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交通运输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需求预测*

2018-04-12 08:10贺倩倩
科技与创新 2018年7期
关键词:需求预测总量河南省

贺倩倩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归根到底依靠的是人才,依靠总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分布合理的人才队伍。目前至今后一段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保障能力,将深刻影响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和效率。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正逐步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迈进,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均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运输工具和设备的技术水平,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作,协调配合,运输过程统一化、运输管理信息一体化、运输需求多样化促生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更多依赖高新技术,而这些对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目前,行业人才发展还存在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人才分布和结构不尽合理、基层单位和边远地区专业技术人才较少等突出问题。因此,要正确把握行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交通建设实践中出业绩、出人才,坚持人的进步与事业发展良性互动,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鉴于此,本文在对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河南省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和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对全省交通运输人才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河南省“六个交通”建设、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提供智力保障。

1 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2017-09,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对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统计调查。此次统计的人才,是指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或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初级以上技能等级或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

截至2016年底,全行业包括综合运输、交通建设、公路工程监理、水路交通建设、养护、行政执法、信息化、现代交通物流、道路运输、城市客运、轨道交通、港口、航运、救助打捞、科研设计和交通教育等重点领域人才合计约110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32.4%.

各领域人才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重点领域人才分布情况图

从全行业重点领域人才分布情况中可以看出,人才主要集中在道路运输、城市客运等领域,其所占比例超过了10%;而信息化人才、现代交通物流人才、轨道交通人才、水路交通建设人才、港口人才、救助打捞人才、科研设计、交通教育人才所占比例很低,均低于2%,仍是交通运输行业在今后几年重点开发、培养人才的领域。

与《河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中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开发目标相比,此次统计的综合运输人才为16 047人,已达到2020年1万人以上的目标;现代交通物流人才为11 241人,比2020年达到1.2万人的目标低6.8%;内河航运人才包括港口航道工程、港口航道管理、航道经营管理、船舶检验、海事执法等达到了43 708人,比2020年内河航运人才达到4.5万人的目标低3.0%.随着郑州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开通,河南省也培养开发了一批素质优良、业务精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才,轨道交通人才达到4 511人。未来几年,随着洛阳等省内副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城市轨道交通人才数量将会进一步增长,信息化与智能交通人才13 420人,比2020年达到1.5万人的目标低11.8%.因此,通过与2020年目标值的对比,未来几年,现代交通物流、信息化与智能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新型业态及重点领域仍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和开发的重点。

2 交通运输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自2010以来,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总量、人员素质、结构和各分行业人员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比2010年增长12.1%;交通运输人才总量不断扩充,高层次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占从业人员总量的17.9%,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占从业人员总量的0.48%,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人才占从业人员总量的1.6%;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比如综合运输、现代物流、内河航运、轨道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等人才工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人才总量比2010年增长1倍。但是,根据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此次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发展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增速较慢

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总量有所增长,但高层次人才拥有量增速偏慢,在全行业人员中占比较少,获奖励人数、受表彰人数、技能竞赛获奖人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数等均比较少,尤其是国家级的更是屈指可数。虽然高技能实用人才总量达到了2020年的22万目标值,但技师及高级技师尚未达到6万人目标,高层次人才短缺,与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也严重影响了交通事业的发展。这与河南省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有较大的关系。因此,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工程、高技能实用人才推进工程和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支撑工程仍是未来几年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的重点开发建设任务。

2.2 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

人才资源在专业结构、地区布局和岗位结构上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交通人才仍主要分布于传统的道路运输业,在综合运输、现代物流、智能交通、交通安全、节能环保、工程养护和运输服务等现代交通发展的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中,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仍较为缺乏;区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基层单位分布太少,人才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交通管理部门、交通科研机构和大型交通企业。

2.3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7.9%,仍有69.7%的从业人员属于其他学历,而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仅为2.3%,从业人员学历学位水平比较低,而非人才比例高达68.1%.由此可见,目前的人员素质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交通运输需求,因此,要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必须加快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3 河南省交通运输人才发展需求预测

3.1 人才需求预测方法

3.1.1 单位含量推算法

单位含量推算法是通过抽样调查分析,求出预测目标年度人才单位含量,用人才单位含量推算求出预测目标年度人才拥有量。对于公路交通行业而言,人才预测中的单位含量主要指每百当量公路里程和每百车辆拥有人才数量。这种方法很适合用来预测公路交通部门人才资源,特别适合道路运输部门和公路管理养护部门的人才需求预测。单位含量推算法具体预测方法如下。

