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桂北瑶族服饰文化

2018-04-09 02:12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54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百褶裙蜡染绣花

张 磊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541000)

一、桂北瑶族服饰着装的地域适应性

1.山地气候条件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濒临北部湾,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壮族,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拥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而桂北瑶族同胞分布甚广,因环境地域的不同,民族服饰上也各不相同,多种多样。桂北主要都是边缘的山脉,主要有的山脉是九万大山、凤凰山等,东北部还有海洋山、猫儿山、越城岭等山脉平行排列。西北有金钟山、青龙山。平均温度在16℃-22℃左右,年均降水量在1200㎜-1800㎜。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桂北地区温度较高,降水量充沛,冬季温度稍低一些,并没有霜期长,全年植物都可以生长。为了生产生活,桂北瑶族得服饰也因此而设计,衣着较为宽松舒适,适合田间地头劳作生产。

2.男女着装类型

男性瑶民,衣着都是宽衣大襟,衣服上不绣花。衣长遮臀,裤子长过膝盖。衣袖及裤管短而宽大,头扎长巾,两边绣花,缠在头上分开在左右耳间,如两角耸起。腰系长带,服扎青布长条绑腿。瑶家女性衣服较为复杂,多穿自织的青黑粗布大襟无领上衣,袖管宽大,衣长至膝上,襟口衣边和裙边均绣有彩色图案。裤管短而宽,腿缠绣花三角绑腿,脚穿草鞋,头缠五尺二寸,两端绣花的头巾,腰扎两边镶花腰带,左胸佩挂绣花汁帕,前捆两边下角绣花围裙,前后都显得多彩多姿。饰物多以银器为主,戴银质大耳环,银镯子,戒指,家境富裕者还戴银项圈。服饰瑶家族男女有别,不论哪个支系。自古就有记载:“男女皆大领左衽”,“女衣幅袖以五色绒线密绣之,衣长过膝”。小孩子的帽子上有银质制造的九个罗汉,或一尊观音,帽后系一块花式别致,吊有五个银铃的保命锁。也有妇女不缠大头巾,把头发梳成高翘的角形腊壳凤髻,插银簪,以绣花头巾遮盖,扎白须毛巾,耳戴大银耳环,手戴有小铃的银镯,腰扎绣花带,显得苗条而秀丽。

二、桂北瑶族服饰新娘衣

1.绣衣,锦裙制精美

桂北的瑶族女子的新娘装十分精美,她们的服饰别具一格,一身披红戴锦,在出嫁时,更是打扮得美如灿烂的山花。桂北瑶族的新娘装,都是她们一针一线亲自缝制而成。也把她们的情思注入其中。技艺精湛,从小受到母亲的言传身教,熏陶。未出嫁之前,新娘装便早已缝制完成。精美的锦衣,锦裙在新婚之日装扮自己。在瑶族人常用布巾裹头。头巾也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定情信物。红瑶姑娘出嫁的时候,有两件衣服特别的讲究。第一便是百褶裙。百褶裙有如开屏的孔雀,耀眼夺目。瑶族新娘会在百褶裙边绣以七彩的山川,海浪的精美刺绣。在百褶裙中间不绣以图案,留出密集的褶皱。这些空白的褶皱,就如瑶族新娘的心胸一样,宽广,纯洁和开朗。百褶裙的上部。绣以吉祥喜庆的图案,花团锦簇。下端用珍珠,水晶宝石点缀其中。其二便是“坎肩”。在新娘装中必不可少。搭以在肩膀之上,多层布料叠制而成,呈波浪式展开。多绣以图案和花卉,精心绣制。“坎肩”不光是装饰还具有实用性。在田间地头,重物搭在肩膀上可以减轻压力,避免磨损衣物。无不体现瑶族新娘的智慧与勤劳。

