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及对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

2018-04-09 03:29钱坤马玉兰曲倩倩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异氟醚持续时间丙泊酚

钱坤 马玉兰 曲倩倩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遵义,563003)

本研究旨在探讨VTA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将80只大鼠行对照性研究,现将其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动物选取SD雄性大鼠共80只,以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毁损组与对照组,2组各40只。毁损组SD大鼠平均体重(195±12)g,对照组SD大鼠体重平均(211±37)g,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可实施对照性研究。

1.2实验方法SD大鼠采用群养方式,昼夜照明12 h,自由进食饮水。采用10%戊巴比妥对大鼠行腹腔注射麻醉,后将其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切开头皮暴露颅骨,定位其双侧VTA,行颅骨钻孔术以暴露硬脑膜。给予毁损组注射1 μg 6-OHDA,对照组注射1 μg生理盐水。10 min后待药物完全扩散,逐层缝合。术后前3 d,对大鼠注射青霉素防止发生感染。术后2周,分别对2组大鼠行全麻处理。丙泊酚麻醉:持续泵注6 mL/(kg·h)的丙泊酚(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43),待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时停止注射。异氟醚麻醉:将大鼠置于异氟醚(Abbott公司,美国)浓度为1.5%的诱导盒当中,记录大鼠LORR时间。

1.3观察指标记录2组SD大鼠在丙泊酚及异氟醚全麻醉状态下LORR时间、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LORR时间:注射麻醉药物,待处于屈膝仰卧位的大鼠在30 s内无法恢复俯卧位时所经历的时间。RORR时间:停止注射麻醉药物,处于俯卧位的大鼠能在5 s内恢复四脚着地时所经历的时间。睡眠持续时间:从翻正反射消失到翻正反射恢复的这段时间为睡眠持续时间。

2 结果

2.1丙泊酚麻醉下,2组大鼠LORR时间、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的比较丙泊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LORR时间显著缩短(P<0.05);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见表1。

2.2异氟醚麻醉下2组大鼠LORR时间、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的比较异氟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LORR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2。

表1 丙泊酚麻醉下,2组大鼠LORR时间、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的比较±s,min)

表2 异氟醚麻醉下,2组大鼠LORR时间、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的比较±s,min)

3 讨论

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或呼吸道吸入体内从而达到意识消失、反射抑制、镇痛及肌肉松弛的作用。全麻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延迟苏醒、术后寒战及躁动等[1]。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的短效全身静脉麻醉药,且因药物被迅速代谢和清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异氟醚是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吸入麻醉药,其快速起效且能完全清醒的特点[2]。因此如何加快全身麻醉的苏醒过程及预防苏醒期并发症是目前临床麻醉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关于脑内多巴胺神经元对睡眠和觉醒的影响,一般认为脑内多巴胺神经元兴奋,动物觉醒增加,睡眠减少;反之,抑制多巴胺神经元时,觉醒减少,睡眠增加[3]。本研究发现,多巴胺加速丙泊酚麻醉诱导且有促觉醒作用,比较较而言,多巴胺针对异氟醚麻醉有促觉醒作用,对麻醉诱导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在不同药物全身麻醉状态下,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发挥的作用亦不尽相同。

[1]柯宗兴.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院,2016,16(11):1606-1608.

[2]王雪,刘洪涛.异氟醚对幼年大鼠认知损伤的机制及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7,38(11):1054-1056.

[3]王志,林殷利.腹侧被盖区域DA神经元调节睡眠-觉醒机制的探讨[J].生理学报,1997,49(2):135-140.

猜你喜欢
异氟醚持续时间丙泊酚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七氟醚与异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异氟醚抑制Notch-1通路诱导小鼠神经干细胞凋亡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差异
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