的音乐审美水平,不能忽视节奏对群众影响。音乐节奏也是音乐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明朗轻快的节奏通常会让人觉得心情愉悦,沉闷缓慢的节奏通常让人觉得悲伤,通过音乐节奏的表现能够让群众更好的欣赏心悦。对于群众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其感知能力,大众如果能够通过音乐节奏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就能够将音乐的情感元素与音乐的表现力相结合,加深群众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群众的音乐审美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精神文明的追求不断加强,音乐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艺术元素,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大众的音乐审美能力,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群众情感音乐
多让群众咧嘴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