2.锦带、绣巾系因缘

瑶家姑娘重要传统工艺便是编织锦带。锦带的编织也姑娘交友结亲的贵重礼物。十一二岁之时,瑶族姑娘要向母亲学习编织锦带,十六七岁就以经可以织出上乘的各种锦带。锦带可以送给心爱的小伙子系烟盒子之用,连接两个相爱的瑶族男女青年。锦带小的精细而美观,长的有数尺。中号的锦带也可以送给亲友做系围裙的带子。锦带上会绣以青蛙,鸳鸯,还会有常见的万字格,四方星斗,莲花和葵花等图案。颜色以红色为主,心情红如烈火。锦带两端还会绣上孔雀开屏,尾部有一丛丝线和三股锦须。锦带是瑶族姑娘出嫁时的必须的物品,饱含了辛苦,对成家立业满怀憧憬。绣巾能体现一个瑶族姑娘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会在绣巾上绣制凤凰,鸳鸯吉祥喜庆的图案,图案栩栩如生。对爱情的向往,送给心上的小伙子,定当珍藏一辈子。

三、桂北瑶族的独特纺织工艺

1.蜡染技术技艺高

花边、锦带、土布、葛麻纺织品都是编织品种。编织的图案,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点水蜻蜓、鱼跃龙门。奇花异草。编织品,在头巾、衣服、围裙提头,有的也用来连接成被面或缝制成锦囊。编织的工具很简便,用一片竹片,一尺即可,削尖刮光两端即可了。花边,锦囊的编织方法是棉纱染成彩线配以锦线,进行编织。从古至今红瑶女子都是蜡染能手,人人都会制作描绘蜡染图案。图案丰富多彩,有金鱼戏水、云蒸霞蔚、还与乐善好施的宝贝桥(俗称小木桥)百花争妍。一幅幅蜡染图,形象逼真,又富有诗意,赏之赏心悦目。蜡染技艺也因其技艺精湛,装饰和艺术品味高。也从瑶族村寨中走出来,进入了大都市,让更多的人了解知道,欣赏精美的蜡染图。

2.纺葛织麻用途广

桂林麻布纺织的工艺比棉纺织的工艺更加的久远。据《文献通考》卷二十二中记载:“通典按:令文诸郡贡献,皆取当土所准绢为价,多不过五十。”在当时全州瑶族织的葛布最有名,且当时归零陵郡所管辖。东山瑶族在生活当中,对周围的动植物相当了解。对葛藤的生长习性,采集方式都很清楚。每年到了夏天,大家都会去山上采集葛藤,把葛藤割下来,去除叶子和叶柄,带回家去侵泡在水里五到六天,然后经过处理,得到灰白色的葛麻。最后经过反覆的晾晒,质地也更加的柔软。还要经过发麻,绩麻(俗称理麻),纺麻线,染色等工序才能完成。在瑶家一般都是自家纺麻再请能工巧匠织布的较多,很少有又纺又织的。东山瑶家的葛麻布织成以后用途很广泛,既可以用来织布做衣服,还可以用来做蚊帐和麻袋等用品自产自销。在生产生活当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耐用程度高,不易磨损。桂北瑶族的葛麻布在历史上都是很有名气特别是东山瑶族。

四、结语

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在桂北瑶族近代服饰式样多姿多彩。本文从桂北瑶族服饰着装的地域适应性,从山地气候条件,男女着装类型进行分析。对瑶族的新娘装进行论述,新娘装在桂北瑶族服饰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瑶族服饰里最具代表的服饰,图案、样式、寓意无不都体现了瑶族先民的智慧的结晶。根据所处的环境,地理进行改造利用,物产丰富。瑶族人民用运古法,纺麻织布,自给自足。也是对古人的尊崇,与敬畏。瑶族风俗习惯很有民族特点,服饰就是最能体现的。

参考文献:

[1]张述林.论服饰地理的主要研究领域[J].人文地理,1995.9.

[2]胡敬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1.1.

[3]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214-218.

猜你喜欢
百褶裙蜡染绣花
松鼠绣花
蜡染的纹饰探讨
百褶裙
丹寨蜡染千年
贵州民族民间蜡染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下“绣花”功夫:让古都洛阳换新颜
春天百褶裙的3种穿搭,时髦又仙气
万变不离“百褶裙”
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立法”
贝壳百褶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