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改革的初心与动力

2018-04-08 07:10黄河清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导学问题

黄河清

[摘要]基于教师“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念为何如此根深蒂固这一困惑,产生了“问题导学”教学思想.经过实践发现,“问题导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改革中,要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以问题促研究,以研究提质量,这样才能让教育理念真正得以落实,才能不断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效.

[关键词]问题;解决;问题导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0103

20世纪80年代,“问题解决”对數学课程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1980年召开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美国提出了80年代中学数学教学行动计划,确立了“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中学数学教学的核心.自此,“问题解决”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共同的看法是:“问题解决”客观存在并贯穿在整个数学教育中,应作为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问题解决”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发现、创造的环境和机会,为教师提供一条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自控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从1996年起,我开始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为抓手,研究“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多年来,通过“问题”导向,我以“解决问题”作为一种迫切需求和动力,坚持研究实践,逐步形成了“问题导学”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文就以此为例,谈谈我是如何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去开展教学实践研究的.

一、“问题导学”教学思想的产生

最初的困惑,是源于一线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教师“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教学的一种常态,课堂上学生被动听讲,极少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成为一种灌输,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认知与建构.怎样改变这一现状?这是我开展本研究的初衷.

我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核心部分是问题及其解决.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而“问题”是把学生引向思维海洋的重要桥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首先从自己的教学开始做起,给自己提出了几点要求.

1.要精心设计问题

每节课,我都要思考:要设置哪些主要问题?怎样去发现问题?每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铺设哪些阶梯?怎样设问?要从哪些方面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我认为,问题能真实反映学生现有水平与客观需要的矛盾,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极为重要的载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好问题.

2.要暴露思维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前人的经验为主要任务的,但教材已经大大简化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积累过程,大多只赋予知识的结论,省略了前人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思维进程,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产生认知上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努力将前人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给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步骤,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要以“问”导学

好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获得主动发现的机会.从建构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是为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的建构准备的素材和创设的情境,而活动是建构的操作过程,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创造,即所谓的自建构,达到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要注重以问题作为导向,组织和调控好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

基于这样的认识,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思想,2008年,我的个人专著《中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出版发行(2010年,该专著获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它标志着对“问题导学”的研究形成阶段性的成果,成果主要内容是:提出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思想和“问题导学”教学的宏观策略.

二、构建“问题导学”的理论依据与教学模式

在提出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思想后,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去展开运用?这一过程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不同课型需要哪些必要的教学环节?每个环节的任务、重点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原则和个人创造有哪些要素?“问题导学”有哪些理论支撑?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没有明确的标准,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各显神通”,造成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教学实效性打折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我继续探索的重要任务.从2009年至2013年,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1.确立“问题导学”的教学思想

“问题导学”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学生“学习”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问题导学”教学法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精心设置出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将学科知识、技能、方法、思想相互渗透,促进学生认知的主动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问题导学”的教学定位,就是通过“问题导学”,教师由“传授”转换为“导”,学生由“听受”转换为“学”,由“教”为重心转换到“学”为重心,以“学”为本,“教”服务于“学”.

2.构建“问题导学”的教法体系

通过研究实践,确立了“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核心,即以“问题”为载体,以教师之“导”为主线,以学生之“学”为标的.

以问题为载体,其含义在于:问题不应仅仅是简单的“问话”,它包括问题情境的创设、对话设计、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教学的组织、教学的实施方法等系列丰富而有序的过程,通过问题系列把学生引向“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合作学习”之路.

教师之“导”为主线,指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立标准,并依照标准去执行.“导”的标准要义有三:问题的需要、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匹配度.它是检验“导”的效果和水平的重要尺度.

以学生的“学”为标的,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二是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三是掌握继续学习之经验.学生学习是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与统一,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必要技能.

3.建立“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

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其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由于不同课型有着自身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策略,怎样去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为教学组织与开展构建具体的操作平台,就成为教师理解和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思想的关键.通过研究实践,构建了新授课、探究课、复习课、方法课、讲评课、习题课、活动课七种课型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组织具有参照性和可操作性.

经过几年的实践、补充与完善,我深化了对“问题导学”的理解与认识,并将它上升至“教学法”层面.2013年,我的专著《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该专著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一成果的主要内容为:构建了“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建立了高中数学主要课型的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三、“问题导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至此,“问题导学”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但它又面临了新的问题:怎样使这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广西本土培育出来的这一优秀成果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让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同时,“问题导学”本身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又成为我们继续探索的动力.2014年至今,我们在理论、实践、应用上不断探索创新.

1.理论创新

着重从两方面去突破:一是“问题导学”怎样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机融合,构建实施的策略与标准;二是构建“问题导学”學法指导策略.

(1)“问题导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核心素养主要指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而“问题导学”就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与品格的过程.因此,“问题导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

2016年,我们开展了课题《问题导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该课题被立项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广西普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专项课题).主要从四个层面开展研究:“问题导学”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是课程观念的改变;“问题导学”教学要以核心问题为抓手,实现与核心知识、核心素养的有机融合;确立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方法;构建“问题导学”新授课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目前已形成阶段性成果.

(2)把研究“教”转向指导“学”,构建“问题化学习”策略

研究“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因此,让学生学

会以“问题导学”的思想自主学习,成为研究的重点.新专著《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学习策略》已基本完成,将于2018年出版.它较系统地阐述了“问题导学”的学习理论与学习方法,把“问题化学习”作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

2.实践创新

主要体现在:拓展了“问题导学”内涵,不仅局限于研究课堂教学,更把它作为一个“学习系列”,为师生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研发了“问题导学”校本课程,创建了数学实验室,成立学生数学社团,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同时,开发出了包括教案、学案、微课、视频等在内的一

系列

课程资源,并对2008年至2017年十年教改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编写实验报告,使实验更具科学性.

3.推广运用

主要体现在:对“问题导学”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全方位推广.我们认为,

推广一项成果比创造一项成果更有实际意义,特别是广西有很多贫困地区,课堂教学质量仍比较落后,帮助他们改变现状,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也是这项研究不断推进的价值所在.

我们通过建立“问题导学”实验学校、建立教育帮扶协作体、开展“问题导学”在其他学科的推广应用工作,引领广西一批薄弱学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问题导学”的推广应用已被列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专项课题,正在开展深度运用推广.

4.开发资源

当前,我们正在整理学校近五年教学中的典型训练题和测试题,进行数据统计、难度值分析,按层次进行分类整理,正在编撰《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同步训练》丛书,力争使教、学、评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服务.

在这项工作的推进中,我们深深感到:一项教学成果的形成,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研究、探索、实践,并立足于“做”,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取得新的认识,才不会让教育改革总发生在梦想里.要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以问题促研究,以研究提质量,这样才能让教育理念真正得以落实,才能不断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效.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导学问题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