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流氓的“血盆大口”

2018-04-11 10:04叶明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8年3期
关键词:惠普公司发明者流氓

叶明

美国自古以来就是“发明大国”,也是世界上专利大战上演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专利制度一直是美国发明政策的核心内容,更是美国宪法中的重要条款。而恰恰有些人,把人们对专利的重视当成可以利用的商机,蠢蠢欲动。

专利与专利流氓

专利是指某项發明的发明者享有的受保护的权益,发明者同时拥有专利权。在美国,专利战已成为家常便饭,许多大公司都是身经百战。这其中不乏有些专利流氓蓄意生事。这些“流氓”公司或个体专门通过专利侵权诉讼获取巨额利润。本身不生产任何专利产品或者提供专利服务,都是明码标价,从其他发明者手中购买的。

诉讼都必然是持久战,而且会耗费公司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专利战前夕,专利流氓会利用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对被告公司“好言相劝”,要求赔偿,进行和解。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诈钱”。

蛰伏的“流氓”

1983年,美国必能宝集团获得了一项专利,保护一种生成图像的装置和方法。1995年,该集团以惠普公司侵犯该项专利,对其提出控诉,双方对峙长达7年之久。最终,惠普公司迫于外界舆论、即将面临的高额诉讼费和败诉的可能,在2001年6月4日法院开庭当天,与必能宝集团达成和解。是否侵权无从定论,但惠普公司支付给美国必能宝集团4亿美元。这一结果仿佛点燃了必能宝集团内心的贪婪之火,他继续以此项专利控告苹果、松下电子、三星等八大电子厂,企图获取更多不义之财。

美国必能宝集团像一个蛰伏的“流氓”,静候一个合适的时机,再饿狼扑食。

消耗战略

2000年初,正值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此时,美国加州专利公司NTP曾致信多家公司,说他们侵犯自己的专利,需经NTP公司许可后才能继续使用。其中,黑莓的制造商RIM公司不做回应,认为自己没有侵权。如此冷漠的态度刺激NTP公司将RIM告上法庭,坚称黑莓侵犯了自己“无线电子邮件”的专利,双方长达五年的对弈由此展开。

多年来,RIM公司用尽所有法律手段维护自己,也曾成功促使美国专利及商标局对该项专利进行二次核实。遗憾的是,NTP公司都一一进行了反击。这场持久战对RIM公司损耗极大,最终无计可施面临败诉,只得答应和解,付出了6.125亿美元。

NTP公司购买了“无线电子邮件”专利后,便在互联网发展盛期对多家公司提出控诉,由此获得高额赔偿金,这是典型的专利流氓手段。

空手套白狼

电子业界的龙头老大苹果公司更是对专利流氓避无可避,毕竟名气越大,越容易被盯上。2012年9月,美国数据引擎科技公司曾控诉苹果公司侵犯其电子制表技术的专利,要求赔偿。据悉,这家公司并非该项专利的最初主人,而是在1995年从别的公司手里购买的。从数据引擎科技公司的行为可以看出,或许购买专利的最初目的就是想“空手套白狼”。它控诉的目的也是想得到苹果公司的赔偿,并非是出于对自己商品的保护。

美国数据引擎科技公司可以说是很典型的专利流氓,让人唯恐避之不及。这一诉讼对苹果公司来说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猜你喜欢
惠普公司发明者流氓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天然工具”可以开发更加健康的产品——生物质人造板胶粘剂发明者
维护企业形象 反击国外“专利流氓”
所有农人都是一群“流氓”
整治“专利流氓”对技术进步有利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有益健康的肥皂
打出球场流氓的超高清监控摄像设备
你就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