3.1.1.1 每百当量公路里程推算公式

每百当量公路里程所含公路主干专业人才数量算式为:

式(1)中:j为专业类型;i为典型省;Aj为每百当量公路里程平均所含公路j专业人才数量;Aij为i省公路j专业人才数量;n为典型省数量;Li为i省公路百当量里程。

3.1.1.2 每百车辆推算公式

每百车辆所含汽车运输主干专业人才数量的计算式为:

式(2)中:j为专业类型;i为典型省;Bj为每百车辆平均所含汽车j专业人才数量;Bij为i省公路j专业人才数量;n为典型省数量;Ci为i省营运百车辆数。

单位含量推算法预测的优点是预测数据可相互借鉴、相互修正,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对适中,缺点是此种方法对于长期预测的准确性比较差。

3.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它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在现实问题的研究中,因变量的变化往往受几个重要因素的影响,此时就需要用2个或2个以上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化,这就是多元回归,亦称多重回归。查阅文献,在人才需求量预测方面,回归分析法的预测精度也较高。河南省交通运输人才需求预测涉及到经济、科技、交通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包含较多复杂的影响因素变量。经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河南省生产总值、公路网里程、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由此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即Y=Xβ+μ.其中,Y=(y1

3.1.3 灰色模型

灰色预测法是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所做的预测。灰色预测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即进行关联分析,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从而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状况,预测步骤如下。

3.1.3.1 原始数据

GM(1,1)模型的特点是,建模所需信息比较少,不必知道原始数据分布的先验特征,对无规或不服从任何分布的任意光滑离散的原始序列,通过有限次的生成即可转化成为有规序列,建模的精度比较高,可保持原系统的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状况。

3.1.4 组合模型

为了有效利用各模型的优点,1969年,BATES JM和GRANGER CWJ首次提出了组合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将不同的预测方法组合起来,以求产生较好的预测效果。

采用最优加权法来产生最优组合的方法,将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模型加权组合,弥补了线回归模型中没有指数增长趋势和GM(1,1)模型中没有线性因素的不足。研究表明,GM(1,1)模型与线性回归模型结合,能够克服各自的缺陷,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3.2 人才资源需求总量预测

人才资源的总量预测是要预测出目标年度人才拥有量和需求量。人才资源总量预测是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的首要任务,人才总量预测的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结构预测工作;人才总量预测是为制订切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任务。此次人才总量需求预测主要分为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隶属单位的人才资源预测和全行业的人才资源预测。根据预测模型,在历史年份及基年(2016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预测出各特征年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隶属单位以及全行业的人才需求总量,具体预测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河南省交通主管部门及隶属单位人才预测表

表2 河南省全行业人力资源发展需求预测表

3.3 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从河南省交通主管部门及隶属单位人才预测表的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未来几年,河南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隶属单位各类人才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人才的增长也必将成为我国实现交通强国和河南省建设交通强省的重要支撑力。随着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人才趋近于稳定增长的态势;随着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未来本科、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将逐步增长,专业技术人才将不断增加;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步发展,技能型人才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人才密度不断提升,与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各类人才比例不断趋优。

从河南省全行业人力资源发展需求预测表中可以看出,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将不断增长,这与交通运输行业不断发展的“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法治交通、服务交通”等“六大交通”新业态相适应。随着全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在未来交通强省建设中将占有较大比例,预测到2025年,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将比2016年底增长45.8%,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也将大幅提升。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资源现状的分析,对2020年、2025年等特征年人才需求总量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可知,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以及行政机构和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河南省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人才需求总量将呈增长的趋势,专业技术人才、高学历人才都将有较大的突破,同时,还要加大对综合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交通、轨道交通、内河航运、现代物流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引进相关激励机制,以吸引更多人才到河南,这也是河南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需要和智力支持。另外,河南省人才需求结构也将按照产业结构变动、科学技术进步、行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调整,以适应于“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法治交通、服务交通”等“六大交通”新业态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阿卜杜勒马利克·穆阿里米.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2]李红鱼.陕西省交通人才发展规划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3]赵光辉,丘建华,赵艳.交通运输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供给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9):41-45.

[4]张盈盈.交通运输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5]张继会.浅析新形势下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对交通人才的影响[J].人才资源开发,2010(12):81-82.

猜你喜欢
需求预测总量河南省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2022-2023年钢铁需求预测
送伞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型建筑企业融资需求预测与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山西运城:上半年一产增加值总量全省排名第一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物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范围预测